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随拍】法国印象(中)——法意瑞三国游(七)

老鲁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3日至24日,鄙叟偕妻跟随旅游团走马观花式地游览了法国意大利瑞士三国。此前9年间,我俩曾以自助行的方式先后游览过泰国、日本、中欧匈奥德捷四国;这次跟团出游,缘于年龄大了,外语较差,跟团图个省心。这个旅游团是个14人的小团,行程12天(包含往返乘飞机时间),实际游览只有9天,其中意大利3天,瑞士2天,法国4天。时间虽短,见闻不少,收获颇丰。谨挑选若干手机随拍照片,作为个人记录,同时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行程】</p><p class="ql-block">D1 3月13日(周三)北京——(意大利)罗马(飞行约11小时)</p><p class="ql-block">D2 3月14日(周四)罗马——佛罗伦萨(行车约275公里)</p><p class="ql-block">D3 3月15日(周五)佛罗伦萨——比萨——威尼斯(行车约415公里)</p><p class="ql-block">D4 3月16日(周六) 威尼斯——洛马佐(行车约310公里)</p><p class="ql-block">D5 3月17日(周日)洛马佐——(瑞士)铁力士山——琉森(卢塞恩)(行车约310公里)</p><p class="ql-block">D6 3月18日(周一)琉森——少女峰——因特拉肯——(法国)第戎(行车约370公里,包括火车)</p><p class="ql-block">D7 3月19日(周二)第戎——(卢瓦尔河谷)香波堡——舍农索堡——昂热(行车约450公里)</p><p class="ql-block">D8 3月20日(周三)昂热——圣米歇尔山——卡昂——巴黎(行车约530公里,包括火车)</p><p class="ql-block">D9 3月21日(周四)巴黎:凡尔赛宫——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香水博物馆——船游塞纳河——蒙马特高地——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夜景)</p><p class="ql-block">D10 3月22日(周五)巴黎:卢浮宫——巴黎歌剧院——老佛爷百货公司——自由活动逛大街</p><p class="ql-block">D11 3月23日(周六)巴黎——北京(飞行约9小时)</p><p class="ql-block">D12 3月24日(周日)抵达北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文】</p><p class="ql-block">3月21日(周四)</p><p class="ql-block">巴黎:少云,19—10°C,北风2级</p><p class="ql-block">早6时半许,偕妻外出溜达。</p><p class="ql-block">7时许,在酒店餐厅吃自助早餐。</p><p class="ql-block">早餐后,鄙叟独自外出溜达。</p><p class="ql-block">8时50分,乘车前往凡尔赛宫。9时半到。9时45分入内参观。11时出宫。</p><p class="ql-block">乘车前往巴黎市中心游览: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p><p class="ql-block">在巴黎歌剧院附近一家餐厅吃蜗牛餐。</p><p class="ql-block">午餐后,参观花宫纳香水博物馆。乘船游览塞纳河。</p><p class="ql-block">巴黎深度游:蒙马特高地之圣心教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夜景)。</p><p class="ql-block">晚8时半许回到酒店。</p><p class="ql-block">晚9时半睡。</p> <p class="ql-block">我们所住的Forest Hill酒店(地处巴黎西郊)</p><p class="ql-block">早6时半许,偕妻外出溜达(下二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餐后,鄙叟独自外出溜达(见下)</p> <p class="ql-block">似曾相识——区别在于,在吾国,往往是老人代小孩背包,而在这里,是小孩自己背包</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乘大巴车前往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途中一景(车拍)</p> <p class="ql-block">即将抵达凡尔赛宫(车拍)</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直奔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及其园林(Palace and Park of Versaille),位于法国巴黎西南24公里处,面积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占地2473公顷,是欧洲最大的王宫。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的前身原为国王猎庄,路易十三时建造了一个小城堡,1661年路易十四时动工扩建,路易十五时期完工。在保留小城堡的前提下建筑了规模庞大的包括城堡、宫廷、花园在内的王宫。三条放射形大道在观感上使凡尔赛宫宛如整个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集中点,体现了当时法国的中央集权和绝对君权观。</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凡尔赛宫(1668年)</p> <p class="ql-block">9时半许,在专业地陪带领下,入宫参观</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682—1789)之久,是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一。凡尔赛宫的园林在宫殿西侧,从南到北分为三部分,南北两部分是花坛,中部是水池。跑马道、喷泉、水池、河流与假山、花坛、亭台楼阁一起,使凡尔赛宫的园林成为欧洲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的杰作。(根据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的只是占其总面积十分之一的宫殿部分。参观宫殿部分,固然足以饱览凡尔赛宫之金碧辉煌;然而,不见其园林(花园),实难领略凡尔赛宫之宏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地陪崔先生——自我介绍巴黎政治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业余做地陪,挣俩零花钱。