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

赵文鹏

<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受极端天气影响,这个冬天显得格外的冗长。</p><p class="ql-block"> 初春的早上,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窗户,来迎接这场久违了的春雨。微风暖雨,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一股泥土的芳香沁入鼻息,滋润心田。放眼望去,雾色中的景物,似面纱中的少女,是那样的千娇百媚楚楚可人,大地在雨雾和暖湿气流的双重作用下,如烟如幻,缓缓悠长,我轻轻的,轻轻的静听雨滴声,一会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清脆动人;一会又像宫女俯身弹拨悠扬悦耳;一会更好似少年读书朗朗上口……</p><p class="ql-block"> 我完全沉浸在这如诗如画般的春雨中,看着春的景色,听那春的和旋,享这春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今年的冬天分外的寒凉,让我渴望外面的暖意;也许是屋内呆的过久,促使我和大自然相拥;也许是整个冬季过于沉闷,叫我不堪忍受…… 瞬时间,产生了一种冲动,推开房门向外奔跑!</p><p class="ql-block"> 打起背包,说走就走。</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开启的2024年踏春游目的地是,大地神州,多彩贵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贵州,早已是草长莺飞、绿色满目,一派生机盎然的景像。行走在贵阳的街头,雨色朦胧,花香弥漫,绿意浓浓,景物多彩,如若仙境,真有一种芳菲悠然满人间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就让我们带着憧憬,在这朦胧的雨中,来感受贵州之美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来到了贵阳标志性景点“甲秀楼”。</p><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共同倡议建设甲秀楼,专供年轻学子读书用,旨在希望贵州“科甲挺秀”,以改变贵州人才稀缺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甲秀楼为主体建筑,周围配有拱南阁、翠微阁、斋阁、龙门书院等古建筑,构成整体景区。建筑群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雪打,仍屹立不倒,蔚为壮观,它是贵阳历史发展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追赶杜鹃花盛开季。我们驱车150多公里来到了毕节地区的“百里杜鹃景区”。</p><p class="ql-block"> 百里杜鹃,占地面125.8平方千米,完全为天然野生杜鹃,无论从占地规模上,还是花色品种上,都堪称为全国仅有,世界唯一。被美誉为“地球上的彩带”。</p><p class="ql-block"> 百里杜鹃,虽然盛开期已接近尾声,但漫山遍野仍是花海如潮。顺着木栈道向上攀爬,十公里的花道宛如进入了五彩缤纷的杜鹃王国,红的像火,黄的如金,粉的犹霞,白的似雪。沉浸在花的世界里,感受春天的活力,心情宛如多彩的繁华,无比畅快!</p> <p class="ql-block">  位于贵阳市区枣山路的“黔灵山公园”,以其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p><p class="ql-block"> 这里又被称为佛教第一丛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清时代。明嘉靖九年,园内麒麟洞已成为游览胜地,清康熙十一年,赤松和尚在山上建起弘福寺,成为贵州著名佛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父亲老照片中, 我对花溪公园早有印象。</p><p class="ql-block"> 自然山水秀丽,人文底蕴丰厚,素有“高原明珠”之美誉。“四山夹一水”、“一水带四山”是对这里景物的概括。</p><p class="ql-block"> 花溪公园最早是由清朝举人周奎于乾五十二年建设的。1937年民国政府作为景观公园继续建设,1940年建造完成,时称“中正公园”。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被命名为“花溪公园”。公园总占地800余亩,园内设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南湖、壁桃园、牡丹园、憩园、戴安澜将军衣冠墓、睡莲池等景点。观后所感,不辱美誉!</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来到了慕名已久的“黄果树瀑布”。</p><p class="ql-block"> 黄果树瀑布,距贵阳149公里,地处安顺市境内。以其雄伟壮观的大瀑布和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驰名海内外,堪称为世界之最,亚洲第一。</p><p class="ql-block"> 黄果树瀑布,瀑布高度达77.8米,宽度101米,瀑布群由18个风韵各异的大小瀑布组成。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明代大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游历黄果树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并将此处命名为“黄果树瀑布”。</p><p class="ql-block"> 目前瀑布虽处在枯水期,但仍不失其应有的气势。巨大的水势从70高的悬崖绝顶处奔腾而泻,犹如千军万马冲杀而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陡坡塘”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p><p class="ql-block"> 陡坡塘两岸树木葱茏,风光旖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的秀美。水的落差虽不很大,但水流清澈且又平缓,逶迤的水面显得十分清秀妩媚。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牵马过河的场景,就取景于此。