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脊梁(记安徽省合肥市红军、八路军、新四军部分老战士后代追寻父辈足迹——皖南之行)

抒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文编/苏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音乐/酷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图片/杨涛 程武军 等 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策划/合肥市老战士后代联谊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序</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新四军组建87周年纪念日。在这凝聚着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岁月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有着中华民族脊梁称号的“铁的新四军”保卫祖国、奋勇杀敌的战场。为了永远铭记新四军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丰功伟绩;为了纪念英雄的新四军将士们抗击日寇侵略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为了纪念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用血肉之躯铸成的“华中人民的长城”;合肥市老战士后代的部分代表,在合肥市老战士联谊会的安排下,在联谊会负责人盛承江、周仪光、程武军、杨涛等的带领下,于2024年4月15日至20日赴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宣城市泾县云岭镇、芜湖市无为市等地参观学习。凭吊革命英烈的大无畏精神,缅怀新四军的伟大功勋。曾记得,那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东三省的罪恶行径。一时间,东北在告急!华北在告急!中华民族在告急!为了抵御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排除蒋介石为首的民国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和抗日军民发扬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同不可一世有着嚣张气焰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一</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了形成抗日斗争的统一战线,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率部举行了兵谏(史称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在华北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二</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之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协议,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1937年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7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书记项英兼任军分会书记,陈毅任副书记。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驻江西南昌。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任副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副主任。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第1支队由湘鄂赣边、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湘南等地红军和游击队编成,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辖第1、第2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三</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2支队由闽西、闽赣边、闽粤边及浙南等地红军和游击队编成,张鼎丞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后粟裕),辖第3、第4团;第3支队由闽北、闽东红军和游击队编成,张云逸兼司令员,后谭震林任副司令员,辖第5、第6团;第4支队由活动在鄂豫皖边的红28军和鄂豫边游击队编成,高敬亭任司令员,辖第7、第8、第9团和手枪团;军部特务营由湘南、闽中等地红军和游击队编成。全军共1万余人。1938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致电新四军,指出:目前最有利的发展地区是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建立根据地,扩大新四军基地。据此,新四军各支队陆续向皖南、皖中集中。3~4月,第1、第2、第3支队先后到达安徽省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进至安徽省霍山县流波地区。军部由南昌进驻岩寺(同年8月,移驻泾县云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四</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4月,第4支队进抵皖中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5月12日取得蒋家河口战斗的胜利。4月下旬,军部组织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6月17日取得韦岗战斗的胜利。6~7月,第1、第2支队相继进入江南敌后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和江宁、当涂、溧水、高淳地区,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第3支队在策应第1、第2支队挺进苏南后,即进抵皖南抗日前线,展开对敌作战。9月,中共河南省委派彭雪枫率新四军竹沟留守处部队一部东进,10月,与豫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一部和先遣大队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为了重温这一段辉煌的历史,缅怀新四军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战斗历程,合肥市老战士后代的部分代表,先后前往岩寺、云岭、无为等地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老战士后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参加活动人员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盛承江 赵 联 程宪军 程武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陶大久 张曙辉 陈 辉 向亚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何 苏 肖 屏 徐明靖 杨 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龚云国 周仪光 付 英 付青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付 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注:陈 光 郭苏球两位成员没有随团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通 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为追寻父辈的足迹,合肥市老战士部分后代皖南之行安排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一,主要行程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参观新四军成立时的一、二、三支队聚集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二),参观黄山岩寺镇、宣城泾县茂林镇新四军军部旧址;芜湖市王稼祥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芜湖市无为市新四军七师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二、参观学习时间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4年 4月15日至4月2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具体行程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第一天,4月15日从合肥出发到黄山市岩寺镇。下午在岩寺参观新四军进入皖南的旧址,晚上住岩寺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二),第二天,4月16日前往歙县,下午在歙县参观学习,晚上住岩寺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第三天,4月17日从岩寺镇前往泾县茂岭镇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学习,晚上住泾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四)、第四天。