口若悬河,幽默风趣,令鄙叟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照片可放大观看(见下)</p> <p class="ql-block">太阳王路易十四雕像[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的作品]</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法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du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在位长达72年110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死于坏疽。</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妮摄政,直到1661年法国宰相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他把大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强化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决策权。他建立起的这一绝对君主制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p><p class="ql-block">在他执政期间(1661—1715年),法国发动了三次重大的战争:遗产战争、法荷战争和大同盟战争,以及两次小规模的冲突,使他在1680年开始成为西欧霸主。但战争负担使他亲手缔造的伟大形象和超高名气在晚年丧失殆尽。</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据地陪崔先生讲,其实,路易十四其貌不扬,又矮又胖;雕塑家是将他美化了。——但是,不美化能行吗?</p> <p class="ql-block">太阳王标志</p> <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因为羡慕财政大臣Fouquet的沃子爵城堡(Chateaux veau-le-vicomte),斥巨资动用三万工人建造了法国最雄伟的皇宫,后来成为欧洲各国皇宫效仿的对象。法国大革命后,这里结束了作为皇宫的历史,1830年被改建成法国历史博物馆。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1919年法英美等在此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肖像画(复制品)</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肖像》是法国画家亚森特·里戈于1701年创作的一幅肖像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它是路易十四最著名的肖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皇家肖像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幅肖像画真人大小,描绘了路易十四身着天鹅绒加冕长袍,右手柱着权杖的傲慢神情。画家巧妙地展示了路易十四的自信,画中还配上了他发明的高跟鞋,凸显了他在时尚方面的先锋地位。</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镜厅(下六同)</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厅(Galerie des Glaces)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王后寝床</p> <p class="ql-block">皇后与她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巨幅波斯挂毯</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p><p class="ql-block">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于1805—1807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巴黎卢浮宫,它是画家奉命而作,真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的一幅油画巨制。</p><p class="ql-block">为了巩固帝位,拿破仑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乃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画家特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苦心地选用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拿破仑站起来给皇后加冕),又没有使教皇难堪。</p><p class="ql-block">由于这幅画有一百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服饰,姿态和表情,复杂的环境和众多人物所应该有的光影效果和复杂色彩层次的把握,是一幅世界著名的高难度巨幅人物组油画,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典型特征。</p><p class="ql-block">后来,1808至1822年间,大卫亲自复制这幅巨作。为表示区别,大卫把画中左边与四位宫女站在一起的第二位——拿破仑最宠爱的妹妹波利娜·波拿巴的衣服颜色改为粉红色(见图)。此即收藏在凡尔赛宫的眼前这幅油画。</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的母亲——玛丽亚·莱蒂西亚·拉莫利诺(1750—1836)——被画家安排在看台上。实际上她并没有参加加冕仪式——因为拿破仑和他弟弟吕西安之间的纠纷——但大卫却将她画入大典仪式。为此,当拿破仑亲眼看到这幅完成了的画作时,十分感谢这位“宫廷首席画家”(拿破仑授予大卫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两幅表现拿破仑“伟业”的巨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蜻蜓点水般地游览60余分钟后走出凡尔赛宫殿</p> <p class="ql-block">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根据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任何“万岁”的王朝。</p> <p class="ql-block">宫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前来参观的散客在入口处排起长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时许,乘车前往巴黎市中心游览(车拍)</p> <p class="ql-block">巴黎市中心街道图(中国地图出版社绘制)</p><p class="ql-block">[图中文字较小,建议放大观看。