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见证忠贞爱情 民间传说寄托美好希望 梁刚编辑整理2024.04.20于上海 网图致谢(之25)

梁刚

<p class="ql-block">  《西厢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反映中华民族灿烂的古典文学风貌,于1983年2月21日发行的,志号为T.82的特种邮票。</p><p class="ql-block">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 这套邮票的4枚图案是根据《西厢记》的几个主要故事情节,约请中国女画家王叔晖创作的四幅工笔重彩人物画。</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笔下的崔莺莺、张君瑞和红娘人物形象,健康秀丽,体态轻盈舒展;亭阁榭石准确严谨,构图完整;线条刚中有柔,背色冷暖适宜具有如临其境,如闻其言笑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 设计者选择40mmx60mm的较大票型和多色影写版的印刷方法,既表现出了精细入微的原画风貌,也保持了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邮票的面值、国铭等文字均置于画面之外,唯独将“西厢记”三个篆体字保留在画面之中,并采用红墨印刷,犹如中国传统绘画上的一方”钤记”,显得典雅朴实,与原画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画面背景衬以山石、翠竹、廊墙、灯烛、红叶、古松等自然景物,巧妙地表现出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 1983年,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集邮总公司和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赞助,中国集邮出版社、工人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人民邮电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最佳邮票评选中,《西厢记》被评为最佳设计邮票。</p> <p class="ql-block">  惊艳(4-1)图案描绘了张君瑞上京应考,顺路游览普救寺时,与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崔莺莺居于中间,突出展现了她此时此刻的心境:大家闺秀,整天被拘在家中,寂寞、无聊;她对张生一见倾心,正是封建礼教无情束缚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张君瑞和崔莺莺的距离比较远,又是初次相会,张生潇洒爱慕,崔莺莺端庄惊喜,二人的目光中都流露着惊奇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 听琴(4-2)图案描绘了张君瑞在西厢房弹琴寄情于崔莺莺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张君瑞和崔莺莺的距离虽然靠近了,但仍有一墙之隔;张君瑞痛苦至极,低头抚琴,痴情倾吐,将自己对崔莺莺的爱慕之情完全寄托在琴曲《凤求凰》之中了;崔莺莺伫立月光下,侧耳听翠声,那种不能向张生倾诉真情的痛苦无计和眷恋之情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佳期(4-3)图案描绘了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偷偷到西厢房和张君瑞相会订终身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张君瑞喜出望外,崔莺莺羞涩兴奋。红娘在崔莺莺身后轻轻一推,集中表现了画家对侍女红娘那种热心、调皮性格的赞美,是画中有力而巧妙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长亭(4-4)图案描绘了崔莺莺送张君瑞上京应考,在十里长亭黯然伤别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崔莺莺含泪惜别,张生惋然相劝,一对恩爱情人只有暂时别离了。</p><p class="ql-block"> 画面左上角装饰着枝枝青松,寓意二人的爱情忠贞不渝;画面左下角那片片黄红色的枫叶,出自原作“晓来谁染林醉?总是离人泪“之句,令人觉得这片片枫叶也带着几多离愁。</p> <p class="ql-block">  1983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发行了《西厢记(小型张)》。面值2元,目前市场价格为600元左右,涨幅达到300%。</p><p class="ql-block"> 图案描绘了老夫人拷问侍女红娘的场面,原图选自明版《西厢记》木刻插图。</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代表封建势力的老夫人,正襟危坐在前厅中央;双膝跪地的侍女红娘,腰板挺直,正在理直气壮地替小姐申辩;原本握在老夫人手里的家法棍杖,居然由莺莺尚未谙世的幼弟欢郎挥舞着;而且让相府千金小姐莺莺隐身门外,偷偷地听着,急切地想知道母亲拷问红娘是吉是凶;整个画面既具有矛盾冲突的紧张气愤,又富有强烈的谐闹戏剧效果。</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在厅堂外的台阶上下,画家又精心安排了一只小鹿和一只仙鹤,它们那种天真活泼、悠闲自得、和谐相处的自然神态,与厅堂内紧张的人际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生动地深化了画面主题。