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然后知不足,踏着核心素养的基调,探在大概念教学的路上已有一段时间了。从耳目一新的听闻到蹒跚学步的模仿,大概念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了我的教学实践中。一年前“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论文的完成标志着我对大概念教学认识的初步完成。时光匆匆,前行的道上总是怀着不断学习的态度重复着“学习思考-模仿实践-反思再行”的路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欣喜所在的这个时代,让万物互联,百科共享。作为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基层老师也能接触到前沿的国际化的资源,前提是心中要先有一颗渴望萌发种子。以素养为导向的新课标将我引向了大概念,从此大概念就像一颗强有力的磁石深深地扎进了我的教学和生活中,并形成一片磁场。于是乎,我一步步接触到了一系列,诸如学科融合、脑科学、学习科学、学习共同体以及以学为中心的学习中心理论和课堂等概念。我似乎看到了一张网,一张学科教学课堂的网,这张网罩下的课堂我想应该就是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所追求的样子。虽然目前对于这张网,我尚且还是模糊的,但我能确切感知到其对我意识观念的浸润和影响。在实践中,我也会逐渐有意识地向我的学生分享和践行,追求大概念教学,追求“同学课堂”,追求基于脑的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学法指导,增强学生自己的责任意识。</p> <p class="ql-block">最近读了一本余文森老师的新作《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这本书是年初1月份出版2月第二次印刷的,要说还确实很新了。在中国教师报的视频号上我第一次这本书时就被吸引了,当即便收入囊中。这是新课程方案与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推动下的产物,一本素养导向下极具价值的教师读物,如是说也可能是因为书中内容与我前期所接触的内容关联紧密吧。也正基于此,所以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很流畅,有共鸣。让我更加确信自己心中那张“网”,怀着育人的宗旨以学生学为中心开展基于大概念的教学定是当下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课堂所追求的。全书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体现新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新体系。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新型教学目标;教学关系要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方式要从“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的育人方式;教学内容组织上要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于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3.0的新时代,知识点的教学早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作者在书中强调学科教育必须从知识割裂走向知识统整。知识的统整化、结构化、整合化是提升知识活性、品质进而让知识转化、内化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尊重和重视学科知识本身的联系性,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认为知识概念图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工具,通过概念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由点线面筑成的立体式的整体知识结构网络。其次是注重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组织性,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当然学生的先备知识(或前置知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用作者的话就是“联系是万物包括知识的本质属性;组织是学生学习的本质属性,是联系的高级表现形式。”而这无疑又指向了“大概念”。大概念是实现知识统整的有效途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概念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余教授从知识论、认知论和价值论视域下给予大概念系统的诠释:首先,大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共性的知识(是相关知识的共性部分),是抽象的知识(是相关知识的上位部分),是深刻的知识(是相关知识的基础知识)。其次,大概念是一种思想方法、认识工具和策略。任何有效的认识活动都是在思想观念的引导下借助相应的方法、工具和策略展开的,知识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毕业后若没有机会去用,很快就会忘掉,但留在头脑中的学科精神、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着眼点等都发生着作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学科大概念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习的导航器,也是学科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最后,大概念还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大概念既是重要的“结论与结果”,又是经典的“方法与思想”,同时是学生在迁移与运用知识中需要重点理解的“作用与价值”。不难看出,无论什么样的学科大概念,它都是学科知识内容、过程方法和价值意义的融合,都具有抽象性、统整性、组织性、迁移性和意义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喜欢作者对大概念的比喻。大概念是水,知识点和知识内容就是鱼;大概念是磁铁,知识点和知识内容就是铁屑;大概念是骨架,知识点和知识内容就是肌肉;大概念是家,知识点和知识内容就是家的成员。大概念是知识学习的停靠点、聚焦点、方向和归宿,它对知识具有解释力、统整力、贯穿力、迁移力。大概念是由知识走向素养的必由之路和最佳策略。基于大概念的内涵和意义,开展基于大概念、通过大概念、为了大概念的教学就是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不二之选,大概念教学就是核心素养的教学。其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强化知识的联系,找到知识的共性,挖掘知识背后的共识,通过联系、共性、共识,实现知识的统整化和学科的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我坚信以学习为中心的大概念教学终将繁花似锦,硕果无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