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好时节,牡丹吐芳华

雨菲

<p class="ql-block">花开时节动京城,唯有牡丹真国色</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2024年4月21日上午景山公园赏牡丹拍摄</p> <p class="ql-block">以下三张是2024年4月18日上午在法源寺赏丁香时拍摄,18日法源寺丁香基本凋谢,牡丹花开也接近尾声。同在西城,法源寺牡丹开放明显早于景山公园。鲜花绽放的时差仿佛告诉人们法源寺和景山公园有温差。</p> <p class="ql-block">游览拍照赏牡丹,不忘再次欣赏名家笔下的牡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代名家画牡丹的真不少,但被称为“中国牡丹第一图”的《国色天香图》是清代画家马逸所画,<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我国古代牡丹绘画中杰出的精品。</span>马逸自幼跟随父亲马元驭耳熏目染学画,得师爷爷恽寿平的真传。于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登上国家邮政局邮票,成为中国第二枚小型张,原作现藏于南京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色天香图》清·马逸(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恽寿平 《牡丹小品》</p> <p class="ql-block">恽寿平《倾城独立》</p> <p class="ql-block">张大千的牡丹</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2023年4月22日上午参加国家植物园举办的邀您来当"牡丹科研人" 活动时拍摄的。补记😅</p> <p class="ql-block">谷雨三朝赏牡丹,与牡丹科研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倾听了牡丹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那天一大早在王亮生专家带领下,深度游了牡丹园,那天天气很冷,还下着小雨,非常感谢专家的一个半小时的精彩讲解[强][强]。致敬🫡🫡!!可惜的是去年特别忙,没有把记录下来,今年都忘了许多,实属不应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部分品种的牡丹花可食用。中药丹皮就是牡丹根部的皮,六味地黄丸等药里有此成分。种子可以榨油,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140倍。不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酥煎牡丹和</span>牡丹籽油我还没吃过,有机会品尝一下。</p> <p class="ql-block">酥煎牡丹(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酥煎牡丹,苏东坡有兩首诗作谈到这个做法。其一为《雨中看牡丹》:“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另一首为《雨中明庆赏牡丹》:“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  </p><p class="ql-block">“酥煎”,是用酥油煎牡丹花瓣而制成的一种食品。苏轼是美食家,当然喜欢吃,但他那次到明庆寺来,硬忍着没有把牡丹花摘下来做成美食品尝,因为明庆寺得牡丹开得太美了。白天,在“霏霏雨露”中,她开得那么“清妍”;夜晚,秉烛观之,她红得仿佛“欲然”。况且天气阴寒,明日还能一睹其芳姿,他怎么能忍心摘下来呢?</p> <p class="ql-block">谷雨前三天后三天,是赏牡丹的最佳时机,以后赏牡丹一定当着我的年度必修课,一直到老了走不动。来年继续。</p> <p class="ql-block">期望牡丹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雍容典雅的</span>之气熏陶我的余生。</p> <p class="ql-block">记录完了,想想退休以后,都忙忘了春天喝花茶的习惯,立即买了两盒牡丹花茶,舒舒肝,算是关爱一下自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