</p> <p class="ql-block">   作为黄果树瀑布配套景区的“天星桥”,被称为天然盆景。</p><p class="ql-block"> 景区融合了喀什特地貌的精华,呈现出山、水、林、洞、根、藤、石、瀑等多样性景观特点,被誉为“根笔藤墨绘制的千古绝画”。</p> <p class="ql-block">  进入黄果树瀑布景区,偶遇一处幽静之地,竹林挺拔,花木繁茂,翠鸟鸣唱,潭水悠悠。这让我不觉想起了唐朝诗人常健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景空人心”的佳句,这似乎就是对此处美景的生动诠释。</p> <p class="ql-block">  美景只有配上美食才算是完整的旅游。</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巡着贵阳的老街区,找到一家知名老店“凯里酸汤鱼”。一锅红彤彤的酸汤,下入一条活蹦乱跳的江团鱼,十分钟后,便可入口。鱼的鲜嫩,在酸汤的作用下,鲜美可口,回味无穷。火锅的热度,加上酸辣的浓郁,一场下来,大汗淋漓,通透全身。</p><p class="ql-block"> 一个地区的饮食,往往是伴随着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如同蒙古族的炒米、奶豆腐,加牛肉干,完全是适用于游牧民族生活。想当年成吉思汗带领着蒙古铁骑,驰骋万里,就是靠着这一饮食作为支撑。</p><p class="ql-block"> 同样,久居大山深处的贵州人,由于受潮湿气候影响,普遍存有肠胃疾病,对此便发明了用辣角和番茄发酵,形成一种奇特的酸汤,这种汤,既能除湿又能开胃,因此也就诞生了贵州人离不开了的“酸汤鱼”、“酸汤肉”等。</p> <p class="ql-block">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其中苗族占有主体地位。今天我们来到了素有“苗都”之称的“千户苗寨”。</p><p class="ql-block"> 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镇。这里四面环山,水系交融,树木繁茂,上千户吊脚楼依山而建,梯田叠嶂顺山而上,远远看去,鳞次栉比,非常壮观。这是迄今为止,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集村寨。</p><p class="ql-block"> 千户苗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今看来,仍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不仅让我看到了苗族人民勤劳智慧,也让我领略了苗族文化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寨千人家,木楼吊脚靠山崖。潺潺白河穿城过,芦笛阵阵放歌声。</p><p class="ql-block"> 千户苗寨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古城古寨美的精华,游后,真有一种没有第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今天仍然是阴雨蒙蒙,我们来到了堪比九寨之美的“荔波小七孔”。</p><p class="ql-block"> 小七孔位于黔桂交界,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是喀什特地貌的奇观。</p><p class="ql-block"> 小七孔由来于清道光年代建设的黔南通往广西商旅交通要道,横跨响水河的七孔古桥。</p><p class="ql-block"> 环抱在群山中的小七孔景区,集山、水、林、洞、瀑、湖、石于一体,融雄、奇、险、秀、美为一炉,享有“超级盆景”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作为小七孔主要景区的“卧龙潭”,发源于苍翠的山间河水。潭水顺山蜿蜒,宛如一条绿龙镶嵌在群山之中。潭水清澈如镜,水中的蔓草、绿苔,游动的鱼儿依稀可见。一位鱼者摇着小船,在水中轻轻划动。整个画面,恰似一幅水墨丹青图。</p> <p class="ql-block">  在小七孔,瀑布随处可见。“拉雅瀑布”作为典型之一,落差垂直,水势如喷射一般湍急而下。水花四溅、水雾弥漫,好一派气势磅礴景象。</p> <p class="ql-block">  在小七孔涵壁潭上游,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p><p class="ql-block"> 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而下,或倾珠撒玉、或推雪如云,恰似银河泻地、气象万千,构成了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简直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前两天来梵净山正赶上下雨,景区关闭,只得扫兴而归。</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留遗憾,今天报着赌一把的念头,再次来到梵净山。好在天公成全,早上还是细雨蒙蒙,结果车越走天越亮堂,到了景区后,天空一片晴朗,令我们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梵净山位于铜仁区域中部,属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梵净山悬崖众多,山峰林立,绝壁处有近2000米的绝对高差,十分险峻,享有“名岳之宗”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梵净山又名为“大佛山”。因它的成名与开发始于佛教。梵净山地区遍布着众多寺庙,其中最有名的四大皇庵和四十八脚庵,使其成为佛教圣地奠定了无可争议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而红云金顶,以其独特的地理现象,奇特的景观视觉,被称为“空中之城”。</p> <p class="ql-block">  从山门坐观光车、坐索道,然后攀爬40分钟的木栈道,我们到达了梵净山的主要景观“蘑菇石”。</p><p class="ql-block"> 蘑菇石,是经过风化和侵蚀残留的层积岩而形成的。远看犹如飞来之物,近观又像似地下生长而出。景如其名,奇特的怪石就像亭亭玉立的蘑菇, 看似一触即倾,实则虽经历了上亿年的风吹雨打,却至今屹立而不倒。</p> <p class="ql-block">  鼓足勇气爬“红云金顶”。</p><p class="ql-block"> 海拔2336米的红云金顶,是梵净山三座金顶中最险的一座,垂直高度达百米。