</p><p class="ql-block"> 这幅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造型完美,线条刚劲,雕斫入微,具有素描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 小型张图案以深米黄色“缎织状横纹”衬底,又用驼黄色将明代版本插图中的“莺莺像”复制于画面右侧,既能给人以古版书本的古色古香之感,巧妙地反映了古本面貌,而浅淡的色彩和勾勒工整的线条,又与右侧的拷问红娘情景形成强烈反差,崔莺莺仿佛亲眼目睹了老夫人拷问红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图案左上角绘有一校”西厢记“三字朱红印章,和4枚邮票图案相呼应,既起到了协调颜色关系和装饰图案的趣味性艺术效果,又巧妙地点明了画面主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lt;牡丹亭&g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反映中华民族灿烂的古典文学风貌,于1984年10月30日发行的,志号为T.99的特种邮票。</p><p class="ql-block">《中国古典文学名著——&lt;牡丹亭&gt;》邮票全套4枚,分别描绘了杜丽娘闺塾上课、梦中幽会、为自己画像、还魂后与柳梦梅出走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品,写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98年)。</p><p class="ql-block"> 《牡丹亭》的故事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主要讲述了南安那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和少年书生柳梦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汤显祖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杜丽娘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表现了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主题,语言真切,抒情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该套邮票本来设计了“闺塾”“游园”“惊梦”“写真”“冥判”“婚走”六幅图稿,概括了《牡丹亭》的全部剧情。但为了避免有宣扬封建迷信之嫌,发行时“冥判”一图被删。</p><p class="ql-block"> 该套邮票图案采用中国画家戴敦邦的原作。画家以工笔加小写意的表现手法,注重笔情墨趣,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尤其是杜丽娘那种由聪明美丽、循规蹈矩和追求美好自由生活、抗衡封建礼教精神所构成的复杂内心情感,刻画得逼真传神,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画面的线条轻盈流畅,设色清新典雅,背景简练明快,再现了原著的意境。图案边饰采用古本线装书皮蓝,古朴,端庄,增强了古典效果。一方“牡丹亭”三字朱红印章置于画面适当位置,既点明了主题,也协调了色彩。</p><p class="ql-block"> 邮票装饰上采用了古籍线装书的藏蓝封面色彩作边框,这种重色粗框的形式,与清丽的画面形成对比,使画面有跳出的感觉,同时渲染了这套邮票的古典气氛。这是十足的书香气的艺术美。</p> <p class="ql-block">  《闺塾》(4-1),图案取材于《牡丹亭》第七出“闺塾”,描绘了丫环春香闹学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杜丽娘按照家规,由丫环春香陪同来到闺塾上课;家庭教师陈最良按照封建礼教的要求,给小姐讲解《诗经》中的首篇《关雉》。</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年迈的老儒陈最良手托《毛诗》,摇头晃脑,板着面孔,津津乐道地讲着。</p><p class="ql-block"> 杜丽娘坐在一边低头不语,循规蹈矩,表面上仿佛在认真地听陈最良讲书,实际上则在听春香说笑,因为她的社会地位不允许她无拘无束;而丫环春香则从她对生活的理解出发,不拘言笑,用自己的顽皮和幽默,一会儿说刚才出去发现了一个大花园,一会儿又告诉小姐外面有人卖花,不仅搅乱了围整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激发了杜丽娘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画面借一出类似闹剧的场景,形象地展示出了当时女性反抗封建礼教的两种基本表现:一种是杜丽娘内向而复杂的形式,她向往自由的爱情生活,却又不准丫环春香乱说;另一种是春香大胆而外露的形式,她敢于公开搅扰陈最良的讲课,双手比划,昂首发笑。</p><p class="ql-block"> 陈最良身后竖置着一座高大的屏风,寓意封建礼教将人与美好的大自然隔绝,令人窒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惊梦》(4-2),图案取材于《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描绘了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梦中幽会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杜丽娘游园归来,伏案做了一个梦。梦中,在牡丹亭畔,杜丽娘遇到了少年书生柳梦梅,相互爱慕。</p><p class="ql-block"> 邮票图案下方画的是杜丽娘在做梦,上方画的便是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欢会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一角小亭,到处盛开着姹紫嫣红的牡丹花,点明了环境;柳梦梅正在细心地给杜丽娘往头上插戴一朵美丽的鲜花。</p><p class="ql-block"> 使得杜丽娘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婚姻自主,在睡梦之中如愿以偿,表现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强烈追求和渴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全剧反对封建婚姻礼教的高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写真》(4-3),图案取材于《牡丹亭》第十四出“写真”,描绘了杜丽娘正在为自己画像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杜丽娘坐在桌案前,手握画笔,正在凝思,神态中既有对自己美貌的欣赏,也有对自己美貌的叹息。