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晋祠学习中国古建筑的圣地晋祠“三绝” 举世无双 曾祥裕风水团队山西考察记</span></p><p class="ql-block">曾祥裕 曾海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温馨提示:约起!曾祥裕将于5月20日在中国风水第一城赣州古城开讲杨公风水与择日,咨询电话与微信号13766307454.)</span></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名胜古迹,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建筑风格,才能如品质高贵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流逝,愈久愈芬芳。山西太原古城人文建筑之美精华凝聚在晋祠,晋祠之美又集中体现在圣母殿,甲辰年谷雨时分曾祥裕率弟子走进太原晋祠对古建筑作了深度考察。</p><p class="ql-block">来到晋祠,你不可不考察其保存古建筑的“三绝”。 </p><p class="ql-block">一.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位于东西向中轴线的最后,前有鱼沼飞梁,后靠悬瓮主峰,左傍善利泉,右临难老泉,两侧小溪环抱,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p><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乃主体建筑,乾山巽向317度。位于中轴线末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地下泉水喷涌而出,右边倒左,水出东南。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减柱法”的熟练使用。说明宋代在建筑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一个由隋唐的雄壮坚实到明清的华丽轻巧的发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p><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大凡名地古建筑配套有对联,不仅是书法精品,其文字典雅,内涵丰富。我看晋祠主殿的对联后,觉得涵盖了晋祠的山水形势和悠久历史,很有咀嚼味,便随手记下来。</p><p class="ql-block">圣母殿门两侧一副对联:左联为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右联为剪祠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另一幅对联: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清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于冬渊渊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p><p class="ql-block">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扣,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人物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衣纹流畅,匠心之巧,绝非一般。圣母殿右侧为台骀庙乾山巽向兼戍辰。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须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 </p><p class="ql-block">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边缀勾栏,凭栏赏景,益增诗情画意。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p><p class="ql-block"> 以圣母殿为主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但也有人把晋祠的参天古树、维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列为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走了神州大江南北,看过不少古树,但如晋祠的参天古树这样悠久历史的还不多。其著名的有周柏隋槐,让人看后觉得太有沧桑感。周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左侧,树身向南倾斜约与地面成四十度角,枝叶披覆殿宇之上。</p><p class="ql-block">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赞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这些古树年代久远,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全祠除这组建筑之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尽显江南园林风格。 </p><p class="ql-block">园中处处建有人工景点,如阁、楼、亭、榭之类仿古建筑,均配上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对联,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晋祠之美,美在山水相依,美在历史悠久,圣母殿之美,美在精巧,美在艺术……这趟晋祠之行考察大开眼界,美不胜收!谨记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