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黄山

阵风来啦

<p class="ql-block">  还是上小学四年级时,我们学校兴起了集邮热,我也跟风凑热闹开始学着集邮,到处向人讨要用过的纪念邮票。</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他们部门的一个叔叔有一次给了我一个旧信封,里面装了上百张盖过邮戳的各种纪念邮票,一下子让我的邮票丰富起来了。 其中有十多张1963年发行的特57《黄山风景》纪念邮票。让我从中第一次知道了黄山。</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知道了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知道了黄山在我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自然也引起了一向对名山大川十分向往的我的浓厚兴趣。所以要上黄山是我打小就萌生了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p><p class="ql-block"><b> 第一次上黄山</b></p><p class="ql-block"> 1988年6月下旬,我似乎有了上黄山的机会。那年6月下旬,领导派我和一个同事一起到安徽宣城(后来改为宣州市)出差,然后还要去杭州。我从地图上看到,宣城离黄山竟然很近。而且在宣城去杭州的道上,于是我们商定,一定要借机上一下黄山。</p><p class="ql-block"> 当时那一带的交通还不太发达,从宣城去杭州只能走公路坐长途汽车去,路线正好要路过黄山下的汤口镇,既然已经离黄山如此近了,这样好的机会我们当然不能放过,于是就有了我第一次上了黄山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去宣城是在南京倒车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到南京。我们在南京停留了两天,在南京逛了一番。</p> <h3>在南京参观当年国民政府的总统府</h3> <h3>专门去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看了看</h3>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那几天天气还比较凉爽。去宣城的前一晚南京还下大雨,但第二天却是大晴天。我们坐的那趟火车属于慢车,出了芜湖站后车上人就很少了,大多数座位都空着。那会火车上还没装电扇,因为车厢内闷热,所以我们把玻璃窗大开着,让车窗进来的风吹拂着,并饶有兴趣地看着车窗外沿途的风光,这种风光和我从小就看惯了的北方很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火车进入了比较开阔的河川地带。铁道旁不远的河堤比较低,河床很开阔,河水不大也不深,清澈见底,缓缓流淌着,在明媚的阳光下波光粼粼;河床中不时出现大片的草滩,有水牛静静地在河滩上吃草。那会的村落还是很古朴的样子,时不时可以看到村妇在河边洗衣服。再往远有苍翠的竹林和绵延的山峦,由此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田园风光。此情此景可以说是我一生至今最美的记忆之一,印象很深。</p><p class="ql-block"> 1992年4月我又一次走过这条线路,也许还在春天,反正是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而且火车上的人坐得满满当当的。</p><p class="ql-block"> 在宣城双桥镇河边留影  </p> <h3>  为办事方便,我们在离宣城县城不远的双桥镇住了三晚。镇旁边是条不大不小的河,据说河水是从黄山一带的山里流过来的。因为刚下了大雨,河水很充沛也比较清,加之天气很热,所以在双桥镇的几天,我还抽空在河里游了几次泳。 </h3> <h3>  离开宣城,我们坐火车到了著名的皖南古镇屯溪市(后来改名黄山市)。当时屯溪正为城市改造和开发旅游业而大兴土木,就像一个大工地。我们在屯溪农民自建的小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坐长途公共汽车赶到了黄山脚下的汤口镇,从汤口搭车到后山云谷寺乘缆车上了黄山。</h3> <h3>在著名的迎客松旁留影</h3> <h3>在“猴子观海”留影</h3> <h3>清凉台留影</h3> <h3>画面右侧是“梦笔生花”景</h3> <p class="ql-block">  当晚我们住在了玉屏楼附近的一家旅店。记得住宿费是每人5元一晚,房间条件很简陋,都是上下双层床,被褥很潮湿也不干净。因为难以忍受那潮湿,一晚上都没有睡好。</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几乎所有的人都匆匆忙忙起来,要看黄山日出。但太阳是从半天的云层里出来的,和我1980年8月在华山西峰上看日出一样。</p><p class="ql-block">  当时试拍了一张黄山日出的照片。</p> <h3>和“飞来石”合影</h3> <h3>  第二天上午,我们从前山徒步下山。随即乘长途汽车下午赶到了杭州。随后几天在杭州和上海遇上了江南38、9度的高温天气,第一次领教了南方夏天的高湿高温。</h3> <p class="ql-block"><b>   第二次上黄山</b></p><p class="ql-block"> 1992年4月,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再次前往宣城出差。路线竟然和第一次一样,又是先到南京,再到宣城,然后杭州、上海。我上次在南京待过两天。而这次同行的同事是第一次到南京。于是我们决定在南京待两天,让同事也逛逛南京。</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灵谷寺</p> <h3>  利用这次机会,我陪同事又上了黄山。但这次我们是从前山徒步上的山。</h3><p>山岩上镌刻的大字是“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br></p> <h3>我们先上了黄山的最高峰天都峰。</h3> <h3>再一次和“迎客松”合影</h3> <h3>  我背后就是天都峰,左肩上部隐约可见的建筑群是玉屏楼,我们第一次上黄山住了一晚的地方。画面右边是莲花峰,几次去黄山都处于封山状态,无缘登临。</h3> <h3>在排云亭留影</h3> <h3>在“猴子观海”<br></h3> <h3>  游览到光明顶一带时天色已晚,当时黄山上的住宿条件仍然简陋。我们好不容易订到了一间20元一晚的小木板房,但只有一张勉强可睡两个人的木板床,并且只有一条被子。因为我们两个大男人盖一条被子,无法盖得严实,而夜晚温度又很低,所以我被冻得基本上一晚都没有睡着。</h3> <h3>仍然是梦笔生花<br></h3> <h3>在始信峰</h3> <h3>  下山时我们本想在白鹅岭缆车站乘缆车下山,但排队的人很多。于是我们索性徒步下山。但歪打正着,我发现其实徒步从后山下,看到的风景挺丰富的。有些风景是你不徒步看不到的。<br>  下山后,我们再一次乘长途汽车到了杭州。然后仍然是再到上海,从上海坐火车回来。<br></h3> <h3>   <b>第三次上黄山</b><br></h3><h3> 转眼到了2001年7月,我又一次上了黄山。这次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先在苏州住了几天。然后包了辆小巴车再到南京,又从南京走芜湖、繁昌、南陵、泾县到了汤口。给人印象很深的是过了南陵就进入皖南的山区了,一路满目苍翠,风景非常优美。 </h3> <h3>  这时的汤口已经大变样了,建造了许多宾馆,食宿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而黄山又在前山修了条新的缆车道。这次我们是一早从云谷寺乘大吊箱缆车上去,走完大部分主要景点,从前山乘小吊箱缆车下山,只用了大半天就游完了。</h3><h3> </h3><h3> 仍然是在迎客松下留影</h3> <h3>专门拍了张飞来石的</h3> <h3>  <br></h3> <h3>  下山后,我们又在汤口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乘车到了离得不算远的新安江上游的深渡码头,乘游艇沿新安江进入千岛湖,下午住在了湖边的建德县城的宾馆。感觉虽说是在大山里,但建德的自然、人文环境和老百姓的素养都很不错。给人印象深刻。<br>  </h3> <h3>在游艇上游览千岛湖</h3> <h3>  然后,我们乘车走新建成不久的高速公路前往杭州,然后还是上海,再然后从上海的虹桥机场坐飞机回来。相比前两次上黄山,无论旅游服务还是交通条件都已经有了极大改善,由此经历,也算是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大变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