</p><p class="ql-block"> 她正在经历着爱情煎熬的痛苦;前来送茶的丫环,默默地伫立案侧,仿佛已被杜丽娘的神态和自画像强烈地感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婚走》(4-4),图案取材于《牡丹亭》第三十六出“婚走",描绘了杜丽娘还魂后与柳梦梅出走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杜丽娘在封建重压下被摧残致死,还魂后,趁月色之夜,她终于以实际行动向当时庞然大物的封建婚姻制度进行反抗,毅然和柳梦梅出走了,这既表现了柳梦梅和杜丽娘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渴望,也寄托了剧作家的创作意图。</p> <p class="ql-block">  1984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lt;牡丹亭&gt;》的同时,又发行了1枚小型张。</p><p class="ql-block">面值2元,因为发行量较大,目前市场价格为20元左右,涨幅在10倍多。现在正是购买的好时机。</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lt;牡丹亭&gt;》(小型张),图案取材于《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描绘了杜丽娘与丫环春香游园遣闷的欢乐情景。</p><p class="ql-block"> 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怂恿下,偷偷离开常年拘束自己的绣房,来到花园之中,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在鸟语花香的花园里,杜丽娘和春香翩翩起舞,大自然之美唤起了她们内心的共鸣,表现出杜丽娘爱自然、爱生活、爱自由的性格特征,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这枚小型张衬托了白色牡丹花纹,形式夸张、鲜明,装饰与画面呼应,显得格外生动。</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宣传中华民族民间文学成就,于2001年12月5日发行的,志号为2001-26的特种邮票。</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邮票全套4枚,分别描绘了许仙与白娘子游湖借伞、仙山盗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许仙与白娘子是中国民间五大传说(《白蛇传》《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之一《白蛇传》中的男女主人公。</p><p class="ql-block"> 《白蛇传》叙述的是一个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源于宋代话本,明代时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清代时渐渐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游湖借伞》(4-1),图案描绘了《白蛇传》中游湖借伞的情节。白蛇吞下那颗仙丸汤圆之后,不仅长了五百年功力,也与许仙结了缘。</p><p class="ql-block"> 18年后的一个清明时节,白蛇思凡下山,化身白娘子,与小青结伴到杭州游西湖,在断桥边逢雨,因借伞与许仙相识并定情。</p><p class="ql-block"> 画面以水平如镜、游船点点的杭州西湖为背景,描绘了许仙将伞借给白娘子的瞬间情景。</p><p class="ql-block"> 白娘子和小青站在西湖断桥上,许仙手举一把雨伞,躬身大步跨上断桥,生动地表现出了许仙的积极主动和对白娘子的爱慕与追求之情;白娘子站在小青身后,微微地低着头,既表现出一种女孩特有的羞涩,也流露出了她对许仙的一见钟情。 </p><p class="ql-block"> 而小青站在白娘子身前,既有扶持之情,仿佛也有保护之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画面右上角钤有一方椭圆形“借伞”2字红色印章,进一步点明了因借伞而定情的画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仙山盗草》(4-2)画面以耸立的昆仑山为背景,描绘了白娘子拼死盗仙草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她手持利剑,舍出浑身功力,与守山仙童进行殊死搏斗,看得出,即使牺牲掉生命,她也要把灵芝仙草弄到手,生动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诚;仙翁被白娘子的真情感动,将灵芝仙草赠给了她。</p><p class="ql-block"> 画面左下角钤有一方椭圆形“盗草”2字红色印章,进一步点明了画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漫金山》(4-3)画面以金山和金山寺慈寿塔为背景,展现出了水漫金山的瞬间景象。</p><p class="ql-block"> 白娘子和小青指挥着西湖之水,气势汹涌地向金山奔腾,从身姿看,白娘子身躯前倾,小青弯腰躬背,表现出了她们的积极主动,竭尽全力。</p><p class="ql-block"> 而法海泰然打坐,手持钵盂,口中念念有词,他将自己的黄色袈装甩起,仿佛筑成了一道大堤,挡住了滚滚而来的西湖水;从表情看,白娘子因身怀六甲显得急躁,力不从心,而法海则显得很从容,镇定,故水漫金山并没有将许仙救出。