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可敬的杨老师

熊记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杨杰老师相识已经十年有余了,心中从始充满了对他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得我和他成为同事,在教研组组织的团建活动上,才与他有了初步的接触,就被他的热情、豪爽、宽容的品格所折服。从那次活动后,我们有了更深入的交往,给我的感受是,他总是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并能恰如其分地鼓励、赞美。细细琢磨,原来是根植于他内心的良好修养,热爱生活、敬重生命,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是一位教育家化在心中的真切认知,更是他对生活、对关系的真诚践行。诚者,为人做事之本。杨老师为人真诚,说话算话,答应过的事情决不食言;他讲话真诚,对朋友的赞美发自内心。德备言自立,业精教乃成。用此话评价他,不为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同事说过,杨老师最早时在一所初中当老师,工作出色,赢得了一届届学生的喜欢。他乐于助人,甘愿把自己的经验心得与同事分享,深得同事喜爱。他乐观豪爽,与学生打成一片,与教师和睦相处。他风趣幽默,给学生同事带来了很多欢笑。他说起自己的学生,如数家珍般地熟悉;讲起自己的同事、朋友眼神中,如同现场直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老师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勤奋好学,勤耕不倦。为了让自己成为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朋友说,他主动跨越几百里去秦安访学,谦卑的态度、执着的精神,努力上进的故事成为了一段佳话。如果用现在的观点来说,那时的他真是“卷”的很。但是正是数几十年的“卷”,才成就了他卓绝不凡的教书育人生涯。他代班除了耐心、爱心、恒心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细心。据说他能坚持把与学生、家长交流过的事情、场景都做记录,或许就是这些细碎的记录帮助他对自己的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吧,或许就是这样的习惯成就了他对学生成长状况有了精准的把握吧。我没有与他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可是如果没有这些细碎的现象事实支撑,怎么会有对学生成长中问题的精准分析,怎么会形成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成长的方案,又怎么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老师呢?朋友说,有一次,一位家长认为杨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教育方式有问题,跑到学校“寻衅滋事”,面对家长的诘难,杨老师没有解释,拿出自己的工作记录,让家长自己看,某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什么时候又和家长做了那些交流,看得家长哑口无言。杨老师非科班出身,但是他的敬业精神、他的专业水准决不亚于任何一位科班出身的同行。在进行教学研讨中,他能直指问题要害,并能提出解决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庄子《人间世》中说,“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这是使命与责任。怎么做到呢?“不择事而安之”,就是无论什么事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好。杨老师已临近退休,但是他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言,不抱怨,一心想着学生的成长,总在谋划学生的发展。这是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最好的诠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昨天晚上,朋友乔迁之喜,他得知我们要过去祝贺,给朋友再三强调要把我们留住,借此机会见一面。由于临时有事,他不能及时赶到,就恳请我们等等他。虽然他姗姗来迟,但我们愿意等他。他来了,依然还是精神矍铄,依然还是兴高采烈。把酒言欢中,我又一次感受了他——一位教育家的风范,一位好兄长的胸襟、一位长者的德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