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堰沟<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大堰沟位于四川省威远县小河镇新古村20社,原小河镇碾子村12社,以前是威远县越溪区复立公社月亮大队五队。以前这里住有20多户人家100多人,现在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还有几户人家常住在这里。这里有一条深沟,深沟的尽头有四条小叉沟,站在深沟尽头的山上向前面的远处看,远处的山峦拦在深沟的前面,由此当地人们就把它叫做大堰沟。解放前这里出了一个保长但有恒。解放后在抗美援朝时杨正华当兵去了朝鲜,1958年回国复员回乡务农已去世。许定书1968年当兵入伍,在成都炮兵部队服役,后复员转业到成昆铁路线的喜德西昌工作,已退休常住成都。他的儿子许世军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成都铁路局西昌分局工作(西昌分局撤销后在西昌铁路工务段工作),后来转入中交集团工作。2017年12月到非州肯尼亚参加援建工作。大堰沟人热情好客勤劳朴实。这里田土面积100多亩,荒山树林100多亩,这里物产丰富,景色优美。<br data-filtered="filtered"> 2.青狮台<br>位于四川省威远县小河镇新古村,原威远县小河镇碾子村(再以前是威远县越溪区复立公社月亮大队)境内的一座山峰。这座山峰下的一坨石头形似一头狮子蹲着台前的样子,由此得名青狮台,1957年以前属仁寿县管辖。胡贤诚编写的《青狮台胡氏宗源》一书中记载,这里有胡氏五传祖固泰公黄氏二老的坟墓,坟墓前面正立着一块石碑,大字碑文清晰可认,上方有“木源”二字,两边对联是“人化千年归白鹤,地灵一穴抱青狮”,小字碑文多数已风化,只有少数一部分尚可辨认。<br> 青狮台下面现在还住着好几户人家,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适宜常居。 3.水井湾<br> 水井湾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复立村,原小河镇葡萄村12社,再以前是威远县越溪区复立公社麦子五队,与原威远县越溪区复立公社月亮大队的柑子林相邻,在牛心子下面。这里有一股长流水一年四季常年不断流到一个水井里供这里的人们饮用,水井湾由此得名。水井湾住有好几户人家都是朱姓。其中朱茂林是原越溪区复立公社最早的民办教师,转正后评为高级教师,担任民师主任多年,现已退休常住复立学校教师楼。朱安俊当兵入伍到西藏部队服役,连长职务。转业后在成都工作常住。<br><br> 4.立石桥<br> 立石桥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复立村,原小河镇葡萄村,威远县与荣县交界处。这里原是威远县越溪区复立公社(后又改为复立乡),小河镇复立村办公室和立石桥社区办公室都设在这里。立石桥以前复立乡党委政府在这里的时候,有医院、粮站、供销社、学校、街道两旁还有很多店铺。<br> 立石桥上下有两座桥,上是平桥,下是拱桥,拱桥正处在荣县交界处。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座桥修好后被山洪冲倒,冲倒后重修,重修后又冲倒,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倒石桥,倒石桥这个桥名不好听,又把它改过来叫立石桥,所以立石桥名沿用至今。<br> 5.牛心子<br> 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复立村与小河镇新古村交界处,原小河镇葡萄村与碾子村(再以前是威远县越溪区复立公社麦子大队与月亮大队)交界处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山峰,这座山峰四周悬崖峭壁,山下有坨大石头就像牛的心子一样,由此得名牛心子。就在水井湾朱姓人家房子后面,直到现在都还在那里。<br> <p class="ql-block"> 6.胡家寨</p><p class="ql-block"> 胡家寨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复立村与新古村交界处,原小河镇葡萄村与新古村交界处。胡家寨长约一千米左右,两头较宽中间较窄,整个胡家寨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要。