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搭建记”中班室内游戏案例

Angelia

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说:儿童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和语言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在生活变为独立的、自主的外部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协调,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或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 案例实录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建构活动时,我发现很多孩子常常是独立的在搭建一些小型的场景,如:独木桥、小路、小房子等。有些孩子玩了一会就全无兴趣,发现孩子们在拼搭这些独立个体的时候并不懂得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社区,第一次,我尝试让孩子们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我的初衷是要让孩子们观看感受整体和个体的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他们集体的合作意识。果然,当这些独立的个体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城堡时,我发现,孩子们是兴奋的。</p> 案例实录二 <p class="ql-block">城堡搭建开始游戏</p><p class="ql-block">孙燚晨:“哇哈哈!这是我们的城堡!”</p><p class="ql-block">崔谨妍:“我来啦,我来帮你,还可以用两块长方形积木竖起来放,上面再放一块横木板”。</p><p class="ql-block">“我也来”我也来〞</p><p class="ql-block">陈彦姝听到的叫喊声,纷纷跑来一起搬积木。</p> <p class="ql-block">  城堡里有什么?孩子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只要是孩子们想得到的,说出来的,都让他们尝试着搭建出来,满足孩子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激情,从而为游戏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机会。当孩子们第二次把东西放在一起要构成一个城堡时,孩子们明显没有第一次那样兴奋和喜悦,也许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城堡跟他们脑袋里想的城堡太不像了,什么原因呢?城堡的整体感不够突出,但什么原因孩子们表达不出来。我想 应该怎样为孩子们提供合作的机会呢?</p> <p class="ql-block">  再次建构城堡时,我们进行了大体的分工,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给城堡搭建了一个大门,还有几个孩子搭建城堡的围墻,等城堡的围墙建起来后,再把城堡里面的东西放进去,这时候,搭建围墻的几个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合作起来,他们把适合搭建围墙的材料选出来,接成长条,然后几个人连在一起,就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我看到组织能力比较好的孩子负责连接,能力较弱的孩子负责搬运积木之类的材料,他们的合作成果让全班小朋友又一次兴奋起来,也突然豁然开。</p> <p class="ql-block"> 孙燚晨和陈彦姝一起去搬积木,她们边搬边说,今天要搭一个城堡。孙燚晨来了许多小长方体积木,他把积木横着摆放了一个圆,而且每块积木间都留着一小块距离。陈彦姝责往上搭,佳佳就搬积木,很快彤彤又搭了好几层,她把每块积木都放在间距的中间,不停地垒高。很快,她们的城堡就搭好了。</p> <p class="ql-block">  王俊毅和崔谨妍想要搭一个高高的城堡,就这样一层两层三层……,最后城堡终于封顶啦!她们高兴的笑起来。</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高兴的说:“快看,我们的城堡搭建完成啦,真的是好漂亮啊!”</p>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  通过搭建活动,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只会搭建单一物品,到后期的城堡,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遇到困难后,不再是一味地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是尝试自己想办法或与同伴商量寻找解决方法,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以前性格比较孤僻的幼儿也逐渐的加入到搭建活动中了,这是一个非常惊喜的突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