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燕柳 学习促成长——齐鲁名师工程人选语文1组培训第二天上午活动纪实

云霞满天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卷首语</b></p><p class="ql-block">一场春雨,润泽燕柳</p><p class="ql-block">四面八方,相聚泉城</p><p class="ql-block">思维的火花</p><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上迸发出光芒</p><p class="ql-block">拔节成长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响彻会场与云霄</p><p class="ql-block">学习,学习,再学习</p><p class="ql-block">聆听,聆听,仔细聆听</p><p class="ql-block">思考,思考,静心思考</p><p class="ql-block">讨论,交流,碰撞思想</p><p class="ql-block">充分享受这头脑风暴,</p><p class="ql-block">尽情感受灵魂的洗礼。</p><p class="ql-block">让学习的浪潮来得更猛烈些,</p><p class="ql-block">为这轻柔的春雨增添一道闪电般的霹雳,</p><p class="ql-block">这,岂不更是一番别样的乐章。</p><p class="ql-block">(桓台县第四小学 任文静)</p><p class="ql-block"> 4月23日上午,世界读书日,相聚在燕柳。伴随着一场春雨,齐鲁名师工程人选小学语文1组全体学员开启了第二天的学习活动,继续观摩课堂,聆听专家报告,感受思维在课堂上成长,跟随导师的引领,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时代路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教学共研,催放一树灿烂繁华</b></p><p class="ql-block"> 燕柳小学李雪老师执教《跳水》,在三大子任务驱动下,由浅入深,多角度探究船长救儿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判断可用之因,关联利与不利,感知思维的巧妙。</p> <p class="ql-block">   齐鲁名师工程人选刘艳妮老师执教《神奇的探险之旅》,刘老师创造性地运用《课前创作规划单》和课堂《“遇险求生”思维导图》两个工具,让孩子课前有积累,课上有可以运用的方法,勾画出思维脉络,并且运用多个微课引领孩子由不会写到会写,由一星作文修改至二星佳作,最后呈现的是孩子们习作的一波三折,精彩无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专家引领,沉醉一路馥郁芬芳</b></p><p class="ql-block"> 两位导师对两节课做了高屋建瓴、精准恰当的点评。陈银萍导师从思维智慧、思维方法、思维能力三方面解读了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核心。韩立菊导师从思辩让习作更有趣、更奇妙、更惊险三方面对习作指导课给予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期待的是李家栋老师的报告《上好语文课的几个重要因素》。李老师从教学坚持素养导向、正确深刻解读教材、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教学过程学为中心四个方面,引经据典又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要素及落实路径。李老师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在落实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要守正创新,不能只追求创新忘掉了自己已有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踔厉同行,绘就漫天迷人春光</b></p> <p class="ql-block">  世界读书日,很庆幸自己没有辜负这个美好的日子,让学习灌满每一秒,经历头脑风暴的洗礼。李雪老师执教的《跳水》设计精巧,引学无痕,紧扣单元主题,与情境任务结合的更紧密,真好。刘艳妮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方法多样,工具恰当,让孩子有东西可写,有方法可依,有目标可循,值得学习。</p><p class="ql-block"> 两位导师的点评更是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解读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路径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李家栋导师的报告更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好课”的关键要素。</p><p class="ql-block"> 专心学习,努力吮吸专业知识,营养思想,形成理念,转变方式,践行课堂,始终在路上。</p><p class="ql-block">——桓台县第四小学 任文静</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李老师讲座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经历学习过程的学习等于没学习,或者是假学习。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一是这是李老师这位小语教研大咖的肺腑之言,良心之言。二是对过去和现在长期存在的教结论式的语文教学的一种拨乱反正。昨天晚上的课例研讨中,有一位专家对我们运用归纳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这一设计很不认同,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学生自己抓住4--6自然段的中心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2、3自然段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很快就概括出了几个方面,这样几分钟就可以结束这个环节,得到想要的答案。是的,如果从获得答案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这确实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从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出发,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要花十多分钟,引导学生发现介绍海底的众多景物时,作者一开始关注了很多很多的景物,产生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样的感受,然后对关注的景物进行了分类,针对这个目的和写给少年儿童这种语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景物,最后表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所以说教学要的是过程,关注的是过程,如果只是对应结果,学习结论,记住结论,那只能把学生教傻了。</p><p class="ql-block">——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 李翠芝</p> <p class="ql-block">   刘艳妮老师执教的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一课,巧用视频,直观展示不同场景中的历险,择取身处非洲大草原这一情境,作重点指导,学生产生了编写故事的兴趣和动机。