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文成公主死亡之谜

常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图是文成公主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 文成公主(公元625~680年)于公元641年嫁入吐蕃(西藏),她在吐蕃居留了40年。根据《新唐书》记载: 文成公主死于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终年56岁。但是死因是什么?书中并没有记载。从公元680年到1980年,无论是官方书籍还是民间传说都没有这个问题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  1981年,我国学者王尧收到了法国西藏学研究中心教授石泰安寄赠的新出版的《敦煌古藏文文献》的影印本,这部古藏文书现在收藏在法国巴黎图书馆。王尧将该书翻译成《于阗教法史》。王尧在翻译这本书时,发现了迄今为止关于文成公主死因的唯一的文献记载,即: “(于阗僧侣)初夏四月到达吐蕃,及至此时,有众多僧侣还俗,亦有多人饿毙道中……公主于吐蕃建了一所极大的伽蓝(即寺庙),并献与土地、奴仆、牲畜。全体比丘(即和尚)来到此处,生活均由公主供养,吐蕃之境大乘佛法更为弘扬光大。十二年间,比丘众与俗人虔信佛法,幸福安康,忽有群魔侵扰,黑痘等症盛行。文成公主罹染黑痘之灾,痘毒攻心而薨。于是,吐蕃当地人民顿起疑心,云: 黑痘等症流行,系比丘僧众来到吐蕃遭致祸殃,绝不能再有一名比丘留于吐蕃,将外来的比丘驱赶回各自原来的住地”。</p> <p class="ql-block">  上述一段文字终于揭开了文成公主死亡之谜,“黑痘”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天花”。《于阗教法史》中的这则记载不仅透露了文成公主的死因,也是今天我们从史籍中看到的关于吐蕃地区痘症(即天花)流行的最早的文字记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图是文成公主塑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图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p> <p class="ql-block">注: 本文参考了《真相大白天下事》</p><p class="ql-block">(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