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游湖湘之一:从洞庭湖到湘江

老鹰

<p class="ql-block">  湖南于我,真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它“熟悉”,是因为我小时候的邻居女主人就是湖南人,我是听着她浓重的湖南口音长大的。那时的邻里之间不像现在“老死不相往来”,我们小院里一共三、五家人,邻居家的房门白天都是不关的,任我们这些小孩窜出窜进,如同自己家,邻居家的饭菜也是没少吃的。后来上大学、读研究生,宿舍里都有湘妹子,所以我听见湖南口音熟悉亲切如同听乡音。在广州上大学时,广州与家乡之间没有直达的火车,每次都要在湖南转车,娄底、怀化、株洲、衡阳……似乎在湖南的好多地方都转过车。有一年我和女儿搭我弟的车从贵州到武汉,途中也在湖南停过、住过、嗦过粉。以前从南京飞贵阳的航班还经常在长沙或南昌经停,所以长沙黄花机场的候机楼我也是进过多次。而湖南对于我又的确是陌生的,因为虽然进过湖南地界若干次却从来没在湖南游玩过。</p><p class="ql-block"> 韦先生三十多年前在南航读研究生时有个同学家是大庸(今张家界)的,从那时起,他心里就埋下了想去大庸看看的念头。但是当时的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不具备,又只有寒暑假有空,而寒暑假湖南不是热死就是冷死,加上韦先生向来不属于“行动派”,所以,这愿望竟然在心底一埋就是三十多年。去年韦先生正式退休,闲聊中提到想趁腿脚还利索时去一次张家界。我是行动派呀,立刻把张家界“置顶”旅游清单,只等气候合适就出发。不过,湖南这地界,不是太冷就是高温,春秋天则多雨,要想选一段好天气还真是不容易。四月份,在“清明”和“五一”两个公共假期之间,尽管天气预报天天也有雨,但至少高温天气还没到,决定出发。本来南京到张家界是有航班的,但每天才一班,且时间不好。想想反正湖南都没玩过,索性坐高铁漫游一小圈吧。</p> <p class="ql-block">  4月9日。南京—岳阳。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湖南省历史代表文化为“湖湘文化”。游湖南怎么能不看看洞庭湖,不看看湘江呢?所以第一站是岳阳。去岳阳,除了看一眼洞庭湖,当然还为了岳阳楼。</p> <p class="ql-block">  作为1982年参加高考的人来说,岳阳楼似乎是一种情结。因为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尽管《岳阳楼记》早已背不得,当年高考作文我自己写了些啥也一个字都想不起来了,但还是想看一眼岳阳楼。韦先生在高铁上就开始复读《岳阳楼记》并试图背诵,我则试都不打算试就放弃,因为从小就怕背书,一考背诵默写课文就傻眼,所以小时候我就从来没有背熟过,更不用说现在了。</p><p class="ql-block"> 南京到岳阳的高铁最快的全程3小时43分,最慢的4小时26分。因为出发之前观察天气情况一直没有确定具体哪天走,所以等我买高铁票时,上午时间最好的车次已经没票了。韦先生说反正我们又不赶时间不用起大早去赶车,于是坐上午十点左右那趟车,下午两点半才到达岳阳东站。入住酒店安顿好,休息一下,直奔岳阳楼而去。</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为鲁肃的“阅军楼”。西晋时期,称鲁肃阅军楼为“巴陵城楼”。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重修巴陵城楼,楼由军事设施转变为观赏楼;同年,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到了唐朝,便开始称之为“岳阳楼”,那时巴陵已改名为岳州。但在初唐到盛唐,岳阳楼还是没有统一的名称。有叫“南楼”的,有称“洞庭楼”的,还有叫“驿楼”的。直到乾元二年(公元756年)三月,“诗仙”李白。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不久便来到岳阳,看到岳阳楼,借景抒情,兴奋吟出“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来表达自己遇赦的高兴。从此岳阳楼算是被正式“定名”了。</p> <p class="ql-block">名字虽然确定了,但岳阳楼的形制却屡屡变化,岳阳楼历代数遭火灾水患雷击兵燹,屡圮屡修,有史可查的就达30余次。</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景区南大门进口处,有一2007年建的“五朝楼观”景点,陈列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微缩模型,均为青铜铸造,件件坚实浑厚,富丽堂皇,表现出较强的造型、质感、纹饰之美。“五朝楼观”错落有致地布局在蜿蜒的小溪边,不同时代的巍巍古楼倒影在碧水中,给人岁月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唐代岳阳楼模型平面呈正方形,结构简朴,面阔7间,进深5间,边长5.39米,高5.19米,净重12.3吨。“岳阳楼”匾额是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之字。这个模型是根据现存的唐朝建筑和历史考古信息的发掘,经过专家精心研究而制作出的。</p> <p class="ql-block">宋代岳阳楼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宋代宫廷画院《岳阳楼图》为蓝本,建筑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608米,进深3.092米,高4.5米,净重12.2吨。“岳阳楼”匾额是集宋代书法家米芾之字。宋代的岳阳楼比唐代的造型繁复了许多,楼顶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飞鸟,而且还有一根醒目的铁针,可起到避雷作用。