</p><p class="ql-block"> 来梵净山之前就了解到,登红云金顶是一项极限运动,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位已逾花甲的老人来说,更是一项身体挑战。在老伴的鼓励下,也为验证一下我的体能情况,决心试上一试。</p><p class="ql-block"> 山下晴空朗日,上山却是云雾缭绕。我们一步一艰难的向上爬行。最险处,阶梯是在垂直平面的石头上凿出的,脚部着力点不足三分一,容身宽度不足半米。我们只能侧着身子,借助防护链的力量一步一驱的攀爬,真有一种登珠峰,挑战极限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攀岩式前行,我们终于爬上了中国名山中的点睛之笔——红云金顶。真有一种不枉此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红云金顶地质独特,陡峭的山体中部,像是从上被横劈为两座相互独立的孤峰,顶部分别建有两个寺庙,南侧供奉着释迦牟尼,北侧供奉着弥勒,中间由一座拱形桥相连接。令人惊叹的是,早在500多年前,古人在没有起重设备、没有吊装机械的条件下,是怎么在高达2000多米的山顶上,建起了两座坚固无比的庙宇,真是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可见中国先人的聪明才智及挑战精神,是很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并虚心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  在贵阳老街区遛弯,偶遇“文昌阁”。</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是祭祀文昌君帝,又称文曲星的地方。文曲星是道教神灵之一,也是学业与文化的守护神。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修建,但各地文昌阁所祀神祇的数目不同。一般来说,文昌阁都是四角、六角或是八角形,而贵州文昌阁则是九角形楼阁,底层为方形,二、三层为不同等度的九个角,共81根梁、54根柱,这在全国绝无仅有。“九”在易经中意味着至高无上,代表着崇高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来到了贵阳地标性建筑“花果园”。由于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美国总统官邸白宫,因此也被称为“花果园白宫”。</p><p class="ql-block"> 总投资27亿元的花果园,完全为私人住所,不存在任何商业行为,更没有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花果园采用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外墙以白色调为主,配有灰色屋顶和装饰性壁柱,显得既庄重又不失优雅。随着夜幕降临,花果园灯光亮起,在湖水的映衬下,流光溢彩,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因此也成为了旅游人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来贵州必须要接受一次红色教育。到达遵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遵义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 利用近三个小时,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纪念馆分为三部分,即,会址、纪念馆及领导住所。看后,真有一种心灵震撼和思想洗礼之感。</p><p class="ql-block"> 把遵义会议定义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是再恰当不过的。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革命处于了被动期。刘伯承指挥,智取了遵义城后,红军中央进驻进了国民党师长官邸(遵义会议会址)。35年初,中央召开会议,全面纠正了博古、李德的军事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从而使革命由被动走向了主动,也由此为最终夺取政权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一份中央发给红军指挥所的电报,内容为,针对技术人员、军医纷纷开小差离开革命队伍现象,指示应给予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可见,在国民党围追堵截的情况下,革命队伍随时都有被消灭的可能。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是很难坚持革命的。从当时中央领导者看,绝大多数都出身于较为富裕的家庭,如果不参加革命,他们会生活的很安逸,甚至是飞黄腾达。然而,他们笃定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理想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这种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理想信念,才使得人民群众开始了新生活。</p><p class="ql-block">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坚定不移跟党走!</p> <p class="ql-block">  茅台酒作为贵州的靓丽名片,越来越被世人所青睐。</p><p class="ql-block"> 带着对茅台酒的仰慕,我们来到了位于遵义市仁怀的茅台镇。车子驶入茅台镇,一股酱香型酒味扑鼻而来。走在街道上,更是酒香四溢,仿佛整个空气都被茅台酒所弥漫。</p><p class="ql-block"> 茅台镇不愧为酒的发祥地,依酒而生、靠酒而存、因酒而扬名。酒街、酒巷、酒广场,酒文化园、酒博物馆、酒藏大世界,道路两旁几乎清一色的买酒商铺。全镇形成了一整套酒文化产业体系。</p><p class="ql-block"> 这里管理的也非常规范,无论是原始的老街,还是新打造的古巷,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具有非常强的观赏价值。而且各酒家的推销人员也都是含蓄介绍,文明推销,绝不存在死缠烂打现象,这在全国可能也是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酒商的推荐下,我们品尝的几款不同价位的茅台酒,虽各有千秋,但都不失浓烈入口、绵柔回甘的茅台酒特点。