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 1981 年,中考的战鼓刚刚落下余音。在我的初中母校,四人幸运地考上了衢州二中,而我,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衢州二中,若说它在城里,倒不如讲它更像是在乡下。前往二中读高中,公交车只能抵达北门,而后还需步行两公里多的路程。那是一条不到六米宽的水泥路,破损严重。道路两旁,北门村的菜农精心耕耘着一片片蔬菜地,其间点缀着许多蔬菜大棚。路边露天粪缸随处可见,天暖之际,绿头苍蝇如一支支嗡嗡作响的小型轰炸机,漫天飞舞,让人避之不及。</p><p class="ql-block"> 衢州二中占地广阔,近乎三百亩。最让我心驰神往的,是学校那幢两层楼的图书馆。每逢周三我们班借书的日子,下午放学铃声一响,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冲出教室,直奔图书馆而去。然而,后来我发现班里的同学鲜少前往,他们都静静地待在教室里看书做习题。于是,我也默默收起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投身于习题的海洋。晚自习结束后,我又带着课本来到学校围墙边,借着围墙外龙游造纸厂草料场的探照灯继续苦读。到那时,我才惊觉,这里早已聚集了众多同学。</p><p class="ql-block"> 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初中时几乎总是第一名的我,此次竟连班级前二十名都未能进入。那一刻,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是 “山外有山”,也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危机感。</p> <p class="ql-block"> 二中的校园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三十年后,女儿也踏入了二中的校门,我也因此常常造访。如今的校园,现代化建筑林立,树木整齐规划,但却少了当年那一抹蛮荒的野趣。那时的校园,苏式老建筑散发着独特的韵味。教室的地面和楼梯皆是木头所制,除了边缘和缝隙处还能瞧见暗红色的油漆外,木板已全然变为陈旧的原木色。走在上面,会发出 “嘎吱嘎吱” 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操场上的老司令台、宽阔的草地以及黑煤渣跑道,是我们课余时光最常光顾的地方。女生公寓门前 “男士止步” 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p><p class="ql-block"> 犹记得当年大操场后有一大片密密的树林,那里曾是我的秘密据点。我在某棵树上惊喜地发现了一窝金龟子,如获至宝般装了一饭盒。还记得大操场上,夏季时整片整片盛开着外面金黄里面赤红的野花,远远望去,恰似一个金色的花环。我曾出于好奇,顶着烈日,试图数清每一株整朵赤红的花,可数着数着便乱了阵脚。</p><p class="ql-block"> 学校教学楼前曾是一片农田,每年的开学通知里,都要求我们带锄头报到。在那片田里,我用各种隐秘的方式埋下了好几枚硬币,后来却因自己也找不着了而不知所终。学校的茶园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学校音乐教室前的香柚树下幽暗阴森,我曾因抄近路,意外地在树林中发现了班里的情侣,顿时大惊失色,落荒而逃。围墙边从没有人走过的荒草树丛中,我搭建了一个用树枝荒草搭成的小屋,天冷时,晚自习结束后,我便借着围墙外造纸厂料场的探照灯在此看书。</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美食。去食堂的路旁曾种着一片桃树,桃花谢后结出的小桃子还未成熟,便被同学们一摘而空。只因桃子太酸,一些同学还发明了用糖腌着吃的方法,学校屡禁不止。据说曾有老师突击检查宿舍,竟在某宿舍查出一麻袋小桃子。终于,为杜绝同学的不良行为,桃树被彻底砍掉了。后来,这届同学们毕业时集体送给二中一块大石头,上书 “桃李不言”,或许其中真有怀念这段青春岁月的深意吧。再后来同学聚会时,有同学开玩笑说,“桃李不言” 的真正意思是,从学校里拿了多少桃子、李子,吃就不要和别人说了。</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的枇杷树也是东一棵西一棵,成熟时节,黄澄澄的果子天天抬头可见却吃不着,着实诱人。据说有大胆的男生女生在晚自修后上树摘果,值周老师从树下经过却未发觉,连我们这些听闻此事的人都觉得后怕。至于宿舍附近的橘子树,也没少被 “祸害”,橘子青涩得如同当年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最常吃到的当属酸枣了。乒乓球台旁边,几棵巨大的参天大树,每年秋天都会掉下酸枣来。挑些黄色成熟而未摔烂的,抹净放入口中,会拉出又酸又甜的一丝丝银线,这便是我们喜爱的免费零食了。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路边三角形有倒刺的草叶子摘一片下来,折成个包,放入口中,酸得要倒牙,像极了现在的柠檬清嘴含片。春末时,到草丛中找找看有没有野草莓,我们叫它 “妙”,味道也真是妙,不过也要小心它的刺,还要注意别采错了,误将另一种蛇 “妙” 采了来。邻近学校的宫宝牛奶厂,每天都会飘出牛奶香。有一年学校组织去参观挤奶过程,顺便也让我们过了下瘾。