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仙游话“三蔡”

郑州张世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你想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北宋,就不应该忽略仙游的“三蔡”。你如果想了解北宋时期的莆田,就更不应该忽略仙游的“三蔡”。所谓北宋“三蔡”者,即指北宋时期仙游走出的三大名臣,蔡襄、蔡京和蔡卞是也。史书上常说这一时期的仙游是人才荟萃,而“三蔡”无疑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历史,可谓个个都极为出彩,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史料记载,诞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的蔡襄,于北宋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先后任漳州军曹判官、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以秘书丞集贤校理的身份知谏院,兼修起居注;先后知开封府、知福州、知泉州、知杭州;最后迁礼部侍郎,为南京留守。北宋治平三年(1066),因丁母忧返闽。第二年,病逝于家中。南宋乾道年间,朝廷谥“忠惠”。蔡襄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书艺卓然,自成一派。自撰《茶录》,著《荔枝谱》;诗风清遒粹美,独具一格;书法“独步当世”,被后人誉为“宋四家”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蔡京则诞生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虽是蔡襄的堂弟,却比其晚35年出生,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中甲科进士第九名。他先后在舒州、钱塘、真定、成都、江宁、开封等地任职。曾“三进四出”朝廷,“七上八下”为官。于宋徽宗一朝,四次出任宰相,权倾朝野,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出任宰相次数最多的官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蔡京年轻时便考取进士,没有很深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他,不靠裙带关系,全凭自己的能力与才干,从地方官干起,逐步升迁。在其主政期间,不仅政治上勇于担当,敢作敢为;主张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建立社会救济制度,大力推行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建设,使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兴办学校,发展教育;而且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其诗文和书法都有很高的造诣。其散文集《保和殿曲宴记》《太清楼侍宴记》《延福宫曲宴记》等,均被收录于《说郛》。不仅著有《宣和书谱》二十卷,而且主持了《宣和画谱》和《宣和印谱》的编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蔡卞则出生于1058,字元度,书法家,精通经学。少聪颖敏悟,才思敏捷,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名闻乡里。宋熙宁三年(1070)与胞兄蔡京同登叶祖洽榜进士。翌年,任苏州江阴县主簿,有政声。被王安石招为女婿。元丰中,张璪荐为国子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元丰五年(1082),升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侍御史。居职不久,以王安石执政亲嫌辞,改中书舍人兼侍讲,进门下给事中。元丰八年,哲宗即位,改任礼部侍郎,出使辽国,受厚礼接待。回国后,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今属安徽),迁知江宁府、历知扬州、广州、越州、润州(今属江苏)、陈州等5州。时广州乃进出口宝货最集中之港口,蔡卞于任上一无所取。调任越州知州时,外商感激,用蔷薇洒其衣欢送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绍圣元年(1094),蔡卞复为中书舍人,兼国史修撰,受命参与重修《神宗实录》。书成,迁翰林学士。绍圣四年(1097),拜尚书左丞。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蔡卞为谏官所劾,以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连续贬官为少府少监,分管池州(今安徽省贵池)。翌年又起知大名府,徙扬州。时蔡京为相,召蔡卞为中太乙宫使兼侍读。寻知枢密院事,掌握军机大权。蔡卞因兄当政,以避亲辞,徽宗不许。徽宗想建功立业,欲收复被西夏所占边郡,鄯、湟二州(今青海省西宁、乐都一带),蔡卞举荐王厚、高永平为将。次年,收复湟州,蔡卞因功升两级。崇宁三年(1104),又收复鄯州和廊州(今青海贵德),蔡卞再升三级,加金紫光禄大夫。蔡卞认为自己荣达比蔡京早,因蔡京在位,以使自己不得相位,二人不合。蔡京在徽宗面前诋毁蔡卞,卞请求外任,遂授以天章阁学士衔,出知河南府。方士张怀素曾与蔡卞交游,蔡卞替张怀素吹嘘,谓之道术通神,称张怀素为“大士”。张怀素骗术败露后,蔡卞因受牵连而降职,但不久又被重用,加封观文殿学士、昭庆军节度使,入朝为侍读,进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改镇东军节度使。政和七年(1117),告假回乡祭祖,病故于途中。