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点心

九曲清溪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海点心人见人爱,无论老、中、青、少,无论老上海人,新上海人,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可是,能真正吃到名牌点心的机会并不多,且不说远离上海的朋友,即便是家住浦东、浦西的本地吃货,想要频繁光顾沈大成、王家沙这样的老字号也几近理想;孩子要上学,家长要上班,老人要忙养生,更遑论为生活奔忙、打拼的打工人。通常,只有遇到逛街,购物,或亲友来访等机会,才会顺道或专程去吃一顿名牌点心。</p><p class="ql-block"> 原来,上海人平时吃的点心,尤其是早点,主要来自住家附近的餐饮店。这些摊、店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方便、实惠,更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犹如虽然家有华服,但是平时的穿着总以随意、宽舒的衣衫为主打。如果把那些大牌点心比作都市的名片和百花园中的牡丹,那么,广布于都市的各个角落,弄堂,小区的摊、店供应的点心就是当之无愧的绿叶和群星。</p><p class="ql-block"> 家常点心亲民,利民,烟火气特浓。要跻身家常点心的圈子并非易事。多年前,一家洋快餐也推出了中式点心,想在上海的早点市场分一怀羹,结果反响平平,只能铩羽而归,继续去玩他们的汉堡和薯条。还是兄弟省市的同行们有苗头,把握先机,稳扎稳打,妥妥地将小杨生煎、巴比馒头、杂粮煎饼……融入上海的点心之林。洋快餐固然能风光一时,若论群众基础,差得远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致敬家常点心,不仅因为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依然硬核;包子、馄饨、面条一样也不能少;粢饭糕、米饭饼、油燉子、葱油饼等等并未淡出记忆;还因为这些普普通通的家常点心正是上海点心的坚实基础,它们不仅撑起了点心市场的半壁江山(尤其是早点市场),而且孕育出了众多的有口皆碑的名点名吃,为舌尖上的中国增光添彩。如今声名显赫的《鲜得来》,当年只是光明中学隔壁的一家弄堂小店;以‘美好人生鸡不可失’广而告之的《小绍兴》,当年也仅仅是云南南路上的一家鸡粥摊。</p><p class="ql-block"> 爱上海点心,不但爱那些脍炙人口的大牌名牌点心,也爱那些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家门口的点心。</p> <p class="ql-block">谁人不识“小杨”?第一次见面是在吴江路。</p> <p class="ql-block">现包现卖,新鲜真好。是七十八年的老牌子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接地气的饼!让上海人也吃上杂粮煎饼,你们做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