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矿山记忆:故乡的大洋桥

漠北

<p class="ql-block">故乡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大发街,一个叫长汉沟。这两个名字,方圆百可谓是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们,懵懂无知,却对这两个名字充满了自豪。我们常常聚在一起,夸夸其谈:“咱们大发街可比北京大多了,人也多得多……”然而,当被问及北京在哪个方向时,我们却茫然不知。有大人说:“我们长汉沟有 2 万人,跟北京比可差远了……”“不可能!”我们不服气地翻着白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据地方志记载,50 年代前,这里叫大发窑。解放后,新政府认为这个旧名字与新社会不相符,便改名为大发街。又因为当地有煤矿,且位于长汉沟,所以后来又被称为长汉沟煤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发街的北面和南面各有一个出口,两侧是绵延不绝的山脉。山脉下有一条沟,沟中间有一条河床,人们都叫它大河槽。平日里,大河槽几乎没有水流,只有在雨季洪水泛滥时,地下的山泉才会被冲出来。洪水过后,留下涓涓细流,清澈甘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夏天,妈妈或姐姐总会端着一大盆脏衣服,上面放着一块木制的搓衣板,带着一块白浪牌洗衣膏,来到大河槽洗衣服。而我则光着脚,甚至连鞋子也不脱,就直接跳进清凉的水中,在妈妈和姐姐面前“啪啪啪”地戏水,水花溅起,洒落在她们身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冬天,细流在一个湾子里结成了冰面,成为了天然的滑冰场。大一些的少年穿着牛皮鞋底带冰刀的滑冰鞋,在冰面上滑出一片朦胧的雾凇,美极了。而小一点的孩子们,则穿着木头板上镶嵌着钢锯条的冰鞋,木冰鞋上钉着一排绑带,“刺刺”地滑在冰面上,虽然速度较慢,略显粗糙,但他们也玩得不亦乐乎。冰面上有一座水泥桥,横跨河西和河东,桥西头稍微偏南,桥东头稍微偏北。这座桥叫做大洋桥,带有“洋”字,一听就有故事。的确,据地方志介绍,大洋桥建于 1940 年前后,桥身全部由钢筋水泥建造而成。到了 1980 年,还能清晰地看到桥面上留下的一些印痕,据说那是鬼子建桥时留下的洋刀洋武器的印痕,主要是为了吓唬经过这座桥的人,让他们当良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洋桥实际上是鬼子为了掠夺大发街的煤炭资源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小孩子在大洋桥上玩过打鬼子的游戏,也玩过铁道游击队的角色扮演,还喜欢爬上爬下,玩得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洋桥在大发街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因为拉煤有山脚下的铁路,东西方向往来的人家通常不需要走大洋桥,那样太绕路了,直接从桥下的大河槽就可以到对面的人家或商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洋桥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是在发山洪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发街和长汉沟始建于 1958 年。50 年代中期,全国各地数千名农民工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在这里安家落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的时候,大发街的东山上,还生长着榆树、柏树、山樱桃、马茹茹等各种草本植物。在植物之间,随处可见黄色的大蝴蝶、小黄蝶、白蝶、蓝蝶,偶尔还会有翱翔在天空中的老鹰。百灵鸟、蓝靛、石鸡、半雉等鸟儿清脆、悠扬的歌声在山间回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电视开始流行的那一年,大发街有了电视转播塔,位于西山的最高峰。当时,那里是大发人必去的地方,主要是想看看电视是如何从这里转播到整个大发街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矿山的北面有一个村庄,村庄名叫东山,建在山顶上。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对于农民来说是个好地方,对于我们矿山上的顽童来说也是个好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天一放学,一群同学就爬上了东山。山上是那种梯田,红、黄、绿三种颜色从低到高,一望无际,美不胜收。这时,我们会趁农民伯伯不注意,一头钻进田里,像天马行空一样在庄稼地里乱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山上有一片果林,树上结着一种叫 123 的果子,非常脆甜好吃。这片果林可没少让我们遭殃,我们也因为偷吃 123 多次被抓到交给学校。有一个五年级的同学因为偷吃 123,还被押上了主席台批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学校在东山有一块试验田,每个星期天,老师都会带我们去试验田。试验田的田边立着一长排大牌子,上面写着:工业学 xx,农业学 xx。同学们举着红旗,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从山底一直延伸到山顶,格外壮观,让我联想到电影里的红军队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到了试验田,我们就开始施肥。我们把从厕所挖出来的人工肥料,也就是排泄物,一堆一堆地放在地头。然后每人铲一铁铲,一行一行地撒。不一会儿,汗水就流进了眼睛。休息的时候,男孩子们又露出了顽皮的本性,不再老老实实地休息,而是去追逐突然出现的一只野兔。虽然明知追不到,但还是拼命地狂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发街最热闹的地方当属俱乐部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岁时,我还未到上学的年龄,因为上学必须满九周岁。那时的我好奇心极强,总是想进入俱乐部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母亲告诉我需要买票才能进去,我便嚷着要买。母亲却说道,钱要留给下井的父亲,父亲下井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只能吃窝窝头,身上没有力气,在井下都挖不动煤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上了小学一年级后,终于有了机会。这次是学校包场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进入俱乐部,我兴奋极了。大堂好高好大,两边的墙上写着特别大的字,那是伟人的语录。一排排木制座椅从低处到高处排列着,木椅经过摩擦已经看不清原本的颜色。我在木椅间来回穿梭,跑来跑去,生怕看电影的人不知道我的存在,结果差点被脚下的一堆瓜子皮滑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电影开始播放了,先放了几段宣传片,我们称之为“加演”,内容都是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国人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正片开始时,有一段情节是一个人物的水中倒影。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大喊道:“放倒了,放倒了……重放……重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千个脑袋在闪烁的灯光中一齐扭过来看着我,我顿时感到无比自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