</p><p class="ql-block"> 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画面左上角钤有一方椭圆形“水漫”2字红色印章,进一步点明了画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断桥相会》(4-4)画面以西湖和苏堤为背景,捕捉住了许仙与白娘子相会的瞬间情景。</p><p class="ql-block"> 许仙双膝跪地,举手拉着白娘子的衣袖,仿佛在苦苦求情,忏悔自己不该听信法海的挑拨之言;小青对许仙的表现十分愤怒,欲拔剑惩罚之;而白娘子立刻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小青,表情中对许仙有责备,但更多的还是怜惜,充分表现出了她对许仙真挚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景交融。画面右上角钤有一方椭圆形“相会”2字红色印章,进一步点明了画题。</p> <p class="ql-block">  2001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发行了一本小本票。</p><p class="ql-block"> 小本票邮票枚数全套4枚。4枚邮票均以小型张形式印制,同时另印有4幅与每枚邮票图案内容一样的彩色连环画图案,并有较详细的文字说明,一起装订成册,十分精美。</p><p class="ql-block"> 即使将小本票中的4枚邮票用掉,剩下的4幅连环图画,也是一本微型连环画册)。整个小本票采用两种版别印制,其中邮票采用影写版印制,小本票封面和除去邮票后的内页,均采用胶版印制。</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邮政首次采用连环画形式制作“连环画画册式”小本票。这是小本票制作的创新,值得肯定和赞扬。</p><p class="ql-block"> 这种小本票的制作成本高,售价也高于小本票中全套票的面值。</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宣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于2002年10月26日发行的,志号为2002-23的特种邮票。</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邮票全套5枚,分别描绘了董永与七仙女孝心感天、下凡结缘、织锦赎身、满工回家、天地同心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董永与七仙女为中国五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之一《天仙配》中的男女主人公,起源于“董永行孝”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个千古流芳的爱情传奇故事对封建伦理进行了揭露和鞭答,赞美了一种淳朴、善良、美好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以孝行感动了仙女下凡,产生了天赐良缘的千古佳话,这既是儒教世俗化的需要,也是下层百姓的理想和愿望。</p><p class="ql-block"> 因此,这一故事的诞生和流传,客观推动了孝悌观念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无数艺人用戏曲、话本、鼓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去延续着、演化着、诠释着这一美好的爱情传说,使之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这套邮票的5枚图案,在内容方面,以“织锦赎身”为中心,以“下凡结缘”、“满工还家”为重要铺垫,并以首枚和最后一枚形成首尾相顾之势,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完整地表现出了天上人间的爱情悲歌。</p><p class="ql-block"> 在表现手法上,设计者运用明清徽雕艺术语言,将写实手法和装饰化手法巧妙结合,即人物刻画用写实化手法,不做夸张变形处理,使作品具有生活化和平民化的艺术特征;而场景描绘则用装饰化手法,如组成画面的树木、山石、建筑等的艺术处理,都运用了民间雕刻图式符号中大胆夸张、富于装饰味的造型语言,不仅赋予了作品浪漫的情调和艺术想象的空间,而且达到了一种追求唯美的理想化境界,使作品既具有通俗性,在视觉效果上也具有生动性和冲击力。</p><p class="ql-block"> 在色调处理上,设计者避免了大红大绿的强烈对比,而是选择了既和谐统一而又不失对比的丰富色调。</p><p class="ql-block"> 在线条运用上,设计者吸收了晋唐时期中国人物画盛行的“行云流水描”、“铁线游丝描”,这种线条如春蚕吐丝,柔韧挺拔,自由舒展,富于弹性,具有隽逸的力度,准确而有力地表现出了中国气派、风尚和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2003年,《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在“2002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被选为优秀邮票。</p> <p class="ql-block">  《孝心感天》(5-1),图案描绘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董永身背行囊,手握一把雨伞,独自走在去偿工还债的路上,表情中有丧父的悲痛,也有生活的艰辛,心情显得十分沉重。</p><p class="ql-block"> 七仙女云衣霓裳,站在云端之上,低头望着董永,表情中有惊异,也有爱幕,她被这位人间青年的孝心感动了。天上人间,被真爱联系在一起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凡结缘》(5-2),图案描绘了七仙女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七仙女一身民间女子服饰,在老槐树下与董永邂近,她右手托腮,面对着“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足基”的一位穷汉,仿佛刚刚表白:“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愿与你配成婚。”