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观赏鸟——风头麦鸡

wyp

<p class="ql-block">  凤头麦鸡别名田凫,体型中等。体重 180-275克;体长290-335毫米,腿长,头顶具细长羽冠。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北京,天津,河北,福建,以及东北地区。</p><p class="ql-block"> 凤头麦鸡拥有鹤科中很少见的延长羽冠,是一种观赏性鸟类。被我国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北部为夏候鸟,南方为冬候鸟,其间 (河北以南,长江以北)为旅鸟。春季最早于3月初至3月中旬即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下旬迁离繁殖地。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善飞行,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太高。性胆怯,当人接近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则立即起飞。</p><p class="ql-block"> 常成对或成小群栖息于河岸、沼泽地、稻田及放水后的水产养殖塘,喜在无植被或植被稀疏的开阔区域活动。</p><p class="ql-block"> 风头麦鸡以蚯蚓、蜗牛、小螺、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小鱼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食小麦、草茎、草籽等植物。</p><p class="ql-block"> 风头麦鸡繁殖期5-7月。一雌一雄制,通常成对或成松散的小群在一起营巢。5月初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枚,偶见3枚和5枚,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雌雄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5-28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的第二天即能离巢行走,奔跑迅速,遇人后先急速奔跑,然后隐藏在杂草根部不动,亲鸟则在空中来回飞行鸣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