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未如此浮躁,不仅他们如此,我也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慌乱的脚步,匆忙的身影,凌乱的书桌,迷离的眼神。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寂静,如同被浓雾笼罩的古老村落,压抑得让人难以言喻。脑海中反复回响着一句话:这是少年的模样吗?这是我的学生该有的状态吗?追梦之路难道只能如此匆忙与迷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而我呢?起早贪黑,甚至无暇顾及脸面,蓬头垢面。作业批不完,课备不尽,生怕遗漏任何知识点,又担心问题没有讲透彻。我多久没有好好关注自己,整理自己了?我不也是他们的模样?这真的是我热爱的教师职业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灵魂不断拷问:我还是我吗?怎么变得如此令人讨厌?心中五味杂陈,我为他们的状态痛心,更为自己的状态感到痛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究竟在“忙”什么?这样的生活状态真的正确吗?忙就一定有意义吗?走就一定是在前进吗?动就一定在获得吗?答案显然不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非常肯定的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我想要的语文。我能做些什么改变?我想,首先得让他们停下手头的忙碌。于是,我告诉孩子们,大家停下来,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立刻抬头好奇地盯着我,问比赛什么。我笑着说:“发呆!”他们愣住了,眼中充满惊讶。我继续说:“现在全体到操场集合,什么都不要带,只带上一颗心。找到你们喜欢的校园一角,以最舒服的姿势,或躺或坐,然后静静地发呆。看看谁能成为发呆冠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乎,我和他们一并,静静地发呆,微风轻拂面庞,灿阳半遮天际,空气格外清新。大自然如此的美好,我却不知道。我们似乎在自以为是的“重要”中丢失了生活的本真,当理清思绪,顿时觉得脚下充满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比赛结束后,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这节课有意义吗?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有意义。”有孩子说:我美美地睡了一觉,发呆让我放松身心,大脑休息,下节课有更好的状态;也有孩子说:发呆让我暂时忘记作业,忘记烦恼,享受当下的宁静和美好,感受生命的美妙;还有同学说:发呆的时候我梳理了一下最近的学习生活,想了想目前面临的困境;也有人说:发呆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只属于自己,可以真正地倾听自己内心声音。大家七嘴八舌。我说:同学们,其实,有时候放慢脚步,给自己喘息的时间,会让我们更快更稳更好的前行,还记得最近初三适应性考试的作文题目: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低处飞行、赶时间的人(三选一),还有上次月考:难忘____的声音,好好想想,咱们这次的“发呆”,这四个题目都可不可以用?用了好不好?角度新不新?立意深刻吗?他们都点点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部分人看似的勤奋,不过是思维上的懒惰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一个囿于杂务而懒于思考的人,注定会陷入平庸的困境,摆脱低质量的勤奋,养成思考的习惯,才是你人生进阶的第一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懒蚂蚁效应”的真谛不也是如此,比懒惰更怕的是低质量的勤奋,一个只会机械式勤奋而懒于思考的人,往往只有苦劳,没有功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累了,倦了,迷茫了, 尽情地发发呆吧!发发呆,呼吸呼吸自由的空气;发发呆,放空放空疲惫的自己;发发呆,对自己的当前的生活进行会思考和总结;发发呆,好好想想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朋友,发发呆吧!看吧!多美好!是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