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江:白鸭垴重建龙泉书院有何社会价值?

艺术与评论

<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要努力重建龙泉书院,当下和未来有何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宜都白鸭垴“三帮”碑刻被白鸭垴村龚登翔等一批有识之士树立展示重新得以保护,以示今人和后世,其彰显的契约精神和“三帮”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普世价值。</p><p class="ql-block"> “三帮”的议事场所为龙泉寺,龙泉寺可以追溯到元代,重建于唐,亘古延绵,不仅有着“三帮”的烟火气息,更有晚清名儒谭大勋在此设讲堂授课并成为大学者杨守敬授业师的佳话,“借得禅林作讲堂”,使得白鸭垴赋予了杏林和泗水的浪漫色彩,成为宜都难得的文脉之地。更为难得的是,龙泉寺旧址和那股流着甘泉的龙泉,就在翔哥农庄旁边,这是多大的缘分和福荫啊!</p><p class="ql-block"> 重建龙泉书院,是我最初给白鸭垴故事协会副主席龚登翔的建议,没想到迅速萌发成为他心心念念的梦想,同时也是研究杨守敬的学者、文人的共同期待。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件非常务虚的事情,甚至与翔哥农庄的谋生之道相去甚远,但是龚登翔却有着重建龙泉书院的果敢行动和未来较为完善的规划。当下,他将原来的“听涛观雨”草堂改为“龙泉书院”,并刻挂谭大勋同乡何宏江所撰的楹联,设立展板展示龙泉书院的历史,介绍杨守敬和谭大勋等人的生平及在此授课求学的经历,这是龙泉书院的雏形,建立以来,得到文人墨客和社会人士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当前,研学之风盛行,杨守敬的治学之道和求学经历也是学者和广大学生们研究的课题,我相信,龙泉书院会成为他们研究杨守敬,进入杨守敬内心世界的窗口,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