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淅川-游丹江湖-探八仙洞

楚乐幻觉

<p class="ql-block">  “相约范蠡故里,豫见淅有山川”。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渠首淅川,一个中原看海的地方。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文物大县。</p> <p class="ql-block"> 淅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春秋时为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曾孕育了“淅川三范”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思想家范缜、明代青官礼部侍郎彭凌霄等历史名人,据说欧阳修也在此地停留过。著名的“丹阳之战”和成语“朝秦暮楚”就出自淅川。丹江,长江水系支流汉江的支流,在丹江口市注入汉江,尧时即名丹水。因传说曾产丹鱼而得名,也有传说,禹之外孙丹朱曾于此治水,为纪念他,后人称丹水、丹江。</p> <p class="ql-block">  古时,丹江系“上通秦川、下达鄂渚”的主要通道,为我国南北水路交通的主要枢纽。丹江航运历史悠久,始于战国初期,繁荣于魏晋,鼎盛于明清至民国时期陇海铁路通车前。</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淅川县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了给北方人民送去甘甜的丹江水,既当好保水护水的“生态卫士”,又打造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探索出一条水清民富的双赢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丹江口水库--亚洲天池--丹江口南水北调水源地,占地近1000平方公里。古往今来不少诗人都对丹江湖的辽阔和山清水秀赞不绝口。“何事苦萦迥,离胸不自裁。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沉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这首《丹水》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水田园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尤其是“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恢宏。湖水静谧宛如碧蓝宝石,照耀着四周;而花朵盛开,如同绚丽的粉色浪花。这种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白居易的“我有商州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诗句描绘了丹江水的美丽景色和深厚文化意义,体现了古人对丹江水的深厚情感。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也可以借过来形容丹江湖的宽广无垠,再贴切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四十多人驱车两小时,慕名来到 有“流动的黄金海”“亚洲天池”“内陆太平洋”等诸多美誉的碧波万顷的丹江湖上泛舟而行,湖水波光粼粼,仿佛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山水与天相接,茫茫一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独特景致,最美人间四月天,沿岸郁郁葱葱的青山与人文相辅相成的视觉体验,令人心旷神怡,烟波浩渺的美依然超越着你的想象, 微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山河烂漫,人间温柔,伴随着欢声笑语,恍若世外桃源使人流连忘返,我们可以尽情感受自然回馈的这片中原大“海”。</p> <p class="ql-block">  依依不舍离开浩渺的“中原大海”,我们游览八仙洞景区,它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内有聚仙厅、蓬莱阁、瑶琳仙境、荷花池、水晶宫、锦绣厅和洞天福地等景点,既有南方溶洞之高大雄伟,又有北方溶洞神奇形象之特点。</p> <p class="ql-block">  八仙洞更是大自然的杰作,神秘而深邃。洞外,八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洞内,更是别有洞天,钟乳石奇特,形态万千,令人叹为观止。刚入洞内,一处钟乳石形状独特,竟像是一个寿字图形,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吉祥之兆,寓意着长寿与福祉。接着前行,看到龟驮八仙过海,乌龟沉稳地驮着八仙,犹如奔向美好的彼岸。走走停停,驻足在仙姑沐浴这里,身姿曼妙的仙姑沐浴在大自然中。紧接着,被一束亮光吸引,近看是一轮人造月球静静靠在洞内一角,逼真得仿佛让人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用手轻触表面纹理,让人不禁想象着漫步月球的奇妙感觉。人们纷纷驻足,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得的美好瞬间。随后,锦绣中华的钟乳石在如梦如幻的蓝色紫色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着中华大地的壮丽与辉煌。洞内陡峭,人造梯子狭窄还垂直上下,有时又弯弯曲曲,我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洞内。时而抬头仰望那些奇特而美丽的钟乳石,时而低头思索,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感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旅行,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受到了人造景观的巧妙与精致。水好、景美,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我带着满满的幸福与感动,离开了这片美丽的仙境,但心中却永远留下了那份唯美的情调与雅致的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