写作时教师搭建写作支架,将评价标准前置,在评改环节更注重三星范文的使用,让学生明确了要把遇到的困境探险、求生、脱险的方法写具体。整堂课,看到了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习作能力有所提升。 </p><p class="ql-block"> -------滕州市荆泉学校 甘婷婷</p> <p class="ql-block">  春雨贵如油,成长悄无声。今天上午,小语一组一行人冒雨去燕山中学听课、学习。李雪老师的《跳水》紧扣“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将学生思维引向更深处。刘燕妮老师的作文指导课生动、活泼。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李家栋老师做了《上好语文课的几个重要因素》报告,勉励老师们深刻理解新课标精神,正确深刻解读教材,坚持教学过程学为中心,全面提高自己教书育人能力。下午的课题点评,让我更清晰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接下来,自己将不负时光 ,继续努力。</p><p class="ql-block"> ——齐河县第六小学 吕红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春暖花开心欢畅,莺歌燕舞踏青忙。</span>在这样的春日里,我们齐聚燕山中学,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和写。李雪老师在《跳水》这一课上,带领孩子们读智慧小说,多点关联探人物思维,认识了一位在危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做出判断的果敢、威严的船长。刘艳妮老师则带领孩子们经历了一次神奇的野外之旅,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孩子们不但在读中悟到,也在练笔中慢慢学会了。期待孩子们一波三折的精彩探险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春日里,我们齐聚燕柳小学,聆听同伴的课题推进汇报,众筹导师的智慧修改课题,以研促教,相信在今后的教育中既有提升,又能在实践中落地,实现师生成长。</p><p class="ql-block"> ——寿光市化龙镇化龙初级中学 丁立美</p> <p class="ql-block">  今天聆听了李家栋教授的报告,他再次强调要以“学为中心”,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亲自参与、亲力亲为的过程。学习作为主体的学生亲力亲为,意味着学生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假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他们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这是我今后教学的目标和方向。</p><p class="ql-block"> ——枣庄市立新小学 苗慧</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课例让我深感思辨性阅读的重要性。在《跳水》一课中,思辨性阅读贯穿课堂,学生们在阅读中体会思维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们分析文本,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文字表达思想,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注重在阅读中思考。</p><p class="ql-block"> 其次,刘艳妮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神奇的探险之旅”这一习作指导课的精彩。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想象脱险过程,形成思维的动态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导师们的点评和高屋建瓴的分析,让我对思辨性阅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李家栋导师的报告更是提纲挈领,从课程方案的角度出发,多角度分析了上好语文好课的要求,导师要求的“做中学”,也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不懈追求。</p><p class="ql-block"> ——临沂市特殊教育学校 申永丽</p> <p class="ql-block">  《跳水》一课紧扣课文内容,设置多种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并且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渗透其中。刘燕妮老师的写作课循序渐进,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入手,引出思维主题。并结合视频和微课将学生对于“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理解,对历险过程中的一波三折进行了形象化的解读,给学生对于习作的修改提出了可操作性很强的指导。李家栋老师提到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学习不是习得知识,习得知识的过程才是学习本身,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p><p class="ql-block">——济宁高新区蓼河新城外国语学校马宁</p> <p class="ql-block">  李雪老师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和教学评一致性,引领学生感受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探究船长想办法和执行办法的思维过程。刘艳妮老师的习作教学设计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借助微课等支架,让学生学会把情节写得一波三折,把心情写得跌宕起伏。李家栋老师从四个方面讲解了上好语文课的关键所在,给老师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课题汇报环节,导师们对工程人选的课题给予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和指导,为老师们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帮助和支持。</p><p class="ql-block">——青岛西海岸新区五台山西路小学 李如燕</p> <p class="ql-block">  继续走进任务群,智慧和思维能力的碰撞。李雪老师执教的《跳水》故事内容先理清人物关系,再了解紧张的情节,师生共同走近故事,在文字里咀嚼当时“利”与“不利”,在读中感悟船长当机立断的思维,提升了整个单元的任务思辨能力。刘艳妮老师的习作课《奇妙的探险之旅》紧扣着思维,使用三个学习单,让创作内容更奇妙,情节设计更惊险。李家栋老师的专题报告,提到大单元教学中的抓一个主题,语文课的不同课型依托教材的逻辑,在教学创新中要有方向。在阅读实践中,在学习活动中悟出来。下午的课题研讨会,导师们给了我课题的修改建议,让课题研究更有方向更明确。</p><p class="ql-block"> ---德州市天衢新区德开小学 费艳春</p> <p class="ql-block">  雨水洗春容,学习意正浓。4月23日上午,观摩了《跳水》和《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指导》两节课,受益匪浅。感触一:巧设核心驱动问题,关联学生生活情境。聚焦《跳水》这篇课文,在危急时刻,了解船长想办法的思维过程,探究“跳水”的方法好在哪里?这一个问题引领学生经历了思维火花碰撞的学习历程。感触二:适切选择学习工具,助力学生思维呈现。