聊城-两河明珠 三亚沈阳南北自驾游第24天

济世旧人

<p class="ql-block">2024.04.24</p> <p class="ql-block">阳谷-景阳冈上打虎</p><p class="ql-block">聊城-两河明珠古城</p> <p class="ql-block">  早上从梁山出发,一路向北,跨过了一小段河南省,算是第七个省(海南,广东,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来到阳谷县的景阳冈。</p><p class="ql-block"> 天下人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赞扬这位英勇无畏的英雄。除了施耐庵的《水浒传》,在中国的各种戏曲、曲艺形式中,都有这一段。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先生,人称为“活武松”,把打虎的精气神演绎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再就是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用山东味说山东事,味道更浓。</p><p class="ql-block"> 昨天和前天,在郓城和梁山体验了水浒传和梁山好汉故事的发源地 ,今天,我们一定去景阳冈,体会下当年武松打虎的地方和场景。</p> <p class="ql-block">  千辛万苦来到了景阳冈,哪里还有荒山野岭,成了一处人们的游览景点。来人还不少,都想当一回打虎英雄。</p> <p class="ql-block">  水浒传,是一部男人的小说,充满了英雄情结,特别是武松,作者对他的描写,身高八尺,力大无比,疾恶如仇,武艺高强。对当地的一害,老虎🐯—大虫,竟在酒醉时除之。当地父母官和百姓都去了一桩心事,以至于抬着他,披红游街。</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武松连喝了18碗酒的酒馆,怎么,你也要喝点?不行,还要开车,不能酒驾。</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上了景阳冈,还真有点当年荒山野岭的味道,不是花团锦簇的公园。当年一定没有这个桥。</p> <p class="ql-block">  山神庙前,有个巨大的虎字。仔细看看,还挺有意思。因为属虎,特意在虎前拍照。</p> <p class="ql-block">虎碑跋</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武松打虎处,必须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我们真的到了童年时听的故事处。意义非凡。</p> <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真的不用我再讲,大家都是耳熟能详。</p> <p class="ql-block">  在武松睡过的青石板上,躺一下,找找感觉。如果老虎来了,怎样一跃而起?武松一定是我这个姿势的。</p> <p class="ql-block">你也去石板上躺一下吗!</p><p class="ql-block">不,我要坐着等老虎来。</p> <p class="ql-block">那我们不成了守株待虎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老虎来了也不能打,野生动物要保护的。只能被老虎吃掉了😿</p> <p class="ql-block">我打的真的不是真老虎,是纸老虎。</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都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题词:景阳冈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这回,我可要狠狠的打!</p> <p class="ql-block">山神庙</p><p class="ql-block"> 始建宋朝,明末重修,距今300余年,庙内正中供奉的是护家神,两旁为水、火二神,四周配有鱼水壁画,寓意为风调雨顺,保一方水土平安,庙门上贴有县衙告示。</p><p class="ql-block"> 景阳岗形成于龙山文化时期,在北宋时确为古树参天和野兽出没之地。而今遗址仅剩下数百米高,约数丈余。岗上建有山神庙,时间应在千年以上,庙里仅三间石屋,其中供有山神塑像。当年的武松在夜登景阳岗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在此小憩。</p> <p class="ql-block">虎文化廊</p> <p class="ql-block">我帮武松</p> <p class="ql-block">指示牌</p><p class="ql-block"> 山上还有武松庙等等,当然是后人建的。意义不大。上了景阳冈,当年这一带人烟稀少,猛兽横行,居然有老虎。如今,人类活动将动物无处生存,到处盖起高楼大厦,当然,烂尾楼也不少。河南的简称“豫”,就是人拉着一头大象,如今,河南只有动物园里能看到大象吧!</p> <p class="ql-block">  从景阳冈下来,又驱车向北,来到两河水上明珠—聊城。</p><p class="ql-block">1994年,就被命名为国家历史名城。</p><p class="ql-block">说到两河,就是黄河与大运河交汇处,古城被水系环绕,满城梧桐花开,杨柳依依,花香阵阵。</p> <p class="ql-block">  先来到运河边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城区南部、运河西岸,始建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建成,整个建筑过程历时66年,耗银六万。会馆内墙上石刻记载着一切。</p> <p class="ql-block">  关圣帝君,即三国时关羽,因精忠贯日、大义参天而得到历代皇帝的加封,尤其到清道光皇帝时,即被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并得历代人们尊崇(关公的左侧为关平,右侧为周仓)。</p> <p class="ql-block">文昌君</p> <p class="ql-block"> 戏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二重檐两层台楼。结顶正脊呈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歇山,成十翼角,看上去如凤凰展翅,似俊鸟争飞,犬牙交错,争胜斗奇。旧时每年的5月13日(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和6月24日(关公的生日),这里都要分别唱大戏三天,以表示对关公的崇拜之意。</p> <p class="ql-block">  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主要由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组成,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主要是晋商在此经营,并财富多多。