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照片中的记忆

一半先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前,我到平遥古城观光,用卡片机拍摄了一些照片。近日闲翻电子相册,勾起许多美好回忆的同时,更体会到这座古老的县城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p><p class="ql-block">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她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我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亿遗产的座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是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始建城墙,洪武三年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后经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十次补修和修葺。康熙四十三年加筑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古城城墙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的自然是古城了。平遥古城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p class="ql-block">走在古城的街道上,有着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明清社会市井生活之中,店铺及各种陈设告诉你,明清社会的平遥县城,已是一个很发达的商埠,晋商不但生意做得大做得好,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参观古县衙,几副对联引人注目沉思。正门楹联写道:“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世事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大堂楹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县衙内宅是知县日常的私人生活区,也挂着赫然醒目的楹联:“治赋有常泾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制法但存公德去私情。”这些对联不但文辞隽美,文化内涵极深,而且都是警示性的表达,可见当年的晋官何等自律!</p><p class="ql-block">展区挂有一块 “平遥县衙”的牌匾非常醒目,那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朱镕基的手迹。朱总理很少题字,据说他对为平遥古县衙题匾却慨然应允,可见他对县级政府长官与百姓福祉的关系有着一种特殊的寄托与情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朱总理题字的时候,心中一定在默念这首诗,他更希望于他执政的政府,尤其是最基层的政府长官,能有郑板桥一样情怀和抱负,时刻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他曾经说过:在中国,县委书记的权力很大,要想有一番作为,是能为人民做成大事业大成就的。朱总理题“平遥县衙”,其用心何等良苦。再看今日之社会万象,能不令人感慨唏嘘!</p><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突然街头转角处出现两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看见我手拿着相机,她们表现出得特别的机灵,迅速摆好了姿势,一脸灿烂的笑容,示意我给她们拍照,显得十分甜美可爱!</p><p class="ql-block">时间己过去七年之久,我庆幸这些照片仍保存在电脑中没有删除,才有今日闲翻中多了一份令人心情愉悦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大西北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不少地方都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再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欲望,还不时地在心中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