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黄鹤楼

高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蛇山上,与对岸的龟山遥相呼应,毛主席曾有“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生动描述。当车辆刚转上长江大桥引桥时,便远远地望见江对面蛇山之巅巍巍耸立的黄鹤楼。可能因长江江面湿度较大,空气里有些似有似无的雾气,远处的黄鹤楼便显得影绰灵动,缥缈于轻纱之间,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楚女,临风而立,以一种掩饰不住的魅力牵引着我的目光,牵引着我的灵魂,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虽是故地重游,但依然心潮澎湃情绪激动。面对历史文化馈赠给我们的这份厚礼,有谁能做到心静如水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一次细品黄鹤楼,黄鹤楼并不是一座孤楼,而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只因心中存有某种惦念,眼前美景皆不见,进得主门便直奔主题。行百十米,迎面悬于主楼的“气吞山河”四个遒劲有利的繁体大字告诉我,没错,眼前的便是朝思暮想的黄鹤楼。随楼仰视,只见一座高大的塔楼伫立在巨大的石台之上,外观五层,最顶层一块镌着“黄鹤楼”的琉金巨匾穿越时空,更象是整幢楼的眉目,激起了她的灵性与神韵,让我等凡夫俗子顿时渺小起来。楼的每层都是金色琉璃瓦面,下隆上锐,攒尖楼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各层排檐形如鹤翼,仿若随时展翅欲飞,与楼名紧密呼应。这种四面套八边形构造风格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形式,喻“四面八方”之意,颇具易经风水之意。中国古建筑注重数目的象征和伦理的表意,这些精巧的在设计构思中嵌入数字和喻意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艺术特色,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便被感染,被折服,被熏陶,被骄傲。其实,眼前矗立的这座黄鹤楼并非古楼,原楼由于频历兵火,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屡建屡废,光绪年间一场大火把建于清同治七年的最后一座“黄鹤楼”烧得仅留一座高3.4米的青铜铸就的黄鹤楼楼顶,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至新中国成立后,1981年10月开工又原址重建,举全国能工巧匠,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在1985年6月落成了今天眼前的这座高达49米“当代黄鹤楼”,它比历朝历代的黄鹤楼都高大雄伟,巍峨壮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