那是我第一次喝牛奶,那原汁原味的浓香,让我一直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 校园里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榛子树下会捡到很多果子,我小心地磨了壳挖了肉,做成哨子,那些从来不正眼看我的一些班里的女生,此时也羡慕不已地看着我。我随手扔了几个给她们。校园门口的池塘里,春天时有很多小蝌蚪,我们喜欢在那里的水池边洗饭盒,一洗就会看见池边乌压压一片,用饭盒装了小蝌蚪玩。几场雨后,还长着尾巴的小青蛙一大批一大批地穿过马路。夏天的晚上,不知哪爬出来的蛇会在马路中间乘凉,总是惊得晚自修结束回宿舍的女生们 “哇哇” 尖叫。这时我会自若地走过去,一脚狠狠地踩在蛇头上。等女生们第二天看见它,通常已经像绳子一样挂在某根树枝上不动了。我发现进教室看见我的女生眼睛有些发光。</p><p class="ql-block"> 二中树多,树上常有奇大无比的毛毛虫,大的比巴掌还长,比手指还粗。头顶有猩红的毒触角伸缩着,用吸盘缓慢地一段段挪动着。将它连树枝一起摘下看看,还是不由让人害怕。听说毛毛虫放在手心不咬人,要是不小心被毛毛虫咬了,到树枝上找个白色的虫卵,敲出里面准备化茧的成虫捣碎敷上,比什么药都有奇效。九月刚开学时,树上会挂下一个个小虫袋子,轻轻揉袋子,里面都有一只软软的小虫子。操场上有奇大无比的蝗虫,草里有蚱蜢和螳螂,树上有金虫和天牛和知了。最神奇的要数校园里的各种鹭鸟了。在每年暮春时节,二中校园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 —— 上千只鹭鸟。它们与学生为邻,在枝头轻唱,在林中嬉戏,占据了校内的高树安家育儿,要到 10 月才飞离校园。有心人统计过这些鹭鸟的品种有白鹭、池鹭、夜鹭、灰背鹭、牛背鹭等。二中人很爱鸟,每一届进校的新生都知道,守护这片树林,守护这群人类的朋友将是他们今后三年校园生活中,义不容辞的使命。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能让我每天都忙个不停。直到毕业后好几年,我还和几个同学每年春天回二中看鹭鸟。</p> <p class="ql-block"> 现在想起来,高中教我们的老师可都是 “大神” 级的人物。杨炎生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兼年级组长。他总是守在年级大楼的门口,把迟到的学生名字工整地写在小黑板上。周一早上的晨会上,他会对年级各班的纪律进行点评,特别出格的还要上台检讨。杨老师总是让我们自选题材写随笔,互相批作文写评语,我由此见识了那批据说正在读黑格尔、尼采之类哲学书的同学们写出的诸多匪夷所思的作文。春游江郎山之后的随笔有游记,有文言文,有武侠、有玄幻,有和李白的隔空对话…… 写评语很过瘾,常常给别人写长评的人,他的作文也常常收到长评。最夸张的,作文只写了一页多点,而评语写了三五页,这纯粹是文科班自居的才子们在秀文采。如今想来,倒是和现在的网络写手被长评有点类似。</p><p class="ql-block"> 张金锵校长是我们物理老师,也是我们班某女生的爸爸。某次考物理,题目好难,全班都痛苦不堪,女儿更是因做不出来而当场发脾气,爸爸虽身为校长,对女儿却也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洪百发老师是副校长,数学教得极好,因为善于押题,于是有了 “百发百中” 的外号。高考前最后的押题课,他压中了好几道大题,真神人也。</p><p class="ql-block"> 徐寿昌老师是我们的历史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上课基本不翻课本,背着手在教室里踱步,常常用他那拿腔拿调的语言,眉飞色舞地为我们讲历史故事。兴奋时,拿过红粉笔的手总不自觉地去抓白色衬衫的领子,所以领子总是红红的,不过故事可说得真是好听。当我们还沉浸在故事中时,他一下子将声音提高八度说:“同学们拿起笔开始划。” 准确地报出课本第几页,第几行,而他竟没有看课本。高考前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前一年高考的副卷让我们做,结果我们高考时最后两道论述题居然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 教地理的郑书龙老师,上课时,为了让我们明白地球公转与自转,总是将拳头作为地球而将自己头发稀少的脑袋作为太阳。一番公转加自转下来,引得我们哈哈大笑。但公转与自转却被我们弄得很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读狂背政治时的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项义丰老师的政治教得很好,他教我们考试时,要把所有想到的、背过的有点联系的内容都写上去,拿到得分点,虽然常常写得我们手要抽筋,不过这个管用的考试诀窍至今仍常常用在我的考试中。</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英语不是很好,可我打心底敬佩刘泽武老师。据说刘老师在 “文革” 期间被批斗,眼睛受到严重的伤。左眼几乎看不清楚,右眼的视力也很低。上课时,他只能看清前几排的同学,看课本时几乎要把课本贴到眼睛上。因此,他上课时只盯着书本,几乎不看同学,但英语课的纪律出奇的好。</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过去了,如今这些教过我们的老师大多已经不在了。