两节课的交流环节,遵循学生独立思考,如《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指导教学中,《创作规划单》和《探险情节设计》的使用帮助学生梳理了思维过程,构思了习作思路,搭建了一个有层级指导的学习支架。</p><p class="ql-block"> 聆听两位导师的评课高屋建瓴,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对单元目标、过程、评价做了逻辑式阐述,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p><p class="ql-block"> 聆听了李家栋老师的报告《上好语文课的几个重要因素》,有种豁然开朗之感,牢记四点:坚持素养导向、正确深刻解读教材、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教学过程学为中心。践行好这四点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惧,前行!</p><p class="ql-block">——威海市文登区第二实验小学 何明丽</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这两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李雪老师依托本单元创设的大情境任务,抓人物事件的方法学习概括故事的情节,既明确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又梳理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再从紧张情节入手探究船长逼孩子跳水的原因,在多次朗读中体会船长的心情。刘艳妮老师语言富有感染力,引导学生从最主要的情节入手,画出思维导图也就构思出了习作大纲,然后将主人公的心情变化融入其中,将一篇探险习作很自然地准备好了,再抓住其中一个片段来写一写。</p><p class="ql-block"> 李家栋老师的报告从六省一市课例及单元整体角度出发,以城区农村两个定点学校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浅出地让我们明白了上好语文课的几个重要因素,让我们清楚不要忘记自己的经验,只纯粹去创新,对自己的定位要准确,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 ——莒县第五实验小学 葛平霞</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们在“思维的火花”主题下,继续着思维的碰撞,提升了思辨能力。李雪老师执教了《跳水》,整节课围绕单元主题,通过三个活动,创设真实情境,以生为本,多种形式朗读,感悟思维过程。李艳妮老师上了作文指导课《神奇的探险之旅》,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多感官表达。并运用微视频给予写法指导,写出了一段段有趣的文字。两位导师的精彩点评,引导我们进一步明确思辨性阅读的途径和策略。最后,李家栋老师的专题报告高屋建瓴,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上好语文课的几个重要因素。下午的课题汇报,导师们耐心、细致地对我们的课题给予指导,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读书增智慧,学习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梁山县第八实验小学 杨雪</p> <p class="ql-block">  关注学生“学”的能力,这是今天我学习最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首先,《跳水》一课,李老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任务三设计与实施中,从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和兴趣点出发,以表格形式,层层递进,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p><p class="ql-block"> 其次,习作课例和导师的点评以及李老师的报告,让我看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学”的过程中思考、探索和发现。</p><p class="ql-block"> 此外,关注学生“学”的能力还意味着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习作课上,艳妮老师用了两个量表和下水文的欣赏与修改作为评价工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让“思辨主题”的习作课更有趣、更奇妙、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所以,关注学生“学”的能力,才是我们老师必须做的“少而重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梁山县第五实验小学 胡昌红</p> <p class="ql-block">  一次学习,一次提升;一次反思,一次蜕变。今天上午再一次让我点亮思维的火花,收获满满。在《跳水》一课,学生通过阅读、推断、质疑、讨论等方法,剖析了船长的思维过程,学会了负责任、有条理、重证据的表达,培养了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有了课堂的生成。《神奇的探险之旅》一课,刘老师娓娓道来,润物无声,让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提供思维导图这样的学习支架让学生构建习作框架。</p><p class="ql-block"> 两位导师高屋建瓴,提出了详细中肯的点评及参考意见,并就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开展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加强拓展,继续落实新课标,立足单元教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李家栋教授立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提出教师要做到教学坚持素养导向、正确深刻解读教材、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为中心。参会老师专注聆听李教授亲切的话语,如沐浴春风,深悟其中要道,又如醍醐灌顶,对大概念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p><p class="ql-block"> 我一定会将所学、所思、所感,不断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书育人工作。</p><p class="ql-block">——莘县中心希望小学 李艳</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李家栋老师的专题报告,让我们对当下如何进行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备课及实施有了更深的理解。李老师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词解读到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的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四个关键:一是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二是要正确深刻解读教材;三是要全面理解学习内容;四是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这四项要求如明灯,照亮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如标尺,让我们在进行教学改进时不忘语文之本。