屋檐蜿蜒,反飞天空,且有神兽加持,做工也极为考究。由此可见宋人的文化情趣和建筑审美变得更加精细。</p> <p class="ql-block">元代岳阳楼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末明初画家夏永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建筑模型呈长方形,面阔3.608米,进深3.092米,高4.3米,净重12.2吨。“岳阳楼”匾额是集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之字。此时岳阳楼的高度提升了不少,上下分为三层,层高也很高大,外部造型很方正,但不如宋代的精细。</p> <p class="ql-block">明代岳阳楼以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宫廷画家安正文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建筑模型平面呈六边形,单面阔1.86米,高4.5米,净重9.1吨。“岳阳楼”匾额是集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之字。其最独特的是楼顶饰物,由六条飞龙和三颗宝珠所组成,同时外加六角阁楼的造型样式,看上去很精美,给人一种方圆结合之感。</p> <p class="ql-block">清代岳阳楼以清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张宗苍所绘《岳阳大观》为蓝本,建筑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面阔4.43米,进深3.152米,高4.83米,净重10.7吨。清代“岳阳楼”匾额是集清康熙皇帝之字。清代的岳阳楼,又把楼顶改回了中规中矩的外观,但加上了许多守护楼顶的神兽,看上去惟妙惟肖,做工精细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不早了怕岳阳楼关门上不去,所以过了“五朝楼观”景点,沿途还有几处景点我们都顾不上看,先直奔岳阳楼主楼而去。</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最近的一次大修为1984年落架大修,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与格局,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岳阳楼主楼为长方形体,它坐东朝西,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整座楼由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撑,柱上架梁,梁上立柱,全部采用插榫法构造,顶覆琉璃黄瓦,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古代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岳阳楼最突出的盔顶结构特点。但是作为建筑学外行我说不上哪里不对,总觉得这个岳阳楼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不好看,直到转到楼的背面,见岳阳楼下多了一个红墙“底座”,加上金黄的主楼,看上去高大雄伟了不少,这才觉得顺眼多了。</p> <p class="ql-block">三层楼中,设置、装饰、图案风格各异,岳阳楼内一楼悬挂《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雕刻等;</p> <p class="ql-block">二楼正中悬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文和字都是宝贝;清乾隆七年(1742年),岳州知府黄凝道对岳阳楼进行了小规模的修葺,并遣使去京请书法家张照书题写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每字五寸见方,刻于十二块紫檀木匾上,即“《岳阳楼记》雕屏”。</p> <p class="ql-block">三楼悬有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词雕屏,檐柱上挂“长庚李白书”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从楼上窗户外看,水天一色的洞庭湖尽收眼底。有人称它为"八百里洞庭",但实际上,根据水利部门的测算,它的面积达到了2579.2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兴于唐,盛于宋,传承至今历经了由军事楼—城门楼—观赏楼的演变。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自唐始,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雅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其中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等皆为千古绝唱。但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滕子京于庆历四年(1044年)被贬为岳州知州,他认为“天下郡,非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遂于庆历五年,开始重建岳阳楼,一年后落成。