而我们这些当年成器与不成器的孩子们,也已经天各一方,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家庭,有的已是一方豪杰,真是让人心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 高二时我就到文科班了,全班38位同学,24名女生,14名男生。班里多数同学都来自城里,他们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学校举行的文体活动中得心应手,而对于我这样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只有当观众,鼓掌的份。因此,有时心里总有些自卑。看着班里男女同学间轻松的交流,而我三年下来,除了班级工作需要,我几乎没有和女生说过几句话。</p><p class="ql-block"> 我读高一那年底,国家开始陆续落实60年代下放政策,规定下放时已经吃商品粮的可以恢复。妈妈1964年下放时, 哥哥已出生,我是三年后才出生的,自然享受不了农转非政策。为此,家里很慎重地专门召开了第一次家庭会议。当时哥哥已参加工作。妈妈的意思她已经40多岁了,就不农转非了,把这个机会让给我。我说,我现在已读高中,而且在最好的中学,只有我努力是有希望考上大学的,而弟弟还在读小学,未知成分多,还是把机会留给弟弟吧。可是爸爸妈妈坚持先给我,说弟弟还小,以后再想办法。我站起来大声说:“你们对儿子这么没有信心?相信我,一定能考上大学的。”爸爸妈妈拗不过我,把机会给了弟弟。我的选择在亲友和邻居中得到广泛赞誉。</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一天金秀姐与我聊这件事,问我万一没有考上大学会不会后悔。我说,绝对不会。我的理由是:一是我对自己完全有信心,二也是我自觉自愿的,即使大学没考上,我也不后悔。退一步说,机会只有一个,给了我对弟弟也是不公平的,两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儿子,他们始终是难以两全的。机会给了我,对弟弟就不亏欠了吗?既然有一人必须做出牺牲,那人必须是我,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是我弟弟。 听了我的话后,金秀姐泪流满面了,随后紧紧搂着我泣不成声。</p><p class="ql-block"> 高二其中考试后的一天,爸爸突然来到学校。原来国家开了个政策小口子,在职职工年满50岁提前内退子女可以顶职。爸爸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这个机会,兴奋地跑到学校让我填表。我一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当时爸爸很惊讶,问我理由。我冒出一句:“我看不上你现在的工作岗位!”爸爸一听,几乎出离愤怒了,甩下一句:我们从此脱离父子关系!然后转身走了。我脾气也很犟,以后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妈妈期间来学校一次我也躲着没见,妈妈没办法,托同学转交给我一罐梅干菜扣肉,和10元钱。 </p><p class="ql-block"> 我与家里的冷战还在继续。一个多月后的有一周末,我刚走出教室,迎面看到了金秀姐笑盈盈地看着我。我很吃惊也很意外。我冲到金秀姐面前兴奋地叫道:“姐,你怎么来了?”金秀姐笑着说:“你一直说你们学校很漂亮,我早就想来看看,再加上你这么久没回家,姐想你了,只好到学校来看你了。” 我一听,尴尬地笑笑。 </p><p class="ql-block"> 那天,金秀姐上身穿着一件白色花边领衬衣,浅兰色牛仔裤,白色球鞋,特别是胸前那根粗长顺滑的大辫子更加吸引人。高个、大长腿的金秀姐立刻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不少女生经过都情不自禁地摸一下大辫子。我见此情形拉着金秀姐说:“我带你去校园看看吧,不然你都快把楼道堵塞了。”</p><p class="ql-block"> 金秀姐用手轻轻敲了下我的头说:“我都来了两个多小时了,校园都走遍了,我们回家吧。”说着陪我一起到自行车棚取了车。金秀姐把手里的香蕉放在我前面的车篮子里,拍了下我的后背说:“走吧!”</p><p class="ql-block"> 我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跨上自行车,金秀姐轻巧地上了后座,自然地右手扶着我的腰。带着这么一位漂亮的姐姐,我当时心里是十分得意的。骑了一段路,我说:“姐,你可以把你的辫子散开么?”</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金秀姐拍了下我的后背问。我没有回答,她还是照做了。散开辫子的长发立刻随风飞舞起来。当骑过同学身边时我故意拚命摁车铃,以引起他们的注意。看我这一做派,金秀姐笑得左右晃动使劲拍打我。一时间,我有一位漂亮姐姐成了班里同学议论的话题。我听了,自尊心似乎得到极大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庆幸的是,我如愿考上了大学,也因此实现了“跳农门”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高三快毕业时,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风靡一时,我特意跑到新华书店抢购了一本。</p><p class="ql-block"> 一天,一直坐我前面,几年来几乎从没和我说过话的一位女同学,让我把书借她看看。