胡贤诚的《青狮台胡氏宗源》一书中记载,1949年以前,胡家寨上有胡氏家庙,供奉着胡氏祖先。胡家寨名就是这样来的吧。不知什么时候这寨上胡氏家庙没有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被毁了,现在胡家寨的寨门还在,上面有人种上茶叶栽上了树,登上胡家寨能看到周围景物优美。胡家寨下面有一条公路,这条路叫五四路。</p><p class="ql-block"> 7.二房沟</p><p class="ql-block"> 二房沟位于威远县小河镇新古村,原威远县小河镇碾子村,这条沟四公里,宽一公里左右,沟起源自蓼叶沟,沟口到大柏树。沟源头有青狮台,沟口处为上马蹬。沟的右侧是长埂岩,左侧是天宫堂。</p><p class="ql-block"> 二房沟的来历在胡德荣的回忆录《征途岁月》的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距今600多年前,也就是明朝建文元年,明惠帝朱允炆时,胡氏66代祖,胡国泰之子,胡子昭,在明惠帝朝廷任刑部侍郎,与老师方孝孺同朝为官。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事变,1402年建文四年,“燕兵”破南京,惠帝死于宫中。胡子昭同老师方孝孺等十八名大臣被杀。那时胡子昭的弟弟胡子义在山东省任佥事时,子义闻兄在朝廷遇难,别冉氏携幼子文德、文斌逃遁到四川仁寿、荣县、威远、井研四县交界的深山老林青狮台续衍虞胡。</p><p class="ql-block"> 其兄,长房胡文德的发展地远离青狮台。其弟,二房胡文斌就在青狮台至上马蹬山脉脚下的一条沟内续衍虞胡。人们就将这条沟叫着二房沟。因胡文斌系二房,这就是二房沟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另一种说法是,八十代祖胡拱明所生两儿子,胡瑞卿、胡衍卿。长房胡瑞卿住碾子坝,二房胡衍卿住二房沟,至今已繁衍十余代,有200年历史。作者认为前者说法较为确切,其理由有三。</p><p class="ql-block"> 一、597年前,青狮台至上马蹬一带,均系原始深林,几乎无人居住。</p><p class="ql-block"> 二、按其字义理解,这个地方应是一条沟,可现在的“二房沟”是这个沟一小部分区域。</p><p class="ql-block"> 三、这个地域是二房胡文斌的长住地,从这里繁衍后代发达起来的,自他来后,后人才有可能将这条沟叫做二房沟。</p><p class="ql-block"> 【此段文字是根据胡德荣的回忆录《征途岁月》整理编写而成】</p><p class="ql-block"> 8.大柏树</p><p class="ql-block"> 大柏树这个小地名位于威远县小河镇新古村,原威远县越溪区富强公社古柏大队(后又改为富强乡古柏村)。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一颗很高的大柏树,地面的树干有三个成年人合围那样粗,直挺挺的冲上天。这棵树远看起来好像一把雨伞似的,树枝不多,但终年都长着茂盛的绿叶。传说这颗柏树尖上还长有“灵芝草”,不知何年何月何时外国人到这里寻宝被他们盗走了。从此这颗柏树的尖没有了,它再不会长高了,这个传说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人。这颗大柏树在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的时候,土高炉将它吞没了,由此大柏树成为这块地盘的地名称呼了。</p><p class="ql-block">【此段文字是根据胡德荣的回忆录《征途岁月》整理编写而成】</p><p class="ql-block"> 9.鸭子寨</p><p class="ql-block"> 鸭子寨这座山,高约百米左右,长约千米左右,似鸭非鸭卧在那里,独独地屹立在那山坳上。位于威远县小河镇新古村(碾子粗村)响水村(原石板村)的交界处,与长埂岩紧紧相连。传说在很久以前,鸭子寨下曾有一对“金鸭儿”,每天快天亮的时候这对金鸭儿都要嘎嘎嘎的叫唤,有的人从那山前路过都会听到它们的叫声,但要有运气的人才听得到。也不知多少年前这对金鸭儿被“外国寻宝人”盗走了。从此再也没有人金鸭儿嘎嘎嘎的叫声了,此后,人们就将这座山的名字叫做鸭子寨,这就是鸭子寨山名的来历。</p><p class="ql-block">【此段文字是根据胡德荣的回忆录《征途岁月》整理编写而成】</p><p class="ql-block"> 10.