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有一老,犹如一宝。这只是俗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忆中,母亲年轻时主外---以田地为主。地里以种植棉花为主,种棉花是所有庄稼中最麻烦的:育秧土、育苗、移苗、挖窝、丢肥、盖土、放苗、培土、浇水、打枝Mocha、打药、施肥、掐头、摘花、掰花、晾晒、装袋……因为那时的棉花价格高,棉籽油还要用来供应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的;田里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因为水稻、小麦除了要完成国家规定的粮食任务之外,我们一家五口还要张嘴吃饭。那时的父母,一年四季都在田间劳作,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时的父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让自己的三个孩子上学,直到没学上为止。正是因为这个,那时的我们整个大队,也只有我们一家的三个孩子上学时间是最长的,其他家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止于初中毕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父亲去了,母亲年龄大了,也干不了那么多了,转成了主内--养鸡、种菜。养鸡一方面过年时供应我们一大家纯天然的鸡,另一方面卖鸡蛋是她每年挣钱的主渠道。种菜,一改年轻时的方式,年轻时由于精力在外菜园里有些荒芜,现在一年四季满园春色,什么品种好就种什么:甜玉米、紫薯、芋头、生菜、荷兰豆……只要能种的只要我们说好吃的通通都会安排上,菜园被裁剪的整整齐齐寸草不生,我们每次回家都会在菜园参观一番,这拔点,那掐点……临走时后备箱总是大袋小袋的塞得满满的。这也许是母亲转行的重要原因吧,人老了,干不动了,还总是想法设法为儿女做点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时会想:父母一生都在为儿女着想,为什么儿女有了小家之后主要精力都在小家上?有几个儿女会像父母照顾孩子那样去照顾父母呢?儿女稍微对父母好点出点钱出点力,父母就像感谢恩人一样连说:“要个妈有啥用啊?……”可是,有几个儿女会记得父母年轻时甚至年老时还在为自己倾其所有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