全文同]</p> <p class="ql-block">横卧路中(隔离带)的流浪汉(停车等绿灯时抓拍)</p> <p class="ql-block">驶近凯旋门(车拍)</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法语:L'Arc de Triomphe),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地处戴高乐广场中央环岛上,是为颂扬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由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主持修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是法国国家象征之一、法国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巴黎市地标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其周围的星形广场也是配合这座凯旋门而修建的。——因为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不便,于是在19世纪中叶,环绕凯旋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星形广场(1970年改名为戴高乐广场),凯旋门也被称为“星门”。</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过马路去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时间所限,只能隔着很宽的马路远拍几张照片了事。——其实鄙叟很想穿过马路,贴近观赏;无奈跟团绝不能像自助行那样“随心所欲”。</p> <p class="ql-block">远方可见埃菲尔铁塔(图右下)</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局部:细看更精彩(下二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乘车前往协和广场参观(见下)</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之一,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取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它被称为“革命广场”,被法国民众当作展示王权毁灭的舞台。1795年改称“协和广场”;1840年重新整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方尖碑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法国的八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说起“协和广场”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并不“协和”的历史,甚至是血腥的历史。协和广场原名为“路易十五广场”,中间铸造的路易十五的骑马雕像,显示着其在位时期的威势。但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民众推倒,并改建了断头台,易名为“革命广场”。在1792至1794年间的恐怖统治时期,共和军曾在此广场处决了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王后玛丽·安托瓦耐特(Marie-Antoinette)等大约1100名皇室成员及保皇派。结束了他们性命的这座断头台,据说还凝聚了被它断头的国王路易十六的“智慧”。它起初的设计是为了“以人道主义精神,迅速、无痛地处决死囚”。路易十六在为断头台的设计出谋划策时绝对想不到他也是在为自己设计死亡方式。</p> <p class="ql-block">埃及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宣判路易十六死刑的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政府实际首脑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也是个法国历史上极具戏剧性的人物。他曾因反对极刑而辞去法官职务,后来在大革命时期又是他强烈主张以极刑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处死路易十六后,他不再满足于对王党分子的审判,一切不能与他保持绝对一致的人都成为了他清除的对象。丹东(Danton)就成了这场清洗运动的牺牲品。同样在罗伯斯庇尔的主张下,这位新共和国政府首脑于1794年 4月5日在“革命广场”上被处死。</p><p class="ql-block">在路易十六被处死一年多之后,1794年8月,为法国大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罗伯斯庇尔最终也被推上了“革命广场”的断头台。是否冥冥之中真有因果报应,如同路易十六设计断头台时的状况一样,罗伯斯庇尔在宣布路易十六死刑时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背负着与路易十六同样的命运。这就是历史,无法预知,无法左右,无法改写。</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处死路易十六</p> <p class="ql-block">广场被重建时,为了纪念战争年代的结束,满足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革命广场”更名为“协和广场”。</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协和广场临时停车仅四五分钟时间即离开,前往旅行社预定的一家餐厅吃蜗牛餐(午餐)。一路堵车。沿路浏览巴黎市容(见下,车拍)</p> <p class="ql-block">波旁宫(le Palais Bourbon)——法国国民议会(Assemblee Nationale)所在地,紧邻协和广场</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街头招贴画</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大街——前方即是巴黎歌剧院(加尼埃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主路旁边的一条小巷</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门前台阶上坐满了发呆晒太阳的游客——后来知晓:进入歌剧院参观一般不走这个正门</p> <p class="ql-block">下车步行去餐厅(下八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午餐在巴黎歌剧院附近一家餐厅吃蜗牛餐:法式焗蜗牛、牛排、苹果派、红酒、面包(见下)</p> <p class="ql-block">这是鄙叟第一次品尝蜗牛,不禁想起初中同班的傅肇雷——一位“奇人”——60年前就十分“超前”地生吃(!)过圆明园遗址(鄙叟中学母校所在地)上的蜗牛!