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广富林遗址20240420

北疆知青第一村

<p class="ql-block">上海之根﹣﹣广富林文化遗址 </p><p class="ql-block">上海之所以能被国务院确定为历史文化古城,主要依据的是古代松江府的历史文化和松江现存丰富的文物遗址和文物古迹。早在6000年前,松江的先民就在"松郡九峰"生息繁衍,上海古文明序幕自此拉开。从"太康之英"到"衣被天下"、从"松苏赋税半天下"到"无松不成报"……松江不但为如今的上海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也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一笔。</p><p class="ql-block">广富林,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文化遗存,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见证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断壁残垣,或是深埋水土,它的存在,永远是上海这座城市走向未来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出入口地址</p><p class="ql-block">车行出入口:上海市松江区龙源路(近广富林路)湖底车库出入口</p><p class="ql-block">人行出入口: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3260弄(朱雀门)</p><p class="ql-block">开闭园时间 9:00-17:00(展馆16:30停止检票)</p><p class="ql-block">咨询电话 021-5780 0000</p> <p class="ql-block">松江广富林考古又有新发现 4000年前上海建筑群出土</p><p class="ql-block">有“上海之根”美名的松江广富林考古又有新发现:首次发掘了5座保存有人骨的墓葬,并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和周、汉、宋、元等时期的大量文物,为复原松江区乃至上海市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实物材料。</p><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1958年,广富林遗址在广富林村村民开河时发现大量文物。</p><p class="ql-block">1959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在松江县进行文物普查,于富林村北端和施家浜西段新开河沿岸采集到新石器良渚文化时期与商、周时代陶器残片,遗址由此被确认。</p><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2008年3月一7月,由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持,联合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对广富林遗址进行第7次发掘,共勘探2.4万平方米,发掘探方230余个,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2009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勘探7万平方米,挖掘60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2018年,广富林遗址公园开始试运营。</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小山峰,北距辰山约2公里,与北边的崧泽遗址和福泉山遗址分别相距约9公里和15公里,西距天马山不到5公里,东距贝壳砂堤不到20公里,向南10余公里为黄浦江向北约30公里为吴淞江,淀山湖位于遗址区以西20余公里。周围地势平坦,在2一3米左右,是生活栖息的优良场所。广富林遗址的文化层分为三层: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层、中层为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下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层。</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发掘出崧泽文化地灶1处,良渚文化墓葬32座,广富林文化墓葬8座,各时期灰坑、灰沟、水井、宴会点等遗迹300多个。</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文化层分为三层,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层、中层为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下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层。</p> <p class="ql-block">上层出土了许多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陶器的表面有许多小方格和麻布纹图案。</p><p class="ql-block">中层出土的遗物以印纹陶为主,但陶质火候较低,纹饰多为篮纹、席纹。</p><p class="ql-block">下层出土的遗物以素面陶器为主,有夹砂扁足陶鼎和泥质灰黑陶豆、罐等。</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p><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分三层: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层、中层为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下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层。</p><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p><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最早被辨识是在上海松江的广富林遗址,文化内涵以该遗址出土的广富林文化遗存为代表,根据考古学文化定名原则称之为“广富林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故而得知其是环太湖地区介于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一种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典型器物为侧装鱼鳍形足或三角形足鼎等,受到鲁、豫、皖交界地区龙山文化的强烈影响。文化年代为距今4300一4000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