4月18日前往芜湖市,晚上住芜湖市铁山宾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五),第五天,4月19日前往芜湖市王稼祥纪念馆等地方参观学习,晚上住芜湖铁山宾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六),第六天,4月20日前往无为市新四军七师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后返回合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四,整个行的费用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整个参观学习活动实行AA制,五晚六天的行程每位参加活动的人员预交费用2200元,实行多退少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出发时间地点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4年4月15日早上七点半在长江西路省军区第一干休所操场集合乘车前往皖南(具体集合地点定位图另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活动注意事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自觉服从统一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二),出发前请带好身份证及复转军人优待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带好平时吃的药品和其它物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合肥市老战士后代联谊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4年4月9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合肥市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后代追寻父辈足迹——皖南之行于2024年4月15日上午在安徽省军区干休一所大院集合,并在盛承江、周仪光、程武军、杨涛的带领下乘车前往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新四军军部,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旧址参观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2024年4月15日下午,合肥市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部分后代在领队的带领下第一站到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参观学习活动得到了当地纪念馆相关人员的帮助,虽然星期一是纪念馆闭馆休息的日子,还是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合肥市老战士后代续展,参加活动的后代们身受鼓舞,借此机会向相关人员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1937年7月7日起,日本军国主义反动和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大江南北同仇敌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全面爆发。从当年10月开始,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于1938年3至4月份,第1、第2、第3支队先后到达安徽省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进至安徽省霍山县流波地区。军部也由南昌进驻岩寺(同年8月,移驻泾县云岭)。先后来到了有着千年历史的黄山市徽州区岩寺古镇,集结抗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参观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七 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周仪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4年4月16日於岩寺</span></p><p class="ql-block"> 峥嵘岁月举刀枪,</p><p class="ql-block"> 策马挥戈到岩寺。</p><p class="ql-block"> 歃血沙场驱虎豹,</p><p class="ql-block"> 鏖兵峻岫斩豺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英雄胆气冲霄汉,</p><p class="ql-block"> 勇士精神撼岩寺。</p><p class="ql-block"> 战地苏淮妍史册,</p><p class="ql-block"> 皖南烽火写华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注:合肥市老战士后代联谊会负责人周仪光在参观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后即兴赋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位于黄山市岩寺古镇中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记录了当年新四军在岩寺镇的集结、训练活动。纪念馆粉墙黛瓦,正门前立有一座简单的牌坊,整体看上去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通过参观学习,老战士的后代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新四军挺进抗日前线的战斗历程,受到了“铁军”爱国主义精神的再教育。同时,为了传承和弘扬父辈的光荣传统,老红军程业棠、姚远良、盛士坤的后代向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赠送了父亲投身革命生涯地回忆录和纪念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2024年4月16日,按照行照安排,合肥市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的部分后代在当地旅游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古徽州的历史文化古迹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成果。第一站去了享有徽州“都江堰”之美称的渔梁坝水利工程,领略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走进徽州,走进新安江畔,徜徉在城市与乡村的深处,会经常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和积淀,尤其那一座座古镇、一条条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艺、老物件,无不承载着悠悠的历史记忆,诉说着无数的动人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当我们走进徽州歙县的渔梁坝,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是古老而充满了记忆的古代水利工程。当我们步行在位于古坝之畔的老街,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繁荣景象。渔梁老街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公元759年渔梁形成街市,这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2001年6月渔梁坝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明清时期,渔梁热闹非凡,其中号称徽商四大行当的盐、茶、木、典当诸业在商业街占有突出的地位。老街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鹅卵石有序铺就,街边古祠堂、古民居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2024年4月16日下午,在领队的安排下,全体赴皖南之行的老战士后代饶有兴致的来到了位了徽州西南的古西溪南村。有人说:不来西溪南,不算来过黄山。而到过西溪南的人,总会被她的颜值和气质惊艳到。绿色、自然生长是她的个性,她也是深藏在黄山的绿野仙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四月的西溪南,远望青山叠翠,近闻虫鸟啾啾,苍翠欲滴的枫杨林一碧千里,与延绵流淌的丰乐河相映成趣,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位于黄山南麓、丰乐河畔的西溪南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距今有1200年历史,拥有独具特色的水利遗产、园林建筑等文化遗存,现保留明清建筑100多幢。时光常新,不管过去了多少年,它依然美得像一个童话。沿丰乐河绵延数公里的枫杨林规模之大在华东地区十分罕见,不仅景色优美,百鸟栖息,而且空气清新,是游客来西溪南的必到之处,也是来黄山游客首选的摄影、亲水、休闲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这两天,江南大部,或者说,华南等地区都是阴云密布的天气。受冷暖气流交汇的影响,皖南地区也是多云和阴雨的天气。赴皖南参观学习活动的老战士后代没有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束了在徽州的追寻的行程,于2024年4月17日上午前往宣城市的泾县。