好多天过去了,她一直没还我。直到毕业典礼结束离校那天,她才把书还给我,歉意地说拿回家看后一直忘了带来还给我了。</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当年那位女同学找我借书,我除了意外,心里还有一点小窃喜的,尽管几乎没有搭过话,可我对她并不感冒,所以毫不犹豫地把书借给了她。当时的年龄大家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便有一些朦胧的想法也只能偷偷写进日记里,明面上似乎大家并没太多的情感纠葛。她迟迟才将书还给了我,我也没有多想什么,随手放进书包里,拿回家之后也就没再翻过。</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后,当我一次在老家整理旧物时,那本尘封已久的书不经意间出现在眼前。出于一种怀旧的心情,我随手翻了一下,没想到掉出来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看到那青春靓丽、欢快的笑容,我瞬间有些懵了。照片背面还写着一行字:“你可能从未察觉,但我总在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句话,我的心蓦然紧缩。回想那些在二中读书的日子,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想,还有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情感,都在这张照片上浓缩成了淡淡的墨痕。</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那时的我们,是否也有过对哪个女同学有过不经意间的留恋,只是时间久了,变得不再清晰,随着时光流逝,是不是有一天突然回想以前,在某一刻那个相视的眼神,会有些伤感,有些失落?</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就是青春吧,总是在不经意间留下太多遗憾和美好。我自今仍藏着那张照片,作为对那段青涩岁月的纪念,但几次同学聚会,也没有与她说起这事,既然已经错过就让她永远美丽着吧。</p><p class="ql-block"> 就像我们,有时翻看年少时的日记,里面记录的点点滴滴,文字中或有爱慕之情、或有师生情谊,看着看着,都会被那种纯真的幸福感染,溢于言表。这是一种青春的感觉,是来源于年轻时心底的一种感念,是一份简单、一份温馨、一份浪漫和一份向往。</p><p class="ql-block"> 班里共有38位同学,一起相处了三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那时学校管理很严格,这些事,或许是学习之外的美好吧,反倒记得很清楚。</p><p class="ql-block"> 短暂而漫长的三年高中生活,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虽已悄然合上,但那其中的点点滴滴,却如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我的心灵,成为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在衢州二中的那些日子里,有奋斗的汗水,有青春的懵懂,有纯真的友谊,更有对未来的憧憬。那破旧的水泥路,那满是蔬菜的田野,那散发着陈旧气息的苏式建筑,都承载着我们的成长与梦想。图书馆里的静谧时光,晚自习后的刻苦身影,操场上的欢声笑语,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的教诲如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杨炎生老师的严格与鼓励,让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张金锵校长的无奈与慈爱,让我们看到了为人父的温情;洪百发老师的精准押题,给了我们高考的信心;徐寿昌老师的精彩故事,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郑书龙老师的独特教学,让我们轻松理解了地理知识;项义丰老师的实用考试诀窍,至今仍让我们受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培育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之间的情谊,虽青涩却真挚。文科班的日子里,看着城里同学的自信与风采,我曾自卑过,但也在努力中不断成长。那一起分享酸枣的快乐,那对校园美景的共同赞叹,那为了学习而拼搏的劲头,都让我们的青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更是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与遗憾。</p><p class="ql-block"> 衢州二中,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都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每当回忆起那段激情岁月,心中总是充满着温暖与感动。那些曾经的梦想,那些纯真的情感,都将伴随着我,走向未来的人生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