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居赣州几十年一直都没认真去巷子走过。孩童时期因走亲戚在攀高铺巷子玩耍过,已记忆模糊。刷到东园古井的视频,激醒我沉睡的记忆,今天想再次看看古井。古井在姚衙前巷子附近,那么就先看这条古巷吧。姚衙前巷因明代姚玺在赣州做中卫指挥史建衙府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条巷子曾经是赣州最繁华的街道之一,留存的几栋清代房屋,那精美的石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几户大户人家。大部分是清代民国所建。</p> <p class="ql-block">仲春的阳光不骄不躁,我静静走在两米多宽的古街道,除偶有老妇提物经过,四周静谧,隔离了热闹,好像踏入另一个世界。电线凌乱无序地拉着行走在巷子上方,窄窄的天空又被分割了几块。看着一户接一户的房屋,开门就可串到邻居家,没有高楼之间的隔阂,邻居间的感情正应古话远亲不如近邻。</p> <p class="ql-block">还没开发的巷子展露出破败感,却保留了最真实的原貌。想象中巷子的烟火气,有着东家长西家短的市井气,有着孩童串门打闹的欢乐气。走在巷子里,哑然一笑,我去千里之外的地方看翻新做旧的古镇,沾满商业气息的街道怎能勾起人的怀旧感?在这里,在没修葺的巷子里我体验到了古街的沧桑感,时空感。</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凤凰台原来在姚衙前巷的交错处。我对赣州厚重的历史并不是太记得住。</p> <p class="ql-block">姚衙前一号就在古井旁边。古树葱郁,树叶覆盖在一号的门前。他家有着与其他几家不一样的木雕,经久不腐。每次看到古屋紧闭,我就想象里面人家曾有的悲欢离合。在郁孤台旁在章贡两江汇合处不远,我们小百姓书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生活画卷,城因人而有了温度。</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到了古井边</p> <p class="ql-block">古井位于纸巷曾家巷桥儿口姚衙前四巷交汇口,建于宋元时期,至今仍发挥着井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正好有一老太太在井边浣洗衣物,再三请求用她的桶打水,怎么都不肯。好在商铺老板大方借桶,让我重温了一下儿时打水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井沿太低,我怕用力不当翻进井里,不敢恋战,摸摸石壁,脑海里浮现我孩童时经过井边热火朝天的景象,恍若隔世。几岁的我是否会想到今天此刻的心境。时间真是奇妙,几十年对我来说是漫长的,对于天地来说却是一瞬间。古井见证着永恒与一瞬,流动与固定,悲与喜,美与丑。我恨不得可以时光穿梭,看看先辈妇女的发式衣式,看看她们的神态,她们在井边捶打怎样的衣物,她们有着如今女子的自信吗? 与之相比,我也许应该庆幸生于这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纸巷的房子明显比姚衙前的房子差一些。</p> <p class="ql-block">转到方杆巷,发现一户人家门开着,有人居住,经主人同意我拍照。坐下和主人唠了一下。他46年生,房子是父亲的产业,解放前携另一个母亲逃澳门,留下他和母亲受尽歧视。听他说着捍卫这祖屋的过程,短短几句大概知道了他一生的艰辛。好在他乐观通透,如今得以安享晚年,生于此老于此。小人物的人生不就祈望有安身场所有口热饭,跟大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无法比。我们小百姓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有时无法选择命运,沉沉浮浮过一生,平安足矣。</p> <p class="ql-block">嘶马池第一次听说</p> <p class="ql-block">我在巷子里乱转,景凤山在孩童时听闻过,今天得以一见。</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景凤山那有一口小井,比东园古井更深,井里有鱼。不知建于何年,与东园古井遥遥相望,孰长孰幼?</p> <p class="ql-block">水井旁景凤山粮食仓库,现在也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静静地不被打扰地逛这样的小巷子,看着有年代的空无一人的房屋 ,有种穿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从坛子巷走出来,我反应了半天才知道是阳明路。在这样的巷子里穿中式衣服,拍拍照,有古风韵味。约上三五好友,走走拍拍,脸上时间的刻痕与古屋辉映,感受岁月沉淀,怀旧叹今,也是另一种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