因泾县下大雨,并于第二天的上午凭吊和纪念新四军的英烈们。老红军程业棠、姚远良、盛士坤的后代向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赠送了父亲投身革命生涯地回忆录和纪念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四五月份的皖南,可以说,那是山青水秀美丽的山川。放眼望去,烟雨蒙蒙,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雨后的皖南,更显得郁郁葱葱。当我们一行,一行新四军老战士的后代,来到了这片有着红色记忆的热土,仿佛来到了新四军将士们奋勇杀敌鏖战的沙场;当我们踏入这方充满了传奇的热土,我们仿佛看到了父辈们欲血牺牲捍卫祖国尊严的光辉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当我们满怀深情地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家园,我们仿佛看到了伟大的“铁军”用钢铁般的意志,消灭日本侵略者;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华中人民的长城”。今天,当我们的祖国走向强盛、人民生活幸福,中华民族面临伟大复兴的时刻,我们更加的怀念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更加的怀念我们的父辈和远行的父母。今天,我们可以告慰父辈和革命先烈,你们为之奋斗和开创的伟大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你们追寻的伟大的理想信念正在一代代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按照行程的安排,合肥市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的后代赴皖南追寻父辈踪迹的行程已经来到了江城芜湖。芜湖也称为鸠兹之城,人们也习惯称她为半城山半城水。近代以来,特别是一八四零年以来,江城芜湖的命运紧紧的和祖国的命运眹系在一起。在黑暗的旧中国,芜湖人民见证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和残酷的剥削和统治。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的奋斗,江城芜湖的人民见证了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祖国的发展和富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合肥市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后代赴皖南追寻父辈足迹皖南行的相关人员于2024年4月18日抵达江城芜湖并入住风景如画的铁山宾馆。他们不顾舟车劳顿,并在芜湖铁山宾馆的友人王劲松的热心安排下,利用短暂的时间瞻仰和参观了毛泽东主席1958年9月19至20日视察安徽省芜湖市时下榻的住处,芜湖铁山宾馆“烟岚楼”。老战士的后代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毛泽东主席曾经居住的住所,缅怀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功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毛译东主席在住所内观看芜湖铁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毛泽东主席在入住的铁山宾馆接见干部和群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毛泽东主席视察芜湖造船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1958年9月19日下午,毛泽东主席由罗瑞卿等人陪同从合肥乘火车来到芜湖。当晚,在工人俱乐部同党、政、军、群负责人和安徽省、芜湖市的干部群众1000多人观看了文艺演出。1958年9月20日晨,到芜湖造船厂视察,参观了鱼雷快艇等产品的生产现场,还乘坐鱼雷快艇在长江航行约40分钟、20余海里,观看了快艇的烟幕弹、鱼雷(操作雷)发射操作表演,接见了造船工人、驻厂海军、陆军指战员,并指示:“要培养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上午9时40分,毛泽东主席离开芜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同样,江城芜湖也涌现出许多的优秀儿女,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人王稼祥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从皖南走出、他从江城走出,他像优秀的江淮儿女,为新中国的建立、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是当之无愧优秀的共产党员。合肥市老战士后代的部分代表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专门前往芜湖市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学习。在缅怀的同时,学习王稼祥同志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学习王稼祥同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高尚品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芜湖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肖本如会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戴尉华秘书长:您们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合肥市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后代一行20人追寻“父辈足迹”赴皖南之行,结束了黄山岩寺、宣城泾县的参观学习。按照参观学习计划的安排,于2024年4月18日至19日共两天时间到访芜湖市参观、学习。并拟定于4月19日下午三点在芜湖市华邑酒店与贵会联合举行传承《新四军爱国主义精神》交流座谈会,特邀请贵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五位同志参加座谈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致敬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合肥市新四军后代联谊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4年4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合肥市老战士联谊会组织全体赴皖南的人员和芜湖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肖本如会长、戴尉华秘书长、新四军老战士后代靳宁等同志一道于2024年4月19日下午在芜湖市华邑酒店联合召开弘杨《新四军爱国主义精神》座谈会。与会的代表满怀深情的畅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新四军光辉的战斗历程。与会代表结合此次追寻“父辈足迹”皖南之行的参观学习的收获,回顾了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组成全国抗日统一战线难忘的岁月。以及新四军挺进中原、深入敌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历程。与会的代表在畅谈交流过程中,讴歌了英勇的新四军将士们发扬敢于牺牲、敢于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立志要高举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2024年4月20日,合肥市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的后代结束了皖南的行租,在返回的路途中,按照行程安排,在领队的带领下前往位了无为市的新四军七师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无为市红庙乡海云行政村。原馆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褒扬七师先烈于1995年10月建成。新馆于2012年始建,于2014年7月1日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设有“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诞生的新四军第七师”“第七师健儿驰骋皖江”“永远的丰碑”等8个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属部队整编为7个师。活动于皖江地区(安徽省境内长江沿岸)的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及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队编成新四军第7师。新四军第七师辖第19旅和挺进团,全师共1900余人。第7师在抗日战争中,共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到大反攻前,主力部队发展到2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7100余人。综上所述,我们追寻父辈足迹的行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继承“铁军”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高举父辈的旗帜、我们弘扬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传统任重道远!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