</p><p class="ql-block"> 表情中充满了少女的羞涩;董永直立,拱手彬彬有礼,神情中既显得老实憨厚,也流露出了无限惊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织锦赎身》(5-3),图案描绘了七仙女和董永在传员外家佣工赎身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七仙女坐在织机上,在专心织锦,董永在磨房推磨进行着辛勤的劳动,忍受着奴役之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满工回家》(5-4),图案描绘了七仙女与董永满工后回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山清水秀,鸟儿结伴飞期,七仙女与董永相依相很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面带微笑,高高兴兴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p><p class="ql-block"> 正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描写的那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遮风雨,夫妻恩爱苦亦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七仙女和董永完全沉浸在获得解放的喜悦和爱情的幸福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地同心》(5-5),图案描绘了七仙女被玉帝强行召回天庭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七仙女恢复了原来的装扮,足生祥云,冉冉而起,流露出无限的依依不舍之情;董永欲留无计,仰天大哭,有愤怒,也有无奈。</p> <p class="ql-block">  200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发行了一本小本票。这是中国邮政采用连环画形式制作“连环画画册式”的小本票。这是小本票制作的创新,值得肯定和赞扬。这种小本票的制作成本高,售价也高于本票中全套票的面值,为8元,而邮票面值为5.20元。</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宣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于2003年10月8日发行的,志号为2003-20的特种邮票。 </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全套5枚,分别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伤别、化蝶双飞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之一。 </p><p class="ql-block"> 自唐代初年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便开始流传,家喻户晓且版本众多。这个凄婉动人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向往幸福、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绚丽画卷。</p><p class="ql-block">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富有爱情的诗意之美,堪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剧种都进行了初步整理,以越剧影响较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套邮票的5枚图案,设计者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民间年画常用的勾线平涂的方式;在人物造型上则吸收了明代木刻插图和越剧的造型语言;在着色上主图人物以灰蓝、纯白两色绘制,背景以土黄相衬,力图将现代色彩的明快与传统的古色古香相融合;在服饰道具上也刻意模糊了历史的界定;在画面构成上又相应地减弱了写实的成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一切,不仅使人物形象造型简洁素雅富有一种特有的古韵浓香的味道,使画面具有清新淡雅的效果,而且生动形象地张扬了一种民间文化、民族情趣和历史精神的内在的传承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草桥结拜》(5-1),图案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结拜的情景。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祝英台在女扮男装去求学的途中,巧遇梁山伯,与其说他们一见如故,不如说他们一见钟情。于是,他们双双跪在草桥之上,拱手结拜为兄弟。</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的潺潺流水,柳飞鱼跃,既象征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勃勃青春活力,鱼水情深,又充满了美妙的诗情画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2003年10月18日,浙江省的宁波、杭州、上虞,河南省的驻马店,江苏省的宜兴,山东省的济宁四省六市同时举行了《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首发式。六市的地方党政要员均隆重登场,而且都有大腕级人物莅临捧场。</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城市都为同一套邮票举办隆重的首发式,这在世界邮票史上恐怕都属罕见。这么多人忙得不亦乐乎,幕后的故事颇有嚼头。</p><p class="ql-block"> 最后,四省六地同时赢得首发权,与其说是各地积极努力的结果,不如说是国家邮政局的一片苦心:端平一碗水,免得各地争得面红耳赤。