他写下《与范经略求记书》连同一幅《洞庭秋晚图》一同送往在河南邓州戍边的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范仲淹由此写下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从此楼以文名、文以楼传,文楼并重于天下。</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的南侧有一牌坊,上书“南极潇湘”,主楼北面亦有一牌坊“北通巫峡”。许多游客行至此处口里都会自然背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可见来游览岳阳楼的游客中会背诵《岳阳楼记》的不少。</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主楼周围还有几个辅助建筑。在岳阳楼东侧有一个老碑廊,成L形,两面歌有碑文,精选历代歌咏岳阳楼的诗词书法碑若干。仙梅亭位于岳阳楼南侧,为岳阳楼主楼辅亭之一,是一座呈六边形,二层三檐,檐角高翘,纯木结构的小亭;上盖绿色琉璃瓦。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岳州推官陶宗孔主持重建岳阳楼,于楼基沙石中得石一方,去其泥水,显出二十四萼枯梅一枝,时人以为神物,称之“仙梅”,乃建亭,置石其中,名“仙梅亭”。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侧,为岳阳楼主楼辅亭之一,与仙梅亭相对应,因传说中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此名,为二层二檐顶歇山式建筑,红柱碧瓦,门窗雕花精细,属纯木结构;门上雕有回纹窗棂,并饰有各种带有传奇故事的刻花;一楼楼屏上挂有吕洞宾卧像。怀甫亭位于岳阳楼下临湖平台,占地40平方米,高7米,四周环以栏杆,上部为纯木结构,亭中竖有石碑一方,正面刻着杜甫的画像和《登岳阳楼》诗,背面刻有其生平事迹,北面檐下悬挂有樟木匾额,上书"怀甫亭"三个字,是岳阳人民纪念诗圣杜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下有一岳阳门,高高的台阶下是点将台,还有洞庭湖最高水位标识。旁边还有个奇怪的大铁伽,长2.8米,厚0.42米,重约七千余斤,两端呈燕尾形,其铸造年代与用途失考。</p> <p class="ql-block">景区尽头是小乔墓。小乔墓原在岳阳市第一中学北面围墙外边,传说这里是三国周瑜军府的花园。小乔从周瑜镇守巴丘来岳,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于丘,年仅36岁。传说小乔肝肠寸断,自尽于周瑜灵前,便安葬在这里。小乔是汉太尉乔玄的次女。东汉建安三年(198年),东吴名将周瑜(字公瑾)率兵攻克安徽院县。当时乔玄携二女大乔小乔避乱至此,被周瑜“俘获”。二乔美若天仙,堪称绝代佳人。这年,周瑜24岁,尚未婚配,遂娶小乔为妻。小乔情况史载不详。令人寻味的是湖南岳阳市、安徽庐江县和南陵县各有一处小乔墓,至今难辨真伪。岳阳小乔慕坐北朝南,坟前竖着一块高约1米的石碑,上书“小乔之墓”。</p> <p class="ql-block">小乔墓不远有个黄茶体验馆,当韦先生被吸引过去品尝购买“君山银针”时,我就在一旁的吕仙祠,纯阳殿溜达一圈。景区里还有双公祠,在五朝楼观的北侧,岳阳楼以南150米处,为纪念滕子京、范仲淹两位先贤而建的纪念性建筑。2007年竣工的新建筑,里面没有多少可看的。小乔墓右边还有个非遗馆,相当于文创商店。</p> <p class="ql-block">结束岳阳楼景区的游览,先寻晚饭吃,不出所料的辣。饭后到洞庭湖畔走一走,脑海里自动循环播放那首湖南民歌:“洞庭啊湖上哟好风呦光…”。湖边石栏杆上刻满了古代名人咏颂洞庭湖的诗词,显示这里丰厚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远望暮色中的洞庭湖倒有几分海边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巴陵广场和洞庭南路烟火气很足,市民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4月10日。岳阳—长沙。原计划是打算上午去玩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下午或晚上才去长沙的。但昨晚在网上看君山岛的图片和视频,似乎不大吸引我,加上到君山岛的交通耗时比较长 ,觉得性价比不高,于是放弃了。上午直接去长沙。岳阳到长沙的高铁或普通绿皮快车都不少。考虑高铁要到岳阳东站上车,长沙南站下车。而绿皮车虽然慢些,但是岳阳站到长沙站,两头离市区都更近,所以算下来时间也差不多,于是决定坐一次绿皮车。</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很少有机会坐绿皮车了,去年曾经在川北“复习”过一次绿皮火车,感觉还好,今天就再“复习”一次。因为是到了车站才现下单买的车票,韦先生的反应时间不够,听我告诉他的座位号是某车厢80号时愣了好一阵:“80号?”我提醒他:“这是绿皮车啊!”他又“消化”了一下才恍然:“哦,没有ABCDF”。看来不经常复习一下果然就忘了。上下车的旅客比我预料的多,月台上抓着小喇叭哇啦哇啦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敏捷地跳下车门大喊着“不要挤不要挤都能上得去…”的列车员,有空座的三人位子上躺着睡觉的长途旅客…都是曾经熟悉而又久远的记忆。再见!岳阳!</p> <p class="ql-block">  最近长沙的天气预报几乎天天有雨,今天天气虽然阴沉,但白天并没有落雨,原来准备今天先玩橘子洲的,看天没下雨,临时改主意先上岳麓山。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我们从东门上山,原打算坐索道上去的,但索道在维修不开放,只能坐景交车上山顶。</p> <p class="ql-block">直登岳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在岳麓山顶俯瞰长沙城是最好不过了,可惜今天雾气重,看不真切。