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B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

袁晓平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5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p> <p class="ql-block">常乐寺遗址位于北响堂石窟下方,占地7000平方米,内有宋塔、经幢及宋至民国年间的石碑、造像。常乐寺始建于北齐,初名石窟寺。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改名为智力寺。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改名为常乐寺。旧有“河溯第一古刹”之称。常乐寺,是一处南北向的寺庙建筑群,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三世佛殿、大雄宝殿和地藏殿,形成一条中轴线。南侧有一宋塔,称普同塔,并有一座自来佛殿与之呼应。</p> <p class="ql-block">常乐寺塔,又名宋塔、白塔。古塔为八角九级可登临楼阁式砖塔,最上面两层外墙已损毁脱落,残高33.24米,由青砖砌成。塔身七层外墙嵌碑记载“黄祐六年重修(1049-1054年)”,与现存砖塔建筑形制和风格一致,应为宋代建筑。其中一、三、五、七层为仿木斗拱形式,二、四、六层以莲瓣承托式结构,第八、九层塔檐损毁,无法辨识。</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在艺术和文化上的独特性和原创性是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诸多大石窟无法比拟也无法取代的。因此在1961年,响堂山石窟与诸大石窟一起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学者范文澜、郭沫若等对响堂山石窟艺术均有很高的评价。鲁迅先生对响堂石窟艺术也多有偏爱,曾多次在北京琉璃厂购买响堂山石窟造像和刻经拓片精心收藏,并记录在他的日记中。</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北响堂第2窟天统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公元572年)晋昌郡开国公唐邕所写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孛经》、《胜□经》,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经过,该碑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中外文物、史学研究者所重。</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北齐造像雕刻技法,一方面继承了北魏的风格,一方面又创造出新花样。北魏时期的造像多用直平刀法,衣纹表现为阶梯式,给人一种纯朴、粗犷而又生硬的感觉。响堂山在吸收这种技法的同时,又使用了圆刀法进行混合处理,尤其表现在衣纹转折处更为明显,(如南七菩萨、北三菩萨)使造像的服饰趋于圆润,富于真实,在表现造像的肌体上则更多的使用了圆刀法(如北九南龛左菩萨,赤足,屈体,酥胸坦露,腹部隆起),坚细易雕的石质加上艺匠们娴熟精湛的雕刻技法,使造像平添了无限的生命力,并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可以说,北齐艺匠在表现人物个性方面是很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传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崭新的响堂寺与大部分庙宇不同,全部采用青砖青瓦,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毕竟是全新的寺庙,看点不多,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寺后到建筑酷是宾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