赠太傅,谥文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到三个人的相同之处,首先是同祖同宗,而且三个人还是叔伯弟兄。尤其是后二者,竟然是亲兄弟。再者他们不仅都供职于同一个朝代,且学识渊博,政治手腕老辣,无论是内政外交,对后世的影响都可以用“彪炳千古”而存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不仅文采飞扬,而且书艺非凡,多自成一派。以自己特有的书风,在中国书法史上,深深的刷了一把存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蔡襄擅长书法,其楷书上承颜真卿,端庄谨严,体格恢宏,点画无丝毫苟且;行书潇洒简逸,信手拈来,触处成妙,大得晋人韵致。他力去时俗流弊,另辟蹊径,下开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新风,连接唐、宋两朝书风嬗递,身兼尚法和尚意两种艺术追求,在中国书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蔡襄的书法理论重神、气、韵,尚古法而不炫奇斗巧,对宋代书坛的志趣有一定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蔡京书法初受蔡襄、范仲淹影响,后取法于晋唐五代诸家,如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杨凝式等人。其字兼具雄健与姿媚两种状态,将晋人飘逸流美的用笔,与唐代法度严谨、气格雄强的体势结合。就连《宣和书谱》都对蔡京的书法推崇备至,认为蔡京“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其书为本朝第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蔡卞以自己的笔法和创新精神在宋代“尚意”的书风中脱颖而出。他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境,力图表现出自己作品标新立异的姿态,给人一种精神自由的审美感受。蔡卞的书法作品不仅注重笔画的技术和美感,更加强调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境。他运用得笔技法,注重线条的质量和变化,笔画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创造出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作品。米芾曾说:“得笔则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精如椽亦扁。”蔡卞正是通过掌握得笔技法,将线条笔画表现得圆润细腻,显示出真正的水平和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后世对其三人的评判,却有霄壤之别。在于前者,是正人君子,是封建官吏的“楷模”;在于后二者,则被视为“奸臣”,千百年来,一直作为反面教材来批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反差?现有的结论,对后二人是否有失公允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要深究其中,自然离不开那个特定的时代。北宋的灭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党争”无疑是最最重要的一面。所谓“党争”,顾名思义,就是官员结成帮派,为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展开的互相攻讦。通观中国封建史,“党争”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驱之不散的阴霾,是导致中国封建政治失序的毒瘤。“党争”不一定会直接导致改朝换代,但朝代的更替,多和激烈的“党争”有关。北宋的灭亡再次证明了这一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的来看,蔡襄时期的北宋“党争”,无论是其惨度和烈度,都是和后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的。当其时,虽说“党争”的局面初显,但朝廷尚能左右局面。加之,蔡襄参与的有限,不过是其中的某一点,因而,树敌有限。而蔡京和蔡卞则不然。他们一方面受政敌的迫害,另一方面一旦得势,对政敌的打击,自然是霹雳手段。一通《元祐党箱碑》,蔡京就几乎把自己置于封建文人推崇的所有“正人君子”的对立面。待时局有变,后二人,尤其是蔡京自然就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次,对北宋王朝的覆灭,蔡京虽说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主要的责任人则是宋徽宗赵佶无疑。本着为“长者、尊者、贤者讳”的原则,宋钦宗及其后来者,则把北宋覆灭的责任,一股脑的推给蔡京。由于舆论掌握在统治者手里,蔡京百口莫辩。由此,作为“六贼”之首的蔡京,作为北宋王朝的罪人,自然责无旁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至于蔡卞的结论,无疑受到两个人的牵连。一个是他的哥哥蔡京,一个则是他的岳父王安石。蔡京自然不说,对于王安石可能有些人不服。如今的人们想到王安石多是其正面。殊不知,王安石从奸臣走向忠臣,从反派走向正派才不过区区几十年。史传,南宋建立后,已经逝世了的蔡卞受到胞兄蔡京的牵连,宋高宗赵构为了洗刷其父的罪名,竟然采纳谏议大夫任伯雨的谏章,追贬蔡卞为单州团练副使。如此抹黑的手段,由此可见一斑。须知历史是真实的,而史书则是修出来的。并不一定能让历史得到完全而准确的再现。否则,一部24史中,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人在喊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