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军民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有力支持了抗日前线。当年,陕甘宁边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面对困难,共产党人没有屈服,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战天斗地、垦殖荒原、丰衣足食,展现出革命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开创精神。到了1943年秋,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毛泽东欣喜地说道:“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中央办公厅秘书处的同志们通过大生产运动,不仅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而且人人精神愉快,身体健康,党群、干群关系和睦团结,锻炼出一只不可战胜的队伍。一位老同志讲:秘书处生产小组虽然人不多,但大家除了种谷子、土豆、棉花、西红柿之外,还养了猪、羊和鸡。秋收后,大家除了交公粮之外,并替毛泽东、朱德同志交了公粮。他生动地回忆起当年生活的情景,杨家岭食堂每天都有一顿红烧肉,一顿二米饭。机要科的几位年轻女同志,每天还做猪耳朵、猪肠、猪肺、猪肝等卤菜,卖给大家,改善生活。同时,卫生也有了很大改善,大家盖起了澡堂子,每两个礼拜能洗一次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艰苦奋斗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为高度物质文明,也体现在高度精神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管未来中国物质财富如何富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永不过时,也绝不会过时。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景如喷薄欲出的红日,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弘扬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英雄气概,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高度自信,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牢记“三个务必”的谆谆嘱托,奋勇前进,争取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