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曹断案,曹植与甄妃之情节

摩登姥爷

节录《姑妄言》第一回,阴曹断案,曹植甄妃之情节:<br>那神又呈上一卷,就有一个金貂少年,一个珠冠美女跪下。王(阎王)看毕,问道:“曹植与甄氏罪状显然。当年萧何之律法三章,不足为据。以今日之大明律断之,叔嫂通奸者,绞,更有何疑?”那神道:“二人私心相爱则有之,然而实在奸情则未有也。况曹植曾为遮须国王,甄氏亦为洛浦仙妃。欲重拟之而不敢,欲轻拟之则不可。所谓情重而罪轻者,故为疑耳。”王勃然变色道:“是何言哉!王子犯法,庶人同罪。普六菇坚云:‘岂天子儿另有一律耶?’阳间断罪以事,我阴曹断罪以理。曹植、甄氏虽未成奸,诛其心,岂不欲奸者耶?那一篇《洛神赋》,就是他的罪状了,非我以莫须有三字加人之罪也。曹植以才美如斯,甄氏已贵为皇后,尚复如是,故罪愚夫愚妇未成奸者加一等。要说他一为国王,一为仙妃,只可势利凡夫,我这里顾他不得。曹植以如此才华而无行,今着他托生为一美男儿而仍无行,但他生为王死为王,使之为民太卑,令其为官不可。叫他去做个假道姑,庶乎不贵不贱。甄氏初既不能死节于袁熙,后又失贞于曹丕,既云他是仙妃,再世可为佛女。我看得有一兰姓夫妇,广信佛法,佛法岂谓不好?但门中所当行之善事甚多,彼以一己之愚,惟以养僧赡道为善。孰不知僧道中十无一良,故罪比不信佛法者加等。甄氏使为之女,败坏门风,与曹植苟合,以了前缘。皆死非命,以正有服通奸之罪。”那神禀道:“小神闻得斋僧布施,功德无量,与恒沙河等。而大王如此断之,小神不知其中所谓,望大王谕之。”【问得好!若无此一番问答,不得醒愚人之迷。】王道:“人在世间,当行之善事不一。如文昌帝君《阴骘文》云:‘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种种甚多。即如去道旁之一石一木碍人道路者,何非善事?能力行不倦,自可获福无穷。若只任愚迷,惟以斋僧布施为事,果能供养高僧,自然邀福不浅。但如今这些和尚能持戒律者,千百中能有几人?他处无可奈何之际,只得暂守清规,你反斋之给之,助他贪淫嗜酒,破戒行凶。在家人所不忍为者,彼竭力为之,岂非以油添火乎?孽虽由彼,而助彼为虐者,非此而谁耶?韩昌黎云:‘人其人,火其书。’同此意耳。”神道:“大王尊谕,真闻所未闻,开小神茅塞多矣。”王顾左右道:“将此案人送到转轮王处交割,再将袁熙托生为蔺馥之子,使曹植、甄氏皆死于彼手,以了前孽。”鬼卒答应一声,带了去了。 根据清代雍正年间二十四卷手抄本刊印的艳情小说《姑妄言》 <div>甄宓(甄妃)姿貌绝伦。民间传说:“江南有二乔,河北甄氏俏”。<br></div>甄宓,史称甄妃。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三岁丧父。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为妻。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因为甄宓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甄宓比他大五岁),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六月率军南征,甄宓被留在邺城,侍候公公婆婆。曹丕称帝后,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后宫中文德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甄宓失宠,流露出一些怨恨,曹丕恼怒。黄初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城,曹叡因此被废为平原侯。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平原王曹叡为太子。曹叡即位后,追认甄宓为文昭皇后。太和四年(231年)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 曹植一篇《洛神赋》让甄宓又有了一个新名字——甄洛,再加上文章的本名又叫《感甄赋》,这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更让人觉得曹植其实是在借文章之名怀念甄宓。<br><br>众多的史学家认为曹植和甄宓是搭建了某种感情线索的,比如柏杨就认为“我们可以想象,曹植初睹嫂嫂面容时,与他哥哥一样,也会同样神魂飘荡。”南朝的顾恺之更是依照《洛神赋》创作了千古名画《洛神赋图》,几乎将曹植的原文形象彻底认定就是甄宓。<br><br>曹丕就是认为弟弟曹植与甄宓有私情的。比如在甄宓死后,曹丕为了羞辱曹植,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将甄宓使用过的一个镶金盘玉的枕头赐给了他,暗示文武大臣:曹植与甄宓有着不恰当的关系,欺君辱嫂,所以甄宓死的并不冤枉,而我处置曹植,也是因为他给我戴了“绿帽子”。 南朝顾恺之依照曹植《洛神赋》创作了千古名画《洛神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