石羊冲</p><p class="ql-block"> 石羊冲是一条两边是山的狭长地带,它与二房沟几乎相连,位于威远县小河镇新古村。这条要冲有一条形似山羊的石头,长约五六米,宽约两米左右,斜卧在路旁。传说多少年前,这头石羊是条宝贝羊,有的人在傍晚或凌晨从它身边路过时,都会听到它咩咩咩的叫声。传说不知多少年前宝贝石羊被外国人盗走了,人们就再没有听到过羊的叫声了。从此,它化作了如今像羊的石头,长卧在路边,后人为了怀念它,将这块地盘的地名叫做石羊冲。</p><p class="ql-block">【此段文字是根据胡德荣的回忆录《征途岁月》整理编写而成】</p> 11.和尚岩<br> 和尚岩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大岩村与新古村(原碾子村)的交界处。较远处清晰可见这里的岩石像一个个和尚站立在那里。有说有笑,好像还有在哭的,有胖的、有瘦的,看上去活灵活现。所以,人们把这突兀矗立的岩石叫做和尚岩。和尚岩下面以前有一户周姓人家,这户人家有个算命先生周东奇,他是给他父亲学的,他的父亲以前是很有名气八字先生。 12.长埂岩<br> 长埂岩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大岩村与新古村(原碾子村)的交界处,与鸭子寨相连。长约两里路左右,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岩下有一条小路。人们在长埂岩上面种有茂密的树木,大多数是松树。登上长埂岩能看到周围优美的景色。远看长埂岩就像筑起的一道长长的城墙,也像一条长长的田埂,它与相邻和尚岩正好形成了一个田缺口,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长埂岩。 13.马脑壳<br> 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复立村五社(原葡萄村五社)有一座突兀矗立的山峰,山峰前面的岩石极像一匹马的脑壳,由此人们就把这座山峰叫做马脑壳。马脑壳在这里被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景色秀丽优美,非常诱人。这里住有十几户人家有100多人。<br> 14.天宫堂<br> 天宫堂位于威远小河镇新古村境内的新古村7社与原碾子村一社交界的地方。这里很早以前有一座庙宇,现在只有一些遗迹残存在那里。很有可能这座庙宇当时高大雄伟,富丽堂皇似像天宫一样。也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被毁掉的。后人为了记念这座庙宇把这个地方叫着天宫堂。天宫堂周围有很多坟墓,据说这里有一块风水宝地,也不知有谁葬到了没有。 <p class="ql-block"> 15.庙儿山</p><p class="ql-block"> 庙儿山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大岩村15社,原小河镇三合村五社。大清乾隆年间在山上建有一座寺庙,此山由此得名庙儿山。山上寺庙毁坏后又搬下来重修,重修的寺庙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被毁,就成了现在庙儿山寺庙的遗址。前几年威钢的退休工人孙泽浦回到老家后,他与当地村民李茂林各自出资进行了修缮,现在可供大家前去参观。</p><p class="ql-block"> 16.坛子口</p><p class="ql-block"> 坛子口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复立村6社(原葡萄村6社)境内。这里四面都是高山峻岭,山下有一条河沟,其中河沟有一段被多年以来的山洪冲刷成了七八个水潭。这些水潭的样子看上去就像坛子一样,人们就把这个地盘叫做坛子口。有一个水潭较大而且还很深,到底有多深呢,传说以前有人砍了12根竹子,每根竹子伐开12匹篾条,把这些篾条连接起来挂上一个秤砣投下去,结果这些篾条都在水下去了。这只是个传说,是否有多深,现在也没人去考证。</p><p class="ql-block"> 17.月亮田</p><p class="ql-block"> 月亮田位于威远县小河镇新古19社(原碾子村11社)的山上,这块田大约一亩左右,像初五六的峨眉月,由此人们把这块田叫做月亮田。以前的威远县越溪区复立公社月亮大队就以这块月亮田来命名的。月亮田下面就是大堰沟,周围还有好几个小地名。