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带甲百万兵 百万兵马气势雄

冬日阳光

<p class="ql-block">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黄土高原,南依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在古今交汇中,喚醒人们共通的情感体验。 </p><p class="ql-block">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兵马俑,即秦皇陵兵马俑,亦称为秦兵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陝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仿问,成为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又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发现秦兵马俑始未,秦兵马俑是1974年,由当地农民杨志发打井时偶然发现的,当时陝西干旱长时间没有下雨,为了解决水的问题,西杨村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生产队长杨培彦的带领下,在村南的沙石滩上挖井,才挖没多久杨志发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p><p class="ql-block"> 杨志发原本是一个农民,在陵东的西杨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的秦俑宝藏。</p><p class="ql-block">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类别。古代施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型状,这些陶俑形态逼真,排列整齐有序,展示了古代军队威武严整和东方文化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历史背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整个陵园以金字塔式的设计为主,分为陵园,陪葬坑,和葬仪馆三部分。而兵马俑坑就是位于秦始皇陵园内部一处大型陪葬坑。</p><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载,经过七十多万名劳动者的辛勤努力,历时39年才修完成这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兵马俑的制做工艺非常复杂,每个陶俑都儒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且严格按着统一标准进行制造,反映了秦代文化的高度集中性和严格的纪律性。</p><p class="ql-block"> 在1974年3月被发现,震惊了世界,随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并于1979年正式开放供游客参观。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第八大奇迹″和二十世纪考古历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坑,位于陵园东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座西朝东,三坑呈品字型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型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彼门道,左右两侧又冬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p><p class="ql-block"> 目前已探明,秦始皇陵陪葬坑400余座,出土兵马俑8000多个,出土青铜兵40000多件,深埋地下23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此外,除了西安秦兵马俑外,还有如江苏狮子山的汉兵马俑等其它朝代的类似遗址存在,但规模和影响力较小。</p> <p class="ql-block">  待修复区。</p> <p class="ql-block">  专家正在认真修复陶偏。</p> <p class="ql-block">  秦兵马俑发现者杨志发和兵马俑(这部分图片均为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读者,笔者2000年,2002年有随单位学习机会参观兵马俑,当时只有1号坑,设施也没有这么完善。今年4月12日会同退休老友们又一次游览参观了秦兵马俑,现已发掘一,二,三号坑,设施也完善了很多,规模比原来旁大得多,参观游览人也比以前不知多了多少倍。当时秦兵马俑的发现者杨志发就在展馆现场,在我买的门票上亲手签名,一位10钱,至今还收藏着,此次笔者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了一些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以此编撰了一部相册,供您供飨用,由于水平有限,可能存在很多缺点,请你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p> <p class="ql-block"> 再 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