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回响】 “高手”胡师傅

庐州老金

<p class="ql-block">昵称:庐州老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5496714</p> <p class="ql-block">  在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欣闻【财会工作者之家】栏目举办以“财会人·劳动事”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也很应景。我不是从事财会工作的,与财会人员接触的也不多,写不好关于财会工作方面的文章,但我刚入职时遇到的一位老师傅,堪称劳动者中的楷模,其精湛的技术用现在的称谓可以叫“工匠”了。于是我忍不住撰写此文参赛,算是重在参与、对财会工作者之家的支持吧。</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从专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客车队保养场当修理工,主要职责就是负责车辆故障的维修工作。回忆起几十年前那段艰苦的工作经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人称“高手”的胡师傅了。胡师傅是一位车辆检验员,五十多岁,个子矮小、偏瘦,皮肤偏白,闲暇时喜欢与年轻人讲一讲他当年从事汽车维修时的一些难忘故事。</p><p class="ql-block"> 他的工作岗位就在车队门口的检查站内。每当车辆回场路过门口,驾驶员将车辆停在合适的地方,便去找胡师傅“报修”,即告知我车辆哪儿出问题了,由胡师傅检查确定,然后开具“车辆报修单”。保养场修理工根据此单,有针对性地拆卸、换件,直至恢复正常。再由专门的试车技术员开出场外跑上一圈,确认完全没有问题后便算大功告成。</p> <p class="ql-block">  说胡师傅是“高手”肯定不是空穴来风,随意虚夸或调侃,而是确有事实可以证明。</p><p class="ql-block"> 一是某天,保养场组织各工位修理工对一台大客车进行“三级保养”,即将车辆所有总成件全部拆解开来、将零部件清洗干净,仔细检查看有无磨损过甚等需要更换配件的,然后重新组装调试换润滑油。“三级保养”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增强车辆的安全性和动力性,增加车辆的使用寿命。</p><p class="ql-block"> 当所有工位完成任务、车辆维护完毕后,试车技术员照例驾驶着车辆,要开上路面去试运行一段路程,以检查维修保养效果。各工位参加维修的人员也均在车上,大家都没有感到有任何异常。</p><p class="ql-block"> 当车辆经过车队门口时,坐在检查站办公室的胡师傅听到车辆发出的声响不对,他走了出来,示意停车。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听胡师傅非常认真地对着车上所有人说道:“别慌着开出去,回场检查一下,看看变速箱里双曲线齿轮油加了没有?”</p><p class="ql-block"> 试车的技术员没有察觉,就连刚才从事变速箱工位维修的人员,也记不起修好后是否按规定加了齿轮油。但碍于胡师傅高超的技术和崇高的威望,大家将信将疑地将车辆开回保养场。打开变速箱加油孔盖子,用探计一试,果然一滴油未加。好险哪,幸亏发观及时,否则后果难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天气炎热,修理工们都盼着没有车辆来报修了,这样就可以早点回家了。不想大概在9点左右,一驾驶员拿着报修单,载明气缸床“冲”了,要更换汽缸垫。几位修理工很不情愿地清理掉汽缸上的部分装置,费力地打开了汽缸盖,取出汽缸垫子。拿到灯下一看,竟然是完好的,没有裂纹。</p><p class="ql-block"> 这时几个年轻的修理工开始骂骂咧咧起来了:“妈的,天这么热,这么晚了,检验员也不搞准了,没毛病他却诊断有毛病。他开个单子倒轻松,害得我们白忙活一场!”</p><p class="ql-block"> 保养场负责人怕闹出事端,忙问:“今天是哪个检验员当班?”人答是老胡。负责人自言自语道:“若是别人我倒信了,但老胡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误判啊!”负责人又拿起汽缸垫,在灯下也没看出来。他灵机一动,拿起汽缸垫,对着发光的灯泡悬空成透视状仔细观察,果然发现了一处细小的裂缝。</p><p class="ql-block"> 这时,保养场负责人开始“来劲”了:“你们这些小王八蛋,过来看看这缸垫,到底是完好的还是有裂缝了?你们还想出老胡洋相,人家在干修理工时你们还没出世呢!我马上就去告诉老胡,就说你们几个小子想为难他。”</p><p class="ql-block"> 几个修理工见状不住地打躬作揖求饶道:“千万不能让胡师傅知道,否则我们就死定了!”说罢,一声不吭地乖乖跑去干活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两件事都是我在现场的亲身经历。我们国家缺少的恰恰是像胡师傅这样的“高手”工匠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