可惜肇雷兄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初中毕业一别,再未见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午餐后,步行前往花宫纳香水博物馆参观,体验闻名世界的法国香水文化(见下)</p> <p class="ql-block">香水蒸馏设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鄙叟对“香水文化”兴趣不大。在香水博物馆里拍了几张照片后就跑出来,独自在附近街道上溜达了一小圈(见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乘车前往塞纳河游轮码头。乘船游览塞纳河。(见下)</p> <p class="ql-block">在游轮码头等候游轮</p> <p class="ql-block">河对岸的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巴黎荣军院</p><p class="ql-block">巴黎荣军院(L'hôtel des Invalides),又名“巴黎伤残老军人院”。它是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他的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从此荣军院“应旨而生”。现如今,这座荣军院依旧行使着它初建时收容安置伤残军人的功能。它同时也是多个博物馆的所在之地。法兰西帝国的始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墓也在这里。(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一大群学生一起等船</p> <p class="ql-block">有游轮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3时半,游轮启航,逆流而上</p> <p class="ql-block">塞纳美景看不尽,游轮已过桥无数</p> <p class="ql-block">远方出现巴黎圣母院的身姿,人们翘首以盼</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仍在修复施工中</p><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当地时间2021年3月5日,巴黎圣母院保护工作结束,修复工作正式开始。(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巴黎圣母院火灾(2019.4.15)</p> <p class="ql-block">游轮掉头。顺流返航</p> <p class="ql-block">在船上仰望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4时半许,乘车前往蒙马特高地,开启“巴黎深度游”(见下)</p> <p class="ql-block">(车拍,下三同)</p> <p class="ql-block">一位骑车男士挡住两侧停满汽车的狭窄街道,摆出一副绝不退让的架势,令大巴司机束手无措,无可奈何;最后惊动街边商铺有人出来好言相劝,该男士才让开道路,放我大巴车通过。</p> <p class="ql-block">远远地下车步行前往</p> <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这是一个到处都有传说的地方。蒙马特高地曾是一片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小村落,1860年才被当时负责巴黎城市改造的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Baron George Eugène Haussmann)划归巴黎市,从此它就成为了巴黎的一个区。</p> <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雷诺阿的《红磨坊的舞会》(1876)</p><p class="ql-block">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印象派重要画家。1841年生于法国Haute-Vienne的小镇里蒙(Limoges),后来随家搬迁到巴黎。印象画派成员之一。以油画著称,亦作雕塑和版画。(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圣心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心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位于巴黎的蒙马特高地(Butte de Montmartre)。它洁白的大圆顶具有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别致风格。大圆顶四周为四座小圆顶,很具有中东情调。教堂后部有一座高84米的方型钟楼,里面有一只世界最大的萨瓦钟,重19吨,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教堂正面是三个拱形大门,大圆顶两侧有两尊骑马塑像:法国国王圣·路易和民族英雄圣女贞德。教堂始建于1876年,于1919年落成,是由全法国的忠实信徒捐款兴建的。教堂里面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以其视角广阔,景色如画而著称。在巴黎这个浪漫之都海拔129米的山丘之上,挺立着这座宏伟的建筑,因相对高度较高,圣心教堂让所有的参观者都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从圣心教堂所在的山丘往巴黎市中心看,巴黎的千年历史尽收眼底。人们也可以登临圣心教堂中心最高的大圆顶,从那里能看到周围方圆50公里内的景物。这里是艾菲尔铁塔之后巴黎的第二个至高点。从艾菲尔铁塔上您看到的是辉煌的巴黎,犹如参观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从这里俯瞰的巴黎则是一个平实的巴黎,让您有仿佛闲逛北京胡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修建圣心教堂的动力来自于一段动乱年代的纷争。1871年,一场名为“公社战(la commune)”的内战将巴黎与法国分离。这场内战起源于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败北后,一部分民众因社会的阴暗和政治的混乱而对当时的梯也尔(Thiers)政府丧失信心。于是在巴黎,反政府的民众在城中设路障,筑街垒,用以阻挡来自凡尔赛的政府援兵。反政府的巴黎民众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艰难抵抗,但终究没有抵御住强大的军队,梯也尔政府的士兵最终冲开了起义民众筑起的防线,援兵进入巴黎城。当政府力量反败为胜后,当局组织了一次大屠城行动,将曾经反抗他们的血肉同胞全部杀死。</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这是鄙叟少时就耳熟能详的“巴黎公社”历史事件的另一种叙述。