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玉皇庙忆古 作者/石跃强 吴高义

弘农晚吟

<p class="ql-block">  科里玉皇庙是明朝时期已经很兴盛的古建筑,据碑文记载明成化年间重修,明清时期闻名豫秦晋三省,“朝王”盛况空前,香客祈愿灵验,庙会热闹非凡。清代翰林薛书常所著《灵宝县脉论》中写道:“三圣母爱灵宝岘山修洞,玉皇爷爱灵宝磕底筑宫”,后句指的就是科里村玉皇庙。</p> <p class="ql-block">  科里村古时候名叫磕底村,是因朝拜玉皇庙而得村名,意思就是“磕头到底(的地方)”,解放初期破除封建迷信,用谐音字“科里”代替了旧村名。村子自东南向西北长约四华里,呈一字长蛇阵分布,分五个村民组(包括陡沟自然村),一千二百余口人。村子偏北处有一座宽约二十丈、长约四十丈的高崖,神似“巨龟”伸出“头”向前方,这就是曾经的玉皇庙旧址。</p> <p class="ql-block">  玉皇庙建筑群占地约一万五千平方米,布局为长方形,有庙宇六座:中轴正中是丹墀高耸的玉皇殿,玉皇殿前是两座紧挨的献殿,殿后时老君庙,玉皇殿、献殿、老君庙之间各有宽十余丈的广场,献殿广场前面正对着玉皇庙大门,广场的东西两边,对称各建有钟楼和鼓楼。玉皇殿身后,东北边是娘娘宫及其献殿,西北边是马王庙,没有献殿。大庙高墙四围,唯一和外界相通的就是朝南的“龟头”庙大门,玉皇庙大门外一道五十余米长的陡坡直通高崖之下。</p> <p class="ql-block">  玉皇庙主体庙群之外,还有很多附属建筑设施。庙坡下是一条直通南北长约一华里的甬道(也是村道),甬道口处建有山门和山门堂,是每年祭祀时各路“朝王”队伍集结的地方;正对着庙坡约一百五十米处,是一座为玉皇唱戏的大戏台。庙坡下甬道的西侧有一方宽约五丈、长约十丈的大水塘,是饮马池(俗称莲花池);饮马池北边,也就是玉皇庙西崖下村道西边,是一块面积十余亩的平地叫锣鼓场,是“朝王”时各处来的锣鼓器乐队表演的地方。庙坡东侧是一道宽六七丈的庙沟,庙沟口的东崖根是一处院落称作“道院”,分为正偏两院,正院靠崖是两孔大窑洞和窑前加盖的窑房,两侧是数间厢房,前面是门房,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这里住着守庙的道士和管理庙宇的勤杂人员;偏院有三孔窑洞和几间低矮的瓦房,住着种庙地的租地户及部分勤杂人员。道院门外有一处宽大的场地,是玉皇庙的道士做道场法事的地方,祭祀“朝王”时是各处队伍停歇的地方,农忙时当做麦场用。</p> <p class="ql-block">  玉皇庙建筑群中,除了马王庙略显拙朴以外,其余无论是正殿还是献殿,都建得高大雄伟,气宇轩昂。做为主体建筑的玉皇殿,更是要登上九级台阶才能进殿。大殿柱顶架梁粗壮,斗拱歇山重檐屋顶,砖砌外墙覆盖琉璃瓦,屋脊和挑檐上烧制的吻兽、脊饰形态各异。大殿里地铺方砖,墙涂彩绘,雕梁画栋,图案精美,真可谓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殿内贴金彩绘的玉皇大帝塑像高大威严,栩栩如生,各路神仙分两侧依次排列。献殿内的供桌、烛台、香炉、功德箱器,供祭祀朝奉。钟楼鼓楼晨钟暮鼓,余音袅绕,声传十余里。玉皇庙的东、西、南三面临崖,只有北边接着田地,庙宇四周古柏参天,无论是从铁岭塬下川,还是从川口峪出谷,甚或是从西边虢州街东望,高崖之上重楼宇殿,周围森柏苍翠隐映,壮观醒目。</p> <p class="ql-block">  据说玉皇大帝的生日是农历三月二十七,每年的这一天是玉皇庙最盛大的朝拜祭祀日子,人们管它叫“朝王”。到了这一天,方圆二十五里(里是行政单位)的各路“神仙”,都要来“觐见”朝拜这位天庭“最高领导人”,要进行隆重而热烈的“朝王”活动。</p> <p class="ql-block">  每年三月二十七这一天,各“里”的队伍早早就来到了玉皇庙前甬道口的山门堂地集中。“朝王”队伍包括:抬神像的队伍,抬供品礼品的队伍,仪仗队伍,礼仪祭拜的队伍和锣鼓器乐队伍。所有参加活动的人都要经过精心打扮,其中抬神像和抬供品的队伍还要披发赤臂,扮成“马子”,身披挂满铃铛的彩衣。