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古桥(第六集)中塘河、前塘河古桥

周叔扬

<p class="ql-block">  根据调查,目前中塘河(东、西)和前塘河上的古桥已经为数廖廖,现能向各位展示的也只有5座。即海曙区集士港镇的十三洞桥,鄞州区邱隘镇回龙村的回龙桥、仇毕村的北横石桥和位于彩虹南路、天童北路附近的白鹘桥、宋诏桥。</p> <p class="ql-block">十三洞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海曙区集仕港镇湖山村的董家自然村,东西向跨于广德湖废弃后形成的湖泊河上。而湖泊河从石塘经十三洞桥,于横街入中塘河,全长7公里。十三洞桥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是宁波桥孔最多的塘河桥,也是海曙、鄞州一带最长的多孔石梁桥。</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董家村董澜考中进士,后官至江西新淦县令和后知直隶,任职期间成绩显著,两袖清风。老归故里后,他见董家村宽阔的河面阻断了与对面的交通,村民出入十分不便。于是出资并牵头建造了这座石桥,因为全桥由13个桥孔组成,被人们称为十三洞桥。</p><p class="ql-block"> 十三洞桥全长53.5米,宽1.77米,14墩13孔,石墩之上铺长条石为桥面,桥中心微微拱起,不设步阶,可通人畜车马。桥两侧砌有护栏石26块,中心桥栏两侧刻有“十三洞桥”4个大字。桥墩采用棱角条石叠成,上游迎水方设分水头。桥的西堍尚存有供夜间行船的石刻天灯柱,并有凉亭、牌坊等残迹。</p><p class="ql-block"> 十三洞桥建成以后,沟通了董家村与外界的联系,村民只要过桥就能到达集仕港、高桥等地,董家村也渐渐地变得富庶和美好。百姓赞语:“金山隔银山,洞桥十三眼,前后千亩畈,杨柳十八湾。”</p><p class="ql-block"> 十三洞桥西堍的桥亭中曾有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 暂寄足乎,欲行且止;</p><p class="ql-block"> 请息肩矣,少住为佳。</p> <p class="ql-block">桥西建有董氏宗祠(始建于1804年),后年久失修,2018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回龙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邱隘镇回龙村西侧(盛莫路东侧)的中塘河支流吕港河上,南北向横跨。因为吕港河两侧多漕,形如龙爪,主河似龙身,水流向西,如龙回头之状,遂取河名为回龙江(后称回龙桥江,桥隨河名。民间又有一说: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因躲避金兵追赶逃到此处时,接到来报称金兵已被鄞兵击退,于是停止前行而折返。赵构认为由此转运,即将折返之地为“回龙”,桥名亦称之为回龙桥。</p><p class="ql-block"> 回龙桥系单孔石砌平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道光乙已年(1845年)重修,1958年因西侧盛莫路修建桥梁时又进行了重修。</p> <p class="ql-block">横石桥:</p><p class="ql-block"> 又被称为北横石桥,横石桥位于鄞州区仇毕村西侧(东湖花园小区一期东侧)的中塘河上。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1924年由乡贤集资重修,桥名由沙孟海老师、著名的书法家张琴题额。该桥因已被废弃,且位置处于东外环快速道的边缘和东湖花园之间的残存河道之中,年久失修,车轮滾滾,残破不堪,芨芨可危,显得格外的孤单和寂寞,但却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现残留的橫石桥由两段不同材质的桥体构成,南边的桥体为梅园石垒砌,系南宋初建时的原状;北边的桥体为混凝土材质,系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鄞县水利局为保证泄洪而开挖北岸以后,新建的一段桥体。</p><p class="ql-block"> 横石桥旧时曾是江東四眼碶、新河头通往鄞东南横溪、姜山一带的水陆要津,从新河头出发的航船,沿着中塘河,经白鹘桥一路而去,穿过横石桥,往东可以前往莫枝,然后抵达横溪、云龙、姜山,直至奉化。</p><p class="ql-block"> 据老人回忆:以前桥北岸有座横石桥庵,桥边有座亭子,亭子里的两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 石横桥上万人行,</p><p class="ql-block"> 水到亭前双派合。</p><p class="ql-block">形象地写出了横石桥作为水陆要津之地位。</p> <p class="ql-block">宋诏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宋诏桥社区西北面,东西向横亘于中塘河上,为单孔石平桥。始建于南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1981年当时所在地的永胜大队又对宋诏桥进行了大修,并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因此,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出当年宋诏桥的原貌。</p><p class="ql-block"> 宋诏桥的建造还有一个故事: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小康王赵构南逃时路经这里,藏身于桥边(当时是座小石板桥)小庙,被路过的一位村姑所救。脱身后,为感谢村姑的救命之恩,在临安登基后,接连下了两道诏书,封村姑为皇妃,同时将原来破旧的小石板桥改建为横跨中塘河的单孔石桥,故名“宋诏桥”。</p><p class="ql-block"> 宋诏桥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如今斑驳的桥身上,古藤缠绕,桥栏外侧仍依稀可见“宋诏桥”三字,桥下的中塘河曾是莫枝、横溪、姜山、奉东等地通往宁波市区的交通要道。上世纪末,在宋诏桥北面的永达路上新建了一座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亦名为“宋诏桥”。</p> <p class="ql-block">永达路上新建的宋诏桥</p> <p class="ql-block">白鹘桥:</p><p class="ql-block"> 白鹘桥始建于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清代曾重修。据传,在清同治年间,附近村民曾在这里发现一只白色的鹘,被视为吉祥物,桥因此而得名。白鹘桥位于鄞州区白鹤新村与蓬莱小区间的路上,原来是架在前塘河支流上的一座平板石梁桥,整座桥由6块三米多长的石板并排铺成,宽不足3米,桥栏板外侧中间有三个正楷阴刻大字“白鹘桥”。</p><p class="ql-block"> 白鹘桥虽小,名气却很大,它曾见证过宁波历史上辉煌的一页。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4日,侵占宁波的日军在白鹘桥附近正式簽字投降。至此,侵占宁波4年零5个月的日本军队撤出宁波。</p> <p class="ql-block">本集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