</p> <p class="ql-block">  《三载同窗》(5-2),图案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读书的情景。祝英台暗恋梁山伯,梁山伯却全然不知祝英台是个女孩子。两人相伴读书,沉浸在不分彼此的兄弟般友谊中。</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梁山伯与祝英台随意坐在书桌前,祝英台手捧书本,梁山伯用扇子指点着书本,从面部表情看,他俩既像在共同欣赏一首好诗,又像在相互交流读书心得。设计者捕捉住的这个典型的精彩瞬间,生动地表现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真挚情感。</p> <p class="ql-block">  《十八相送》(5-3),图案描绘了梁山伯送别祝英台的情景。经历了三载同窗后,祝英台返回故乡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两人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梁山伯与祝英台各举一把雨伞,站在一座拱桥上,桥下水中一对白鹅嬉戏游动。</p><p class="ql-block"> 从神态看,仿佛祝英台刚刚指着水中的一对白鹅对梁山伯说:“公鹅在前游,母鹅在后面叫哥哥。”想借物托情,暗示自己实际上是个女孩子,说后自然流露出几分羞色;而憨厚的梁山伯却不解其意,甚至面带愠色,责怪祝英台居然把自己比作什么“呆头鹅”。</p><p class="ql-block"> 梁山伯又失去了一次机会,自然这也是封建礼教的罪恶。细雨,翠山,小桥,碧水,是伤情,也是纯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楼台伤别》(5-4),图案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伤别的情景。当梁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孩子时,顿时恍然,立刻奔赴祝英台家求婚。</p><p class="ql-block"> 可惜,祝英台已经被祝员外许配给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祝英台反抗无效。</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站在楼台之上,身着女儿装的祝英台掩面泣泪,梁山伯则低头不语,仿佛两人刚刚山盟海誓:“生前不能同衾,死后也要同穴。”</p><p class="ql-block"> 在象征天大压力的屋顶对比下,梁山伯与祝英台显得那么柔弱,那样无助,那样无奈。背景中的几片黄叶,更加渲染了悲剧气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化蝶双飞》(5-5),图案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蝶双飞的动人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彩虹当空,一对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依相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是情动天地,也是情的升华。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瞬间,既讴歌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纯真美好的理想,也鞭挞了封建势力的残暴。</p> <p class="ql-block">  2003年10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发行了一套小版张,即版式二。小版张有10枚(2套邮票),五图连印排列。</p> <p class="ql-block">  2003年10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发行了一本小本票。</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邮政采用连环画形式制作“连环画画册式”的小本票。这是小本票制作的创新,值得肯定和赞扬。这种小本票的制作成本高,售价也高于本票中全套票的面值,为8元,而邮票面值为5.20元。</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2004年5月,在第十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上,《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获得最佳创新奖。</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柳毅传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表现中华民族悠久的民间文学风貌,于2004年7月17日发行的,志号为2004-14的特种邮票。</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柳毅传书》邮票全套4枚,分别描绘了龙女托书、柳毅传书、龙女骨肉团聚、柳毅与龙女喜结良缘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柳毅传书》故事源于唐代李朝威写的《柳毅传》。柳毅与龙女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充满了人间社会的清新气息,突出表现了以义为重、以情至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这套邮票的4枚图案,选取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采用工笔重彩手法,并借鉴古代壁画的风格,经过精心绘制,刻画出的人物性格个个鲜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民间传说《柳毅传书》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设计者对画面背景没有做过多的处理,既避免了画面太乱,又突出了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 在人物的服装上,以唐朝服饰为基础,并吸取了神话故事夸张变形的特点。