</p><p class="ql-block">商人尊关帝为财神,所以,山陕会馆都是供奉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会馆的特点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通过屋顶形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来区别建筑的主次级别。会馆内部的石雕、木雕、砖雕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春秋阁—春华秋实</p> <p class="ql-block">石头柱子上都是雕花</p> <p class="ql-block">  白玉桥栏板,由聊城市清真东寺寺管会捐献。</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明惠帝建文二年十二月,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反对明惠帝,挥师南下攻打东昌府时惨遭失败。朱棣险些被盛庸所擒,靠躲在当时隆兴寺前的白玉桥下,才逃过一劫,朱棣当上皇帝后,将当时聊城的"隆兴寺"命名为"护国隆兴寺"。</p><p class="ql-block"> 该桥位于"隆兴寺"南侧,因石板美如白玉,故命名为"白玉桥"。</p> <p class="ql-block">古槐树</p> <p class="ql-block">如今,聊城博物馆新馆正在筹建。工作人员都移到山陕会馆来办公了。</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牡丹漏花窗</p> <p class="ql-block">进入城里,东昌街。</p><p class="ql-block"> 聊城市真是又繁华又古朴,水系环绕,绿树成荫,古城尽管是很多新建,却是修旧如旧,古城内,烟火气很旺。</p> <p class="ql-block">光岳楼:位于聊城古城的中心,距东南西北四个门都是500米。当地人都称古楼。</p><p class="ql-block"> 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这座古老的木构楼阁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四层主楼建筑于墩台之上,高24米,通高和底边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寓意着高度不可超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它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也是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登临抒怀之地。康熙皇帝四次登楼,乾隆皇帝更是六次登楼并为其题写匾额。在此可俯瞰整个古城的全景以及聊城市的城市风光。</p><p class="ql-block">也是聊城的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聊城县衙门。当年的父母官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天气好热了</p> <p class="ql-block">聊斋志异里的《胭脂》故事就发生在聊城。可见,蒲松龄对聊城也是很熟悉的。</p> <p class="ql-block">墙上石刻是铁塔,聊城的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就在聊城和阳谷县一带。</p> <p class="ql-block">卫仓—古代武器库</p> <p class="ql-block">好大的灵芝</p> <p class="ql-block">  聊城还有大运河博物馆,有傅斯年的故居和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总之,聊城是个有文化底蕴,自然风光如画,民风淳朴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街头小景</p> <p class="ql-block">  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被人们誉为三宝之一的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铁塔本身没有铭记,地方文献中亦无记载,从塔的形制与浮雕风格上分析比较,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b>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b></p> <p class="ql-block">  铁塔为八角形楼阁式佛塔,现为12层,塔高15.8米,由聊城铁塔塔身、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米,占地10.50平方米。腰部浮雕力士、龙凤、鸟兽和乐舞人物等精美图案。塔身用生铁仿木构分层铸造,第一层中径1.53米,逐层选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楼身共12层,倚柱、斗拱与一层相同。各层都有腰檐平座,平座均为四铺作单抄计心造,周绕栏杆。腰檐仿木檐铸造有模枋、檐椽、飞椽、瓦垄及斜脊等。塔身逐层收分,塔顶置仰莲葫芦宝瓶式塔刹。</p> <p class="ql-block">出租司机告诉我们,如今,聊城的三宝,只剩下两宝,铁塔和古城。那一宝-玉皇皋,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p> <p class="ql-block">聊城东昌湖边的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水城明珠</p> <p class="ql-block"> 聊城古城被6.3平方公里的东昌湖环绕,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独特景观。这种独特的水上古城风貌在中国也属罕见。而东昌湖本身则是全世界最宽、面积最大的人工护城河,为聊城增添了无尽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我们感觉聊城真是一个独特美丽古朴典雅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横卧在湖面上的21孔桥,桥板上都雕刻着精美的水浒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定是民国时期的</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卖大大小小的葫芦的特别多。我也种葫芦,可总是种不好。我知道一个成型葫芦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东昌湖</p> <p class="ql-block">镜里影</p><p class="ql-block"> 我们打车在聊城市古城内外,转了两圈,意犹未尽,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水中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东昌湖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聊城的傍晚更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