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黄土岗】——南昌铁路技校73级机务1班五十年后返校纪实{之一}

华伦

<p class="ql-block"><b>  1973年11月至1975年7月,这是一批特殊年代的小屁孩们的青春萌动期,也是他们在原南昌铁路技术学校</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黄土岗技校)</b><b>73级机务1班相识求学的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b></p> <p class="ql-block"><b>  南昌铁路技校的前身是“南昌铁路局五·七干校”,一大批铁路干部曾在这里经受了由精神到身体的“锤炼”。</b></p> <p class="ql-block"><b>  当干校于1972年改建成技校后,他们中许多人便留守改任教职员工,有些还是当时铁路系统如雷贯耳的大人物,校长韩守礼和政委包志学都是高级干部,其他如副校长刘兴忠、政治部主任刘文学、教务主任董德华乃至不少普通教师,不久前还都是在铁路各部门叱咤风云的领导和专家。</b></p> <p class="ql-block"><b>  而学生中也有很多名望子弟:处长、总工、站段长的子女一抓一把,局级干部的子女都有好几个,这无形中就奠定了“黄土岗”在南昌铁路局的特殊地位,被铁路人戏称为“铁路黄埔军校”。</b></p> <p class="ql-block"><b>  与这些铁路子弟一起成为黄土岗学子的,还有一些由地方招收的年轻人,虽然他们的阅历学历不同、年龄相差颇多,但“黄土岗”对他们而言,既是遮风避雨的港湾,更是人生的新驿站:他们从这里认识铁路、熟悉铁路、热爱铁路、建设铁路,将一生奉献给了铁路,笔者就是其中一个。</b></p> <p class="ql-block"><b>  1973年,一个对中国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国家政治生活极具负面影响的“白卷英雄”,使原本在邓小平力主下有望提前复苏的高考和教育秩序又一次陷入了极左路线的被动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受白卷先生的影响,当年参加高考学生的成绩在各学校录取时只作参考,着重以家庭出身</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凡红五类出身的优先被大学录取,黑九类子女一般不录取,出身虽可但三代内有所谓历史问题的也只能进入中专或技校)</b><b>为录取标准。笔者由于祖上政治屁股不太干净,只能在“黄土岗”将就了。</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学生来源不一,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故入学后各门课程都是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附:笔者所作相关课程第一堂课的笔记</b></p> <p class="ql-block"><b>  老师兢兢业业授课,学生孜孜不倦聆听。翻出当年记录,笔者的成绩还算过得去。</b></p> <p class="ql-block"><b>  可那毕竟是特殊年代,九百六十万大地上还是政治统帅一切,</b><b style="font-size: 18px;">小屁孩们坐在课堂里的时间少之又少,而</b><b>诸如军训、种树、下煤矿体验生活、去领袖家乡朝圣、到机务段实习等洗脑强体的活动则延绵不绝。</b></p> <p class="ql-block"><b>  很快,同学们如愿获得影响一生的红派司,然后揣着“大车梦”来到南昌铁路局管内各机务段,开始了正真意义上的人生之路。</b></p> <p class="ql-block"><b>  不足两年的黄土岗生涯,笔者结交了许多情深谊笃的学友,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当若干年后又见到那些亲切的面庞,而面庞上大都写着“成功”两字时,更为自己是黄土岗的一员而欣慰。</b></p> <p class="ql-block"><b>  毕业后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能否有一天再去黄土岗瞅瞅。时隔五十年,这幸福的时刻终于到来了。</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11月28日,班长徐以云发出了“重回黄土岗”的英雄贴,同学们纷纷响应。经过余华、叶厚明等热心同学的一番辛勤操作,将至耄耋的小屁孩们终于在2024年4月21日又踏上了那虽已破旧不堪却亲切无比的“黄土岗”。</b></p> <p class="ql-block"><b>  原拟一气书就</b><b style="font-size: 18px;">《南昌铁路技校73级机务1班五十年后返校纪实》</b><b>,可写至此,除了返校实情外,窜进脑海中关于“黄土岗”的点点滴滴实在太多而又不愿舍弃,故决定分成若干篇完成拙作。若哪位朋友对本《纪实》感兴趣,请您耐心等待之二、之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