在色彩方面,设计者力求在同类色中找变化,用暖色调统一画面,而且采用了一点对比色,使画面显得比较明快。</p> <p class="ql-block">  《龙女托书》(4-1),图案描绘了龙女在泾河北岸托柳毅代传家书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柳毅双手紧握龙女的家书,回首望着站在荒郊之上的龙女,面部既流露着深深的同情,又表现出一定会替龙女将书信传达的承诺;龙女低首抚腮,愁容满面,充满着悲伤之情。</p><p class="ql-block"> 背景中有柳毅骑坐的马匹,龙女放牧的羊只和荒郊盛开的野花,点明了龙女所处环境的恶劣。</p> <p class="ql-block">  《传书洞庭》(4-2),图案描绘了柳毅将龙女书信送达洞庭龙宫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洞庭老龙王拱手相迎,柳毅双手将龙女家书呈上;老龙王身后站着龙王小弟钱塘君及手捧鲜果的龙宫侍女,虽然人物形象各异,但每个人的脸上都表现出复杂而焦虑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骨肉团聚》(4-3),图案描绘了龙女获救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龙宫侍女的乐声悠扬,龙女与母亲相依相偎,老龙王和钱塘君喜笑颜开,人物形象各异,但都喜形于色,沉浸在骨肉团聚的幸福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义重情深》(4-4),图案描绘了柳毅与龙女最终喜结良缘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红烛高照,柳毅与龙女紧紧拥抱,既表达了他们喜结良缘,义重情深的幸福心境,也隐隐流露出一种回首往事的沉重心情。</p> <p class="ql-block">  2004年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日,还发行了小本票。</p><p class="ql-block"> 小本票邮票枚数4枚,以小型张形式印制。其中,特别发行200万本小本票,加印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徽,特供全国集邮协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  2010年08月16日(农历七月七日),为了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优美的民间传说,中国邮政发行了2010-20【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一套4枚。版式一为1版4张。 </p><p class="ql-block"> 2010-20《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一套四枚,采用皮影、剪纸与汉画像砖等民间美术形式表现了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和鹊桥相会四个主题,面值均为1.20元。</p><p class="ql-block"> 牛郎织女的传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牛郎织女的传说积淀着我国农耕文明的记忆,代代相传,代代添加,形成了极为丰满的民间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盗衣结缘】(4—1)画面描绘了牛郎在仙女们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织女的衣服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男耕女织】(4—2)画面描绘了牛郎在牵牛耕田,织女在织锦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担子追妻】(4—3)画面描绘了牛郎挑着放有两个小孩的扁担,踏云追赶织女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鹊桥相会】(4—4)画面描绘了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同时发行小本票1本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p><p class="ql-block"> 《牛郎织女》小本票上诗配画和诗句来源:第一图选用了《诗经·小雅·大东》中的8句: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距支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p><p class="ql-block"> 目完彼牵牛,不以服箱。其意虽是抱怨织女不能织成布帛、牛郎不能拉车运输,虽然与画面的“盗衣结缘”有所不合,但它却以铁的事实告诉人们:“牛郎织女”一男一女两个名称,早在西周,即距今3000年左右就已在民间产生并流传。</p><p class="ql-block"> 第二图选用了东汉《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与画面“男耕女织”昭示的两人已为夫妇、织女织布的情节有所对应,但更多的是表现了夫妻被迫分离可望而不可即的凄惨。它还反映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东汉时期已基本定型。</p><p class="ql-block"> 第三图《秋夕》是首七言绝句,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笔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盈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章从仰慕牛郎织女坚贞爱情的角度,与画面牛郎“担子追妻”的意境正相吻合。