</p><p class="ql-block"> ——潍坊市坊子区坊华小学 赵晓蕾</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而有深度,每一个任务和活动都指向“思维”这一关键词。两位导师及时进行了点评,从更高的站位俯瞰教材和设计,提出了对比阅读,课时内容安排等相关的建议。专家李家栋老师的报告既脚踏实际又引领我们把目光投向远方,我将在本次培训后努力做到坚持素养导向的教学,正确深刻解读教材,真正做到学为中心。</p><p class="ql-block">———诸城市实验小学  纪永梅</p> <p class="ql-block">  大单元深度思辨的第二阶段展示开始了,李雪老师的《跳水》一课,引导学生用“人物+事件”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利用表格梳理船长思维的过程,突显了船长的智慧,有效落实了本单元语文要素。刘燕妮老师的习作课《神奇的探险之旅》,体现了“多点关联思维”训练的层层递进。一发现校园真实情境中的诗句,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经验进行关联思维;二深挖教材资源,引导发展将“人物、场景、险情”等多点关联思考创作;三创设非洲逃生情境,抓住情节与心情的一波三折,互相关联写具体;四制作微课指导制作方法,将三个单元已学习的制作方法进行关联综合,让学生灵活运用。两节课从阅读到表达,从学习到运用,逐步向思维深处漫溯。</p><p class="ql-block"> 两位导师的评课令我受益匪浅,对大单元教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李老师的主题报告《上好语文课的几个要素》,让我明白守正创新,正确深刻解读教材、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是一节好课的必须,更应是语文老师必备的基本功。课堂教学应坚持素养导向、学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亲力亲为,才是真学习。</p><p class="ql-block"> ——济南市长清区凤凰路小学 袁金花</p> <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刘艳妮老师执教的五下第六单元的习作指导课——神奇的探险之旅,收获很多。一是刘老师善于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使习作思维可视化,如遇险求生的思维导图的填写;二是善于运用微课,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习作中的难点。紧接着李家栋老师做了题为《上好语文课的几个重要因素》的报告,强调了教师教学时要坚持素养导向,要以正确解读教材为抓手,围绕学为中心来建构课堂。</p><p class="ql-block">----曹县五台山路小学 李玉</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听的两节语文课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李老师引领学生走进大作家的小作品,通过思维的碰撞,分析《跳水》中老船长的思考因素,走进了文本,更走近了人物内心。刘老师引领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将故事创编得一波三折,险象环生。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声情并茂地朗读让人沉醉其中。李家栋老师的报告《上好语文课的几个基本因素》,回溯语文教学的本真——语文课始终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语文课要扭转以教代学,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正本清源,给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济宁孔子学校 巩学茂</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李雪老师的《跳水》一课,紧扣本单元思维的火花,带领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思维的奥秘—在紧急情况中,发现利与不利。从船长怎么想,到如何执行,学生在情境研读中,发现外显的行为是思维的外衣,船长紧急情况下的果断抉择彰显的是船长的智慧。刘艳妮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更是带领学生打开思路,设计探险的一波三折,让故事充满吸引力。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能写出险象环生的作品,足以证明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李家栋老师的报告更是高屋建瓴,每一个观点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思考之门,提醒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回归,回归到语言文字,回归到语文核心素养。当然,李老师的报告又接地气,一个个案例,让我们理解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p><p class="ql-block"> -----济南市燕柳小学 李玉荣</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在活动现场执教了习作指导课《神奇的探险之旅》,特别感谢各位导师的信任、指导、点评以及同学们给予的鼓励。在课例设计与打磨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这节课要带给孩子们新的生长点是什么,单元大概念如何贯穿与把握,学生的学习效益如何做到优质化。依据习作要求,关联本学期已有的习作经验,将本次习作新的生长点定位在:学会有意识关联已有知识经验;初步运用关联思维,学会构思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能运用“两多”法写出心情变化;能根据重难点自主修改习作。为达到上述目标,从课前交流开始,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切身体验关联思维的神奇。课堂上,先借助创作规划单的交流中让学生拨动他们思维的弦——多点选择、关联思考,才能创作出神奇的探险故事。接着,理顺本次探险思维的线,和学生亲赴一场身临其境的非洲探险,共同创生一波三折的情节,并体味心情的变化曲线;再趁热打铁进行导图设计,构思情节。最后,根据导图进行片段创作,并锁定重点难进行当堂修改。为了让思维更加可视化、指导更加精细化,我精心制作了两个微课突破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设计,容量较大,课堂上学生充分写的时间、充分改、充分展示的时间还是不够。正如韩老师所说,学生的指导修改可以放在下一课时。不必为了呈现而呈现,有遗憾的课堂一定会促进我更深入的学习与思考,感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莱州中心小学 刘艳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课题指导,引领一道华彩篇章</b></p><p class="ql-block"> 下午,课题研究过程汇报,每个学员汇报前期课题开展情况,导师逐一给予细致指导,为课题研究解疑答惑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一声春雷,一夜春雨,一场听觉盛宴。观摩,聆听,交流,反思,一刻不停留。让学习的精华渗透骨髓,带上新吮吸的思想营养,沿着来时的路回到各自的课堂,相信,我们带给孩子的是全新的课堂,更是他们自信流畅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文字:任文静</p><p class="ql-block">图片:袁金花 葛平霞</p><p class="ql-block">编辑:吕红霞 李翠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