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山 ,祈福圣地”——郴州苏仙岭 郴州旅行之一

升华

<p class="ql-block"><b>2024年4月19日,从虹桥机场乘坐春秋航空✈️,航班9C6475 晚上18:10起飞,20:07准时到达衡阳机场,驻地导游匡导接机,住泊美湾酒店。</b></p> <p class="ql-block">乘坐飞机✈️上所拍的云海和晚霞!</p> <p class="ql-block">飞机虽然延迟起飞,但还是安时到达!</p> <p class="ql-block">机场小,游客少,提取行李很快出机场和驻地导游匡导会合!</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宿衡阳市雁峰区白沙大道88号!</p> <p class="ql-block">4月20号,早餐后7:30时从衡阳出发,经过二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到达了郴州苏仙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仙岭景区有著名的景点,桃花居、白鹿洞、三绝碑、景星观、升仙石、八字铭、望母松、沉香石、苏仙观等均是极具游览观景价值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苏仙岭,山势秀丽,万木葱茏,</span>相传西汉文帝时,郴人苏耽在此修道成仙,故名苏仙岭。苏仙岭主峰海拔526米,自古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称。苏仙岭因苏仙神奇、美丽的传说而驰名海内外,岭上有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等“仙”迹,自然山水风光久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苏仙岭山上镌刻不同风格、不同大小的“福”字,其字体都出于唐太宗以来十八代名君之手。以“万”言多,取名“万福”意寓吉祥,暗寓此地为“天下第十八福地”古老福地。两千多年,苏仙岭香火鼎盛,历久不衰,到这里祈祷衣食富足,福传子孙的人们络绎不绝。传说,能够数清万佛山的“福”字,可以保佑你事业辉煌、多福多寿多禄!</p> <p class="ql-block">因为下雨刚停,山上“仙气”缭绕一片“雾都茫茫”</p> <p class="ql-block">人们为了纪念苏耽,把牛脾山改名为苏仙岭,把桃花洞改名为白鹿洞,并在苏仙岭顶上建造了苏仙观。</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在桃花居上方,洞内宽敞,洞顶一般来说岩突,怪石狰狞,洞外藤葛披拂,丛林繁茂。传说白鹿、白鹤在此为苏耽哺乳、御寒……</p><p class="ql-block">现洞口塑有大小二只白鹿,母子碎步相吻,形象逼真,洞前桃花流水,溪上有人工雕塑的三只白鹤,姿态各异,趣味天成。</p> <p class="ql-block">据传西汉年间,郴州城东潘家坪有位长得十分漂亮又知书识礼的潘姓姑娘,有一次在郴江边洗衣服,被一根江水飘来的红丝线缠住了洗衣用的棒槌,用手扯不掉,她就用嘴去咬,红丝线却钻入她肚中,由此受孕,为了避村里人耻笑,她躲在苏仙岭的一个石洞中生下一个男孩,此即苏仙。</p> <p class="ql-block">橘井泉香:话说西汉时湖南一位叫苏耽的道人,身怀绝技,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嘱咐母亲,明年将有疾疫流行,到时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救治。</p><p class="ql-block">第二年果然发生大规模疫情,他的母亲便遵照嘱咐,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施救众乡邻,活人无数,一时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苏仙出生后,有白鹤以羽暖身,有白鹿喂其奶水。苏仙后被其母因景取名苏耽,他自小修炼,修成后跨白鹤升天。</p><p class="ql-block">因其飞升前曾先知次年郴州附近将遭瘟疫,遂嘱其母亲以井水、桔叶熬药解瘟疫办法,其母按照此方法救治了大批中了瘟疫的百姓。百姓们感其恩,为他在苏仙岭上修建苏仙观,供奉其神像,苏仙岭亦由此成名。</p> <p class="ql-block">北宋著名词人秦少游流放郴州期间于郴州旅舍作千古名篇《踏莎行·郴州旅舍》;镌刻于白鹿洞石壁上,由秦少游作词、苏东坡写跋、米芾书写的“三绝碑”被誉为中国十大“三绝碑”之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莎行.郴州旅舍</p><p class="ql-block">宋.秦观</p><p class="ql-block">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①。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②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p><p class="ql-block">驿寄梅花③,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⑤绕郴山,为谁⑥流下潇湘去。</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津渡:渡口。</p><p class="ql-block">可堪:那堪。