一旦庙上传来前面一里的“朝拜”活动将要结束的号令,在山门堂外等候的第二里队伍“马子”们便做马奔跑的样子,快速地通过甬道奔上庙坡,在献殿前的广场举行祭祀“朝拜”活动。锣鼓喧天,器乐和鸣,鞭炮和三眼铳响个不停,“马子”们则踩着锣鼓点,手舞足蹈,又摇又跳,队形姿态变换多端,肩上的“神仙”也随着舞蹈左摇右晃,本里的“朝拜”活动达到了高潮。抬祭品和礼仪朝拜的队伍紧接着进殿,献上各种供品,焚香跪拜,吟唱颂歌。同时,也有部分“朝拜”队伍在献殿后玉皇殿前的小广场进行活动。往后依次是老君庙、娘娘宫、马王庙的朝拜活动,活动声势相对减弱了多,大多是在“朝拜”玉皇大帝时分出部分人手,再去别的几个殿做一番祭拜。</p> <p class="ql-block">  “朝王”仪式结束退下庙坡后,祭祀队伍的人和“马子”都去东边的道院场歇息,锣鼓器乐队伍则去了锣鼓场进行表演活动。随着“朝王”队伍越来越多,锣鼓场上的鼓乐队伍也越聚越多,你方擂罢我登场,或者是你擂我也擂,你响我也响,各路鼓乐手竞显身手,神态各一、鼓点各一的鼓乐队伍不但使参演者卯足了劲,使出浑身解数投入其中,更是引来了众多的围观群众,往往是里三层外三层,尽情地享受着欢快热烈的场面气氛。</p> <p class="ql-block">  玉皇庙“朝王”活动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除了参加祭拜活动的信众外,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更是吸引了陕西的、潼关渭南、山西平陆运城的看客前来科里村观看“朝王”盛会,玉皇庙内外、锣鼓场、道院场、三门堂,到处都是看热闹的人群。还有给玉皇爷唱的连台大戏精彩上演,唱戏通常是从中午饭后开始,一直唱到后半夜,人们叫它“连二本”或“连三本”,就是要演唱完整的两本或三本戏才算结束,让戏迷们大呼过瘾。最后一次的“朝王” 活动是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朝王”祭祀活动,加上此前一天此后一天,也就成了科里村延续几百年的古庙会。科里村是南北狭长的村子,集市也因地形而宜,山门堂内外、甬道村道两旁、庙沟、树园子、戏场周边、巷道两旁的场地,都是商贩们摆摊经营叫卖的场所。饮食摊上有石子烧饼、凉粉、醪糟、炸油片、炸油不泛儿等各种小吃;牲口集市人欢马叫,农贸集市样样火爆。卖布卖鞋卖刺绣的、卖针头线脑的货郎担子,尤其是卖银首饰、卖绸缎和丝线的摊点前,常常围满了大姑娘小媳妇。耍猴的、卖当的、拉洋片的,诱人的吆喝声早把孩子们给吸引住了。算命看相测八字的、各种讲经劝道的,还有卖桃木梳子的一边来回走一边嘴里“刮子…刮子…”的叫卖声不绝,熙熙攘攘使人眼花缭乱,南腔北调让人饱了耳福。古庙会一直延续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前夕,才因破除迷信而终止。</p> <p class="ql-block">  科里玉皇庙建于何时,人们已经说不清了。不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大庙改成学校时,见过庙院广场的东侧安放有七八个驮碑石龟,其中大部分龟背上已经没有驮的石碑,只有两个上面有碑,其中一座上刻有“明成化年间重修”的内容,也就是说,大庙的修建确定在明代中期以前,因此科里村就有了先有庙而后有村的说法。科里村由于地处东西南北交通要道的交汇处,其地理优势使它成了鸿胪川和灵宝境内的重要地理坐标,加上它又是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祭天拜神的重要场所,其庙宇建筑地处险要,雄伟壮观,气势森然,难怪薛翰林在《灵宝县脉论》里由衷地赞美了它。</p> <p class="ql-block">  玉皇庙的神像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被拆除掉,也一并拆除了山门和山门堂,去掉了钟鼓楼的大钟鼓和各种祭器供桌,停止了道教宗教活动。道院里的道士无道场法事可做,很快就四离五散了,只留下一个外地逃荒的贫苦人做看庙人,平时对庙院打扫看护,雨天查看排水情况,若有漏雨或者坍塌险情及时报知村里解决。