</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图征引了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秦观词《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p><p class="ql-block">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诗与邮票就形成了“鹊桥相会”——诗画和谐、珠联璧合了。</p><p class="ql-block"> 立足画面,跳出画面,《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小本票的这种新奇设计,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与审美取向,堪称小本票设计的精妙之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12年08月23日(农历七月七日),为了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优美的民间传说,中国邮政发行了2012-20【民间传说——刘三姐】特种邮票一套4枚。版式一为1版4张。</span></p><p class="ql-block">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p><p class="ql-block"> 刘三姐的故事也多次被搬上电影和电视剧的屏幕,也有在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有所体现。</p><p class="ql-block"> 本套邮票基本延续了民间传说系列邮票的风格。以年画技法绘画,工笔重彩,人物形象传神。</p> <p class="ql-block">  【壮乡歌仙】(4—1)画面主图传神的刻画了刘三姐在青山绿水间歌唱的形象。背景有芭蕉、刘三姐茶园、歌王楼、下枧河龙洲岛、竹林掩映的壮族干栏民居及祥贝河风光。</p><p class="ql-block"> 八桂大地,山水形胜,好歌之风世代传承。广西的灵山秀水和壮族以歌代言、以歌解事、以歌明理、以歌传情的歌唱习俗,孕育了歌才出众的刘三姐。画面突出表现了刘三姐的天生丽质和好歌善唱,并将刘三姐置于广西罗城、宜州的刘三姐传说核心流传区域,画面中刘三姐在青山绿水间歌唱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歌舞剧《刘三姐》久负盛名的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的美好意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对歌斗智】(4—2)画面主图表现了与刘三姐对歌的人最后无歌可对,羞赧而退的场景。背景有盛开的杜鹃、下枧河风光、书童山、阳朔大榕树景区的穿岩及月亮山。</p><p class="ql-block"> 刘三姐用山歌唱赢秀才,是刘三姐传说中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是体现刘三姐聪颖擅歌的精髓。刘三姐识破财主莫怀仁要占其为妾的企图,按壮家规矩摆下山歌擂台,将受聘于莫怀仁的三个只知用诗书中的“之乎者也”来设比作喻的迂腐秀才对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绣球定情】(4—3)画面主图表现了刘三姐与一位英俊青年因对歌而情投意合,私定终身的场景。背景有阳朔千年大榕树及九只飞翔的白鹭。</p><p class="ql-block"> 宜州壮族版本的刘三姐传说中,李小牛和刘三姐两人感情很好,他们年龄相当又都会唱山歌,并且曾以“飘带”定情。 </p><p class="ql-block"> 反映壮族青年倚歌择配、以绣球作为信物馈赠有情人的古老习俗,表现不重金钱、不攀门第、不畏权贵的刘三姐对真挚爱情和幸福生活至死不渝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无论是与现实对应的具象化事物,还是细节的巧妙处理,都很好地呼应了主题。戏剧、电影中那首缠绵悱恻的山歌《藤缠树》,则是这枚邮票最好的画外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骑鲤升天】(4—4)画面主图表现刘三姐死后骑鲤升天成仙的场景。背景有柳州古八景中的两处相邻的山峰——鱼峰山和马鞍山。</p><p class="ql-block"> 刘三姐因歌献身(或化为奇石或升天成仙),是诸多传说版本中刘三姐的最终归宿。</p><p class="ql-block"> 邮票表现的内容取材于宜州、柳州两地的民间传说:对歌失败的莫怀仁探知到柳州龙潭村传歌的刘三姐的踪迹,遂买通官府迫害刘三姐。刘三姐不甘屈辱,纵身跃入鱼峰山下的小龙潭,而后骑着鲤鱼飞上云霄,将山歌撒遍人间。</p><p class="ql-block"> 相传刘三姐是农历八月十五羽化登仙的,后人为纪念刘三姐而聚会唱歌,世代相传形成中秋歌节。</p> <p class="ql-block">  同时发行小本票1本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壮乡歌仙】【对歌斗智】【绣球定情】【骑鲤升天】</p><p class="ql-block"> 方寸世界见证忠贞爱情,民间传说寄托美好希望。欣赏建国以来发行的爱情题材邮票,每一枚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邮票的发行题材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我们在归纳整理时,有不少是交叉重叠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等,我们可以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看到,还有昆曲、黄梅戏、京剧等戏曲题材邮票中也可以看到爱情内容的邮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