</p><p class="ql-block">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p><p class="ql-block">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p><p class="ql-block">幸自:本自,本来是。</p><p class="ql-block">为谁:为什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参观看到的“屈将室”是当年张学良被蒋介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幽</span>禁的一个地方。1936年的时侯,张学良与扬虎城将军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亊变”,由此蒋介石将张学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幽禁</span>于大陆的12处地方,到苏仙岭正好是第6处软禁点。</p> <p class="ql-block">在屈将室内我浏览了展示的图片资料,也是关于当年“西安亊变”的一些史料,看到了当年的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为什么兵谏蒋介石“西安事变”的一些图片,了解到当年的形势是非常迫在眉睫的一件亊情,平息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就将张学良囚禁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幽居苏仙岭,在少帅室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千古遗恨。</p> <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接受"六项条件",西安事变获得了和平解决。张学良陪蒋回南京后,蒋即与戴笠密商,将张学良囚禁。从1936年12月26日起,张学良先后被囚禁于南京、奉化、黄山、萍乡等地,至1937年12月,张学良由国民党特务押解,从江西萍乡出发,经过三天行程,到达郴州。先在城内南大街"上海旅社"住了两天,后转移到苏仙岭苏仙观。当时的苏仙岭,山路崎岖,从山脚到山顶有七、八里路。上山那天,清晨浓雾弥漫,十步之遥便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张学良由街上两居民用轿抬着,沿苍松古道拾级而上,犹如踩着白云飘然上升。国民党特务选择这种天气上山,是为防止泄密。</p><p class="ql-block">那时的苏仙观是四合头的古式建筑,共有二十多间房子,张学良住在"南海"三间房,卧室就是这间房子,其他人员则住在"南海"三间房两边,张学良囚禁在这里,仍然十分关心时局,他每天读书看报,而且非常仔细,有时还查对地图。每当读到日本侵略者又践踏我国大好河山,蹂躏我华夏同胞的消息时,就义愤填膺,禁不住操起枪便朝窗外桂花树连连射击,以排遣他心中忿恨,桂花树上留下疲疲弹痕。张学良还常用诗词来抒发他不能亲临抗战的忧愁苦闷与焦灼心情。他在这苏仙观东面的青砖墙上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词句(修复苏仙观时尚在,今已脱落不存),以感叹岁月蹉跎、报国无门。</p><p class="ql-block">张学良囚禁在苏仙观时,赵四小姐住在郴州城内龙船头村一所孤儿院里(现为郴州地区幼儿园)。她常来苏仙观,据苏仙观西侧小苏仙村的老百姓回忆,那时张学良穿便服,赵四小姐常穿旗袍,特务卫兵穿军装。张学良还常与侍候人员一起到小苏仙村挑水,他为人十分和善,向老百姓问寒问暖,见这里人生活很穷困,就常从自己腰包里掏出银毫来分发给老人和小孩。</p><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的一天,张学良要求到城内洗澡,特务队长刘乙光等十余人"陪同"前往。在城内街上,突然遇上一位佩戴国民党中校领章的军官向张学良行军礼。此举吓得特务们手足无措,连忙扯慌说:"今天排队洗澡的人太多,不会有空位。"张学良说:"那就改天再来,我们回去吧。"特务们立即将张学良带回山上。原来国民党军有个炮兵旅新调郴州,该旅有两个团是东北军改编的,这位行军礼的正是一位东北军军官。特务们回山后,一面将情况报告军统局,一面召开紧急会议,并胡说:"有人要劫走张学良,为防止不测,决定在必要时将张学良及其身边的人统统打死,以免被劫。"</p><p class="ql-block">行军礼事件发生后,特务们认为张学良在苏仙岭很不安全,需要转移,转向何方?特务队长刘乙光是郴州地区永兴县高亭司镇人,离郴州约四十公里,便将张学良迁往他的家乡一所小学油榨镇小学(其前身为文明书院,现为油市中学)。张学良在油榨镇小学被囚禁一个多月后,军统局又命令将张学良迁到湖南沅陵去。1938年4月,张学良被转移到沅陵凤凰山,6个多月后又被转移到贵州修文阳明洞囚禁。1941年5月,张学良在阳明洞突患急性阑尾炎,送贵州国民党中央医院治疗后,住贵州麒麟洞,随后又转移到贵州桐梓、开阳,再转重庆戴笠公馆。1946年1月,张学良被蒙骗空解至台湾新竹县井上温泉。后于1961年8月搬入自己在台北市北投复兴岗修建的楼房幽居。</p><p class="ql-block">苏仙岭风景名胜区管理处</p><p class="ql-block">于1991年9月收集整理</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将军,作为东北军的最高长宫,守土失职,终成一代屈将。</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将军休息室的床铺。</p> <p class="ql-block">这棵大树正面对着将军卧室的窗户,大树上留下了弹道的痕迹——弹孔!放大图片明显可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