没有了神像和道事活动的玉皇庙,先是驻扎过往的各路军队,后来成了村里办公和村小学的占用地,改成了开会、办公、办学、教师住室、卫生室等公共场所。1958年破除迷信,玉皇殿里原来被涂抹上泥的壁画被铲除,庙院里的驮碑石龟搬走不知去向,庙院周围合抱粗的数百年柏树被砍伐掉,进了大炼钢铁的小高炉。道院和道场、庙上地产包括锣鼓场土改时都分给了农户;庙坡下的饮马池也由水塘改做了农田,只剩下庙坡不远处的老戏台还在给高高在上的玉皇庙做伴。</p> <p class="ql-block">  科里玉皇庙解放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除了做过村里的办公场所和学校所在地,还陆续办过川口公社的农业中学和四村联合小学。1968年科里村拆除了大庙,在原饮马池旧址新建了学校和村部,原来雄踞在铁岭塬下灞河岸边的玉皇庙变成了一片废墟。同时,人们又挖掉陡坡打窑修院,西边崖边下建造了生产队的饲养场,东边庙沟崖上建宅基地挖掉了庙院的部分地基,剩余的崖头变成了荆棘丛生的荒草窝。兴盛数百年的玉皇庙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只剩下庙沟、庙坡、道院场、山门堂、锣鼓场这些地名至今留存着。</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科里村依靠十字要道的区域优势发展市场经济,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80年科里大桥建成后成立了灞河集市场。之后乡里取缔沿河市场和马路市场,于2019年6月在310国道北新建了灞河商贸城集市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容纳摊位900余个,沿街门店200余商户,逢三逢八集市,商户云集,人流攒动,成为灵宝县东颇具辐射力的大集市。</p> <p class="ql-block">  科里村两委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领村民开展美丽农村建设,先后建成了幸福小区、灞河家园、灞河商贸城、现代家苑等四个居民小区,入住210户;整修硬化了村中主干道,新建了舞台和文化活动中心,连续举办了三届道德模范先进人物表彰大会,先后荣获灵宝市文明村和人居环境治理先进村。如今恢复了中断多年的玉皇庙会,兴盛数百年的古庙会重现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  这不,又到了农历三月二十七,今年的玉皇庙会正在火热上演,特邀山西省临汾市翼城蒲剧团前来助兴,七场大戏连演三天,逛庙会看大戏的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吆!</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石跃强,网名黄河艄公,河南省灵宝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弘农诗社社长。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诗词》《中国诗歌网》《凤凰卫视中文网》《野草诗社》《中华福苑》《凤凰诗刊》《大河诗刊》《江山文学社》等媒体平台。曾荣获全国第二届福苑杯诗词大赛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吴高义,男,共和国同龄人,灵宝川口科里村人,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现已退休多年,原洛阳师专中文系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爱好文史哲,喜爱读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