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博物馆:东汉宜子孙玉璧

图书策划发行人乐明亮

<p class="ql-block">1982年,有人向青州市博物馆报告,称在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村,看见一个小孩用一个绳子拖着一个像白玉的东西满街跑,那个东西外表看着很珍贵。博物馆接着派人去调查。原来,马家冢子村东边有一个废弃冢子,里面有很多残砖,老百姓常来这里挖砖盖房子,那个拖玉孩子的父亲一次挖砖时发现这个东西就带回家给孩子玩。</p><p class="ql-block">初步探访后博物馆人员认定在这附近一定有一个汉代墓葬。在村民的指引和初探下,果然发现了一个东汉时期王室的墓葬。这个墓葬属东汉时期纪国(国都在今寿光纪台)一个统治者,有高大的封土和结构复杂的墓室。遗憾的是工作人员发现这个墓葬时,该墓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所幸的是通过清理,最终还是出土了各类文物298件,特别是玉璧就出土了9件。当中除这件“宜子孙”蒲纹玉璧外,还有7件普通的玉璧和蒲纹“为福”玉璧。另外,还有几件玉猪和用铜丝编缀的一件玉衣残片(即铜镂玉衣)。</p><p class="ql-block">这件“宜子孙”蒲纹玉璧,高20.8厘米,外径15.4厘米,内径2.6厘米,出廊高5.4厘米,重375克。该璧系用极为名贵的新疆和阗出产的墨玉碾琢而成,质地十分高雅。璧为圆形,上有出廓,璧身中部有凸棱一周,外环饰浅浮雕蟠龙纹一周,蟠龙昂首翘尾,成相互戏谑状;内环饰蒲纹形乳丁158个;出廊部分为镂雕,上方为双龙纽,双龙翻腾于云彩之中,形象生动而逼真,富有动感。</p><p class="ql-block">纽中央铸隶书“宜子孙”三字,为“子子孙孙宜室宜家”之意的吉祥用语。我国从西周开始,在铭文中就常用这种吉祥用语,到汉朝时达到高潮。这件“宜子孙”蒲纹玉璧线条刚劲有力,出廊部分碾琢更是精致细腻;更有趣的是,玉以白润为佳,而墨玉则在玉石中极为罕见,在我国现存屈指可数的墨玉之中,无论是墨黑的成色,还是其光泽,这件“宜子孙”蒲纹玉璧均独显华贵,是我国玉器中难得的佳品,其历史和艺术价值毫不逊色于历史上的“和氏璧”。目前全国出土的汉代玉璧中,刻有“宜子孙”汉字的玉璧仅有三块,而青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块玉璧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最大、质地最优、艺术性最高的一件,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