如:青狮台、锅铲坪、黄毛山、蓼叶沟。</p><p class="ql-block"> 18.五筒垇</p><p class="ql-block"> 五筒垇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复立村(原葡萄村)与新古村交界处。此处以前有一座庙宇,庙宇旁边直立的塔是由五个筒子组成的,这个庙宇正处在垇口上,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五筒垇。有一个传说故事,说是以前有一富人在这里埋有五筒铜钱,被五个童子(小孩)发现后挖了出来各自拿了回家。由此有人把这个地方叫做五童垇。到底是五筒垇还是五童垇呢,笔者认为五筒垇要确切些。五筒垇也有两个含义,一是这里确实有一座庙宇,庙宇旁边的塔可以说明。二是富人埋的五筒铜钱。解放前有一位教书先生姓曾,就在这个庙宇里办了个私塾学堂,叫做五筒垇曾氏学堂。</p><p class="ql-block"> 19.周家嘴</p><p class="ql-block"> 周家嘴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大岩村3社,处于从大堰沟和水脚码门两条河沟的交汇处。这里以前到现在大多数是周姓人家,所以叫做周家嘴。这里有一个人叫周子常在抗美援朝时参军到了朝鲜,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葬在朝鲜。他有三个儿子是周年书、周年德、周年超,这三个儿子他的妻子杨花香抚养成人,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人才。周年书是最早的民办教书,转正后退休已去世。周年德参军在西藏部队服役,后专业到邮政工作,已退休常住威远。周年超是最早的中师毕业生,参加教育工作几十年,曾任威远职业中学校教导主任,已退休常住北京。</p><p class="ql-block"> 20.熊家垇</p><p class="ql-block"> 熊家垇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大岩村13社(原三合村一社)。此处两边是山形成的一个垇口,以前这里大概熊姓人家的聚集地而得名熊家垇。现在熊姓人家已没有了,居住在这里的都是朱姓人家。</p><p class="ql-block"> 21.蓼叶沟</p><p class="ql-block"> 蓼叶沟位于威远县小河镇新古村(原碾子村四社)境内,此处以前到现在都长有很多蓼叶,由此而得名蓼叶沟。原来蓼叶沟煤矿就在这里,上去就是原来坝田煤矿,往下走就是碾子坝,这里胡姓人家较多。</p> 22.火烧山<br> 火烧山位于威远县小河镇新古村境内。原小河镇碾子村,也就是以前的复立公社月亮大队。据说以前这里是一大片森林,不知什么时候被一把大火少了个精光,当地人们把这个地方叫做火烧山。树木烧了这里长满了蕨草,当地人们叫蕨巴叶,蕨巴叶长年生长十分茂密,看上去是绿色的,其实下面很干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被一个小孩失火又烧了。这时候原复立公社就组织全公社54个生产队的社员在这里开辟出来种上了茶叶,五四茶场就是这样来的,这个地方小地名就叫火烧山。<br> 23.许家坳<br> 位于威远小河镇民治村境内山间有一片平地,这里在解放前(1949年以前),从仁寿四公许家坝有几家许姓搬迁到这里安居乐业。他们在这里长期生活居住,许姓人口就越来越多,由此这里就叫做许家坳。也正是现在的小河镇民治村13社。现在的许姓人有好几家常住在威远县城,许可大学毕业后返威,先在威远县委组织部工作。现在威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任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许家坳的许代高前几年是一个养猪大户,现在他在民治村搞起个药材种植基地。<br> 24.三羊沟<br> 位于威远县小河镇民治村(原三羊村)境内的一条沟,据说这条沟以前有一个人来到这里,他用三只山羊买下了这条沟的地盘,这条沟由此得名三羊沟。原小河镇三羊村村名就以三羊沟来取名的。许建春就是三羊沟附近的人,现在他在成都市通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管理工程,负责施工,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