</p> <p class="ql-block">1920年,语言学大师赵元任拍下了一张珍贵的长沙全景图(图片来自网络)。图中仅有300.8米高的岳麓山巍然屹立于城市上空。在河东的城中,抬头皆可见岳麓山。整座城市都笼罩在岳麓山的庇护之下。城市与山的关系一目了然。这与紫金山和南京城的关系很相似。岳麓山是漫长历史时期长沙城市空间的视觉仰望中心(城市天际线),因此成为长沙几千年来最适合营建精神场所的地理空间。</p> <p class="ql-block">所以岳麓山的人文景观远胜于它的自然风光。我们坐车上山顶后徒步到南门下山。其实岳麓山的人文景观主要集中在山南面。</p> <p class="ql-block">  位于山顶的云麓道宫,是道教 的72福地的第23洞真虚福地,据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云麓宫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在这之前据传说有黄冠羽士慕此名山胜地作静修之所,但无文献可考。可惜这么一个神仙所在的场所也屡屡毁于战火。到了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又遭日本飞机轰炸,只有三清殿幸免于难。抗战胜利后由道士邬云开、吴海明筹募修复。现存吕祖殿、祖师殿、三清殿三进。吕祖殿中置汉白玉浮雕吕祖仙师真像,并刻吕著《百字铭》。现在的云麓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云麓宫前侧有一株高十多米的唐代银杏树,树粗数围,树杈将一钟抱在怀中。钟是道家用于作息的信物,激越清扬,传响四方,游方道士闻声归来,故叫“自来钟”。又因钟悬于数十米的高处,山风吹拂嗡嗡作响,所以又叫“自鸣钟”。原钟在清代中期被毁,同治六年(1867),重铸安放在宫的左侧。钟口直径为四尺五寸,上铸“大清同治六年造”。光绪年间又被毁坏,民国时期,再次重铸,悬挂在树上。“文革”期间再次被毁,现钟为1978年仿制,钟口直径尺余,上铸“明万历四年造”字样,“万历四年”即公元1576年。不过因为树叶茂密,不大容易看见。</p> <p class="ql-block">《岳麓旧志》上曰:“石飞崖外,如伸螭首”。传说中的螭是一种蛟龙,也有人说是山神作兽形。离古银杏树不远有一“飞来石”,石顶宽阔,纵横大约一丈左右,石上平坦,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躺在上面小睡片刻。以前在石上有人用花岗岩琢石柱,砌了一座石亭,据说还供奉了真武祖师的神像,在当时是香火十分旺盛。亭上悬有“寄岳云”额,是衡山太守聂铣敏所题,后来亭子倒塌,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可以看到石上刻有“飞来石”三字,及今人刘世善所书的宋代御史赵忭的《飞来石》诗:“片石倚中天,云深鸟道闲。人多祝尧寿,登此拜南山。”因为这里视野开阔,可遥望南岳而拜,因此古人又称它为“拜岳石”。诗中的“登此拜南山”一句,南山是指南岳衡山,南岳山上黄帝岩有一块巨石,上面刻有“寿岳”二字,站在云麓峰“飞来石”上可以默默祈祷,遥望而拜,祈求多福多寿。​</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上还有很多烈士、名人墓葬。如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等。这与紫金山也比较像。</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腰有古麓山寺。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省佛教的发源地和中心。古麓山寺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山门上“古麓山寺”四字是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李邕所写,从麓山寺碑中拓印出来的。麓山寺碑号称“三绝碑”, 以其文章、书法以及刻工三者俱佳而得名,也是岳麓山中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碑。山门上的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说出了麓山寺的历史地位。古麓山寺饱经历史沧桑,虽然藏在山林深处,却也未能摆脱红尘俗世征战之苦,屡次被毁,兵毁僧建,屡毁屡建。到了近代又被日本飞机轰炸,大雄宝殿、弥勒殿、斋堂只剩残垣断柱,只有山门及观音阁奇迹般保存下来,现在的大雄宝殿及弥勒殿是在80年代按原貌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古麓山寺依山势而建,殿宇不多,却有一番巍峨壮观之相。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阁依次排出,两厢为斋堂。麓山寺前两株苍劲的罗汉松护卫在观音阁前,一左一右,一大一小,就像武士把关,所以,它被人们称作“松关”,到现在已有 1700多年的树龄了,人们称它为“六朝松”。</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游客并不多,还算清静。到了山下的爱晚亭,突然人声鼎沸,但见人山人海包围了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杜枚“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爱晚亭几经沧桑,清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均相继进行过修复。其中宣统三年秋,湖南学监程颂万先生主持修复时, 把罗典所撰写的对联刻在亭柱上,“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次修复爱晚亭之事还刻在石碑上记载下来。