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扬州之旅从大运河博物馆开始。扬州有好几个博物馆:扬州八怪纪念馆、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扬州双博馆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其中双博馆和大运河博物馆是免费的,实行预约制。不过两者的人流量却有天壤之别,双博馆基本随时都能约到,而大运河博物馆却需要提前多日预约,因为游客实在是太多了。王导说扬州本地人每年到大运河博物馆的次数就是他家外地亲戚来串门的次数,因为大运河博物馆现在就是扬州的标志,外地游客必打卡之地,尽管它落成才仅仅三年。</p> <p class="ql-block">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南京博物院协助扬州,于2021年建成了这座大运河博物馆,并经国务院同意被命名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博物馆的外型像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船,旁边还有一座大运塔,整体造型新颖,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专题型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主要向观众展示大运河的开拓历史和水利工程。在此次参观之前,我对大运河的印象仅限于它的长度和对南北交通物流的贡献,从未意识到它的科技含量。展厅以图片、模型、视频、实验等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大运河上的梯级船闸系统。为了解决河道畅通问题,大运河借由船闸调节水位升降,实现翻山越岭,坐船就像坐电梯,跟现在过三峡一样,不过大运河的梯闸系统可是建设于一千多年前啊。</p> <p class="ql-block"> 南朝时,扬州附近的运河上建造了两座斗门,从此开启了大运河的船闸工程。北宋时期,运河在原来的基础上装上了复式船闸,比欧洲早了400多年。到了元朝,会通河上建立了31座船闸来保证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明朝时,梯级船闸增至38座,比现在的三峡大坝还要雄伟壮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这简直就是科技与狠活的完美结合,不能不让我深感叹服。</p> <p class="ql-block"> 在基本陈列厅中我还看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请看下图,猜猜这是一个什么仪器呢?</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是一个清朝时的铜制指南针,上面镶嵌着宝石,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下图这个石器,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东西叫石权。所谓“权”,就是秤砣。这个石权,是漕运时称重的秤砣,当然这是小号的,还有更大号的各式石权。与此相对应的秤杆叫做“衡”,词语“权衡”就源自于此。</p> <p class="ql-block"> 在一号展厅的结语处,有一个5D体验台。站上体验台,你可以通过眼前场景的变换,体验运河沿途城市令人神怡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 二号馆主要展示历朝历代的舟船模型。这里也有5D实景体验,行舟于运河之上,犹如置身于康乾盛世时的江南。</p> <p class="ql-block"> 为了增加观众的情景感,三号馆建成了复古的街肆,复刻云鹤两岸街景,特别适合穿古风拍照。当然这些街肆也是博物馆的商业运营项目,在这里可以买到团扇、纸伞、泥塑等扬州特色的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8号馆有720°的全息投影,9号馆的门口是网红打卡墙,13号馆还有密室逃脱,可见博物馆的创意团队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也是拼了。历史沉淀与现代科技相碰撞,无怪乎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即爆火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