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立每年四月二十三为"世界读书日",旨在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的大师们,参与保护人类创造的知识产权。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p><p class="ql-block"> 设立“世界读书日”的提议,是由西班牙政府提出的。据说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克地区的"圣乔治节"。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深入深山老林战胜恶龙,解救公主于危难之中。美丽的公主答谢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这一天(四月二十三日)因此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花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而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逝世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巧合的是,四月二十三日这天,也是世界上一些著名作家的祭日。更为奇巧是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都是四月二十三日。在整整52年的生命中,莎士比亚创作剧本37部,长诗二首,十四行诗一百五十四首。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描写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作家之一,对世界文学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所以,英国人自毫地说:不列颠可以没有其他文化遗产,但不能没有莎士比亚(大意)。我想,联合国确立四月二十三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个选择和这些巧合的日子和人物都有一定关系。</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和书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到黑格尔卢梭的政治哲学和牛顿爱因斯坦的科学著作;从中国的先秦典籍到唐宋诗词和新文化运动及今天的互联网,在人类浩如烟海的历史中,留下浩如烟海书藉。所有这些著作都是我们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很多人通过读书从平凡走向辉煌,从贫穷走向富裕,通过知识改变人生命运;通过知的传播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都是古人的读书金句。</p><p class="ql-block"> 书藉的历史是古老的,“世界读书日"的历史是年轻的。今年是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愿年轻人多读书爱书,葆有青春;愿中老年人多读书传书,青春永存。</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