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故事】湖北大学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记(1977-1980)

晨光破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为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纪念办学40周年而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中心”大楼一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1977年,武汉师范学院(1984年9月改制为湖北大学)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吴才斌、孙俊逸建议仿制成本较低的DJS-130电子计算机,时任数学系领导陈星垣、王代钧、刘和春同意组建“仿制DJS—130电子计算机”小组,由计算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才斌总负责,成员有:吴才斌、孙俊逸、郑德义、黄忠全、袁希义、贾洪卫、罗爱平。核心成员由孙俊逸、郑德义、黄忠全组成;孙俊逸负责存储器、电源及相关软件,贾洪卫协助;郑德义负责运算器、控制器及整机联调;黄忠全负责输入输出设备、硬件系统整机连线布线及机柜的制作,罗爱平协助;袁希义负责后勤及辅助性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后排左起:孙俊逸、吴才斌</span><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前排左起:郑德义、黄忠全、贾洪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DJS-130电子计算机是由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开创了我国计算机工业系列化设计与生产的先河,该系列机器在中国计算机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DJS-130电子计算机是一台小型多用途计算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维护方便、可靠性高,其外部设备联接灵活方便,没有特殊的环境要求,在常温和220伏交流电压的供电系统下即可运行工作。我们首先通过关系,到北京半导体器件二厂借阅了整套内部保密图纸及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包括运算、控制、存储、外设、显示、打印、电源等的逻辑电路图、电原理图、接线图等,以及技术特性、器件选择、图示标记等。当时技术力量不够,就边学习边提高,逐步掌握关键技术,通过学习实践、创造条件,自行仿制,我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满怀信心、分工合作、肩负重任去实现理想,其中的甘苦一言难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仿制电子计算机项目组 ”1977年就开始调研,当时如果购置一台北京无线电三厂(计算机三厂)生产的DJS-130计算机,总计需要42万元。项目资金不足,我们就努力争取学校给予支持,效果比较好,学校批给1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70年代的1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元左右,那时我的工资每月38.5元)可见当时学校对搞计算机项目的极大重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磁芯存储器是一种精细的产品。当年我们是按照图纸自己购买元器件及核心部件磁芯板,运输与使用是一件非常精细的技术工作。磁芯板的构成是在铁氧体磁环里穿进一根导线,导线流过不同方向的电流时,可使磁环按两种不同方向磁化,代表“1”或“0”的信息便以磁场形式储存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每个磁芯都有XY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导线穿过,另外还有一条斜穿的读出线,在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线,磁芯组成阵列,XY分别做两个不同方向的寻址。磁芯的两个磁化方向,可以作为0和1的状态来记录数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一台计算机有几十万只磁芯,它们工作时,那怕有一部分同时翻转,辐射的电磁波也很壮观。DJS-130机是32k字内存,每个字16位加上1位校验位共17位就是32768x17位,要使用32768x17=557056个磁芯。国产一般是4k(4096字)一块板,32k由8块板组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技术力量不强、文献资料不全、仪器设备不足、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坚持 学习、研究、实践的有机结合,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于 1980 年如期自行仿制成功 DJS-130 电子计算机(逻辑元件为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系第三代电子计算机,单终端)并及时投入正常运行,获得了成功。在计算机开机之后,输入歌曲编程纸带,收音机短波段就能播出优美动听的《东方红》音乐,说明机器一切正常。当时收音机是最简便的测试仪器,听到高扬的音乐就能够证实计算机运行可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仿制DJS—130电子计算机过程中,学校领导、系领导一直给予高度重视;数学系徐吉华老师参与了部分工作,学校设备处给予了一定的支持;项目组成员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实现项目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该项目的圆满完成,填补了学校无电子计算机的空白,结束了算法言课程外校实习的历史,培养、锻炼了专业人才,为学校后来计算机专业方面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当时在省属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1984年9月湖北大学首次进行科研成果评奖,“数学系DJS-130 电子计算机”被评为湖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后来随着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又购买了一台由苏州电子计算机厂生产的多终端的DJS-130 电子计算机,这些早期的计算机设备形态,在湖北大学校史馆可以看到,历史的记忆在这里回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2024年4月19日,我又一次来到湖北大学校史馆,看到这锈迹斑斑的电子计算机,当年的场景一幕幕的在我眼前浮现……计算机仿制成功后,立即投入使用,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BASIC语言程序,由输入/输出设备(电传打字机)输入相关的数据信息后,即可打印出形象逼真的“熊猫🐼戏竹”、“蒙娜丽莎”图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孙俊逸、郑德义、袁希义三位老师,编写了几部BASIC语言程序相关著作及教材,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谭浩强老师均撰写序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1983年我首次利用DJS-130计算机编写程序,写下了第一篇学术性署名文章《马克思做过的趣味数学题》(1000字,附计算机程序)公开发表在《计算机世界》1983年第9期第14页。之后的学习与工作都与计算机相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40多年过去了,当年武汉师范学院数学系的“计算数学教研室”已经演变成为湖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中心”、“人工智能学院”、“网络安全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右一:黄忠全老师在辅导学生上机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非常感谢孙俊逸老师、黄忠全老师,回忆并提供了科研项目组在1980年进行的部分工作照片和资料。需要说明一下,当年项目组成员孙俊逸老师曾任筹备“计算机科学系”的主要负责人,曾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后调任“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当年“仿制电子计算机项目组 ”的七位成员目前还健在的老师:孙俊逸、黄忠全、贾洪卫、罗爱平(国外定居);还有三位老师:吴才斌、郑德义、袁希义在满目繁星的蓝天之上,祝福着湖北大学计算机学科建设再创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后记:本篇作者贾洪卫(网名:晨光破晓)亲身经历了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1978年在武汉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留校后,就在数学系“计算数学教研室”工作,并参加了“仿制电子计算机项目组 ”直到科研项目圆满完成。之后就到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去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专业的深造学习或进修,回到湖北大学后,先后在数学系、图书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网络中心、软件工程研究所从事科研或管理工作,直到2014年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1980年作者在苏州吴县半导体器件厂出差时,在苏州虎丘风景区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2024年4月19日,在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纪念办学40周年筹备工作会议上,我作为离退休老教师代表受邀参加,全面回顾湖北大学计算机教育与科研历史及办学历程。我想有必要将这一段40多年前的早期历程,以美篇的方式记录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二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合影(2022年6月22日)前排左五为本文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0ph18vu?first_share_to=copy_link&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4740755"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湖北大学瑞雪迎新春</a><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wap/video-work/view/index.html?um_rtc=83b4256d6d3cf803e8380dcd865c3307&amp;id=bo7oyn7&amp;type=6&amp;v=10.4.9/#/?id=bo7oyn7&amp;type=6"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沙湖雪中景空中</a><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影像;</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3ohq652v?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to=copy_link&amp;first_share_uid=4740755"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武汉万里长江第一桥</a>。</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