世人称为《放鹤》石刻或《二南诗刻》,两首诗为宋代张南轩和清代钱南园两位大文人游岳麓山的七韵诗。石刻后移至清枫桥南端的六角茅亭中。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校长李达专函请毛主席题写了“爱晚亭”亭额。1969年,岳麓山公园重修,刻毛主席草书手迹《沁园 春·长沙》于藻井内,更为古亭增添了光彩。</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四周景色宜人,紫翠菁葱,流泉不断,熏染陶然。亭前一方池塘,略有亩许,周边桃柳成行。放眼远眺,皆是枫林,曲涧鸣泉,妩媚多姿。</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下方就是被列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p> <p class="ql-block">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1000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教学,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材,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蔡锷、陈天华、杨昌济、徐特立等。</p> <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6年湖南大学完成修复岳麓书院,并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2009年岳麓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完备,正式成为湖南大学的实体办学机构和科研基地。</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融中国古文化精华的儒、佛、道为一体,包容了历史上思想巨子、高僧老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旁还有个中国书院博物馆。岳麓书院紧邻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校园并没有用围墙封闭起来,游客从岳麓书院出来可以无缝衔接参观湖南大学。这一点比我的母校好,我的母校进门要刷脸,不容易进去的。</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除了随处可见的历史人文景观之外,还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博物馆”。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生机勃勃,若是深秋季来估计更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湖南宾馆,是个老四星酒店,建于上世纪五时年代末。以前一直是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接待客人的主要单位,曾接待过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和多位外国元首及政要。其中一号楼为苏式建筑,被长沙市政府列为“近现代保护建筑”。住店本来无话,但我一个朋友见了我朋友圈里的照片问:“你也住湖南宾馆?然后她说她以前住过湖南宾馆,回去后还在网上写过文章抨击。原来她来的时候可能是个淡季,客人少,她在这里服务受怠慢,早餐被敷衍…大大影响了她对长沙甚至湖南的印象。我们这次体验还好,从门童到前台到大堂经理都热情礼貌,早餐也中规中矩,酒店虽然旧了,维护还不错,周围环境也好,没有遇到什么不愉快。看来做服务业的,时刻要保持水准,否则偶尔的懈怠也会影响口碑。</p> <p class="ql-block">  4月11日。今天并不是双休日公共假期,天空阴沉时有小雨飘飞,天气并不好,但橘子洲的游客乌泱乌泱的。大概每一个初到长沙的游客都会来此打卡吧。而上橘子洲头的外地游客无一不是为了毛爷爷的青年艺术塑像来的。可是游客太多太集中,想与毛爷爷的塑像单独合影也是件有难度的事呢。</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位于湘江之中,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p> <p class="ql-block">岛上遍植橘树和各种花草藤蔓植物,环境很好。从没见过橘树开花,一开始还以为是茉莉花之类的。</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上有环岛的景交车,但是并没有多少可看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当年青年毛泽东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使橘子洲声名大振。不过,若不是因为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立在这里,使橘子洲头成为长沙的标志性景点的话,可能橘子洲就不会有这么多外地游客来打卡了,最多是本地居民的休闲公园。</p> <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完橘子洲,下午离开长沙前往凤凰古城。因为此行的主要目标是湘西。岳阳和长沙,洞庭湖和湘江都是“走过路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4.24.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