</p><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是当年反叛民众存放大炮(400门),政府军抢夺大炮并与民众发生冲突,导致起义发生之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圣心教堂参观</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走下蒙马特高地,乘车前往巴黎圣母院(车拍。下三同)</p><p class="ql-block">图为市中心另一座(较小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就建在这座桥的北端</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法语: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又名巴黎圣母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城区,地处塞纳河中央西堤岛上,与巴黎市政厅和卢浮宫隔河相望,为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始建于1163年3月24日(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四年),是基督教支派天主教巴黎总教区主教座堂、法国首都最悠久和最具象征意义的纪念建筑之一、欧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一、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之一,法国及欧洲文学文化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平面为长形马蹄哥特式拉丁十字形制,总长约127米,总宽约48米,总高达96米,总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西立面置有两座钟塔,高约69米;内部共有五个纵舱,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十字长翼是圣母院长方形主殿;东端是圣坛,后为半圆形的外墙,横厅两个尽段都有开门,旁置小塔;圣坛外有标志性尖塔,高96米。</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巴黎圣母院结构图</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本体的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及堂内珍藏的大量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蜚声中外的世界声誉,是法国巴黎的象征,世界主流宗教基督教的圣地。</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因处于修复施工期间,谢绝参观。</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18世纪的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之,乘车前去观赏埃菲尔铁塔夜景(见下)</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英语:the Eiffel Tower),矗立在法国巴黎市战神广场上,旁依塞纳河。为举办1889年世界博览会,暨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法国政府进行建筑招标,最终确定修建埃菲尔铁塔。铁塔于1887年1月26日开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并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初始高度312米,现高330米。一楼高57米,占地4415平方米;二楼高115米,占地1430平方米;三楼高276米,占地250平方米。从广场到二楼有五部电梯,从二楼到顶层有两部双人电梯。铁塔设有广场、一楼、二楼、顶层、花园五个区域,每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原定建后20年拆除。古斯塔夫·埃菲尔将铁塔打造为气象和天文观测站、物理实验站、战略观测站、光电通信站、电灯和风研究灯塔,从而使铁塔得到永久保存。</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不仅设计独特,而且建造比预期的快,费用也比预计的少。但在铁塔建造的前前后后都有不少反对者。反对者认为一个300米高的建筑将会拉低巴黎的天空, 会压制巴黎的其他地标建筑,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和凯旋门等等。当铁塔开始破土动工时,有300多位知名人士联署一份请愿书,要求停止这一工程。 其中包括著名作家莫泊桑(Maupassant,1850—1893)、小仲马(Alexander Dumas Fils,1824—1895)等人。 他们声称埃菲尔的这个“大烛台”会损害巴黎的名誉和形象。巴黎一位杰出的哥特建筑学派专家认为从数学角度说建造铁塔是不可能的, 他甚至计算出铁塔建造到228米时会轰然倒塌。还有人称铁塔的灯光将会杀死塞纳河中所有的鱼。即使在铁塔落成之后,批评的声浪也并未止息。 负责设计巴黎歌剧院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加尼叶(Charies Garnier,1825—1898)向政府请愿,希望把铁塔拆除。 法国著名诗人、象征主义代表人物魏尔伦(Paul-marie Verlaine,1844—1896)每回路过铁塔都立刻另择路径,以避免看见它的“丑陋”形象。 </p> <p class="ql-block">然而,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后,受到越来越多的法国民众及外国游客的好评与赞美。就连许多当年曾激烈反对建造铁塔的巴黎文人们也经常去铁塔观光娱乐。曾经有人问莫泊桑:“你为什么常到铁塔来吃饭?”莫泊桑无奈而诙谐地回答:“因为在巴黎, 只有在埃菲尔铁塔之中,才是唯一看不到铁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建设中的埃菲尔铁塔(1887年7月18日)</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建设中的埃菲尔铁塔(1887年12月7日—1888年12月26日)</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即将竣工的埃菲尔铁塔(1889年3月15日;3月31日竣工)</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侨民曾在此地举行悼念纳瓦尔尼的活动——俄罗斯著名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于2月16日在狱中突然去世</p> <p class="ql-block">摆在一堵法国历史纪念墙前的鲜花与祭品</p> <p class="ql-block">(本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