三杯下肚,额头侵汗,略有微醺,似乎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p><p class="ql-block"> 让茅台酒始终占据中国白酒行业龙头老大,而屹立不倒的独家绝技,就在于赤水河独一无二的水质,和老祖宗独创的酿造绝技,更重要的是茅台人恒古不变的制酒品行。</p> <p class="ql-block">  茅台镇除了悠久的酿酒文化,还有着经典版的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准备北度长江,在川西建立革命根据地,蒋介石组织四十万国民党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毛泽东指挥三万红军四度赤水,不仅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合围,还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这一战术被写入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教科书。</p><p class="ql-block"> 茅台镇上的这座铁锁桥,就是红军第三次冲破敌人封锁的要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沿着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重要诗篇,我们来到了位于遵义市板桥镇境内的“娄山关”。</p><p class="ql-block"> 娄山关地处大娄山主峰脊梁上,东西两侧群峰突起,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北拒巴蜀,南扼黔桂,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娄山关战役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刘伯承指挥。采取正面佯攻,迂回包抄的战术,一举攻克了娄山关,消灭了国民党守军。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为彭德怀指挥。针对国民党40万大军合围之势,红军采取了迂回包抄,正面进攻,两翼包围的战术,夺下了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娄山关。这次战役一举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边区全歼红军的梦想。娄山关战役也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战斗胜利后,毛主席登上娄山关,即兴写下了“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重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历史名篇。</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绵绵春雨,我们即将结束了此次旅行。</p><p class="ql-block"> 绵长的春雨,虽给我们出行带来不便,却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春游的兴致。</p><p class="ql-block"> 在春雨中行走,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也带给我一定的思索。十几天的所见所闻,让我对贵州产生浓厚的兴趣。高耸入云的万壑群峰,静谧如斯的古朴建筑,气势磅礴的银河瀑布,五彩缤纷的多情花海,古老淳朴的民族风情,都给我留下抹不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过往的贵州,曾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亩田、人无三分银”为写照,人们被紧紧的锁在了大山深处,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地区。改革开放让贵州人民看到了希望。特别是近十年来,贵州不仅进一步崛起,国家也给予了重点扶持,随着大数据中心、射电望远镜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给贵州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尤其是交通、电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让贵州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贵州现已成为了世界桥梁之最,这不仅使贵州人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梦想,也让外面的人了解了贵州,走进了贵州。</p><p class="ql-block"> 开放的贵州,不失净土的本色,也没有忘记全国的支援。他们以更大的胸怀、更高的素养,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近几年来,我走过了许多地方,仅就旅游市场而言,没有一处能够与贵州相媲美,政策优惠,管理规范,服务质朴。不是这里的人们不懂商业利益,也不是这里的导游不会商业套路,而是他们更懂得珍惜,更知道什么才叫商业智慧。正是这种智慧,让贵州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了旅游大省,跃居全国旅游行业前十。</p><p class="ql-block"> 在春雨中看贵州,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舒爽。可能这里的楼房与前沿城市相比不算很高,综合发展也不是最好,但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不邪无欺。十几天里,我们马不停蹄的走了一些地方,也接触到了一些人,没有遇到一起商业欺诈行为,也没有看到一次不良事情发生,所到之处,感觉到的都是以礼相待、以诚相见。这是一个地区实现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制胜的法宝。</p><p class="ql-block"> 绵绵的春雨还在下,它让大地更加苍翠、花开更加艳丽、人们更加幸福、万物更加勃发!</p><p class="ql-block">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贵州这片广袤的土地,在连绵的春雨润泽下,生机无限、前程似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