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勇敢的萧山人民战天斗地劈山围海的精神永记史册

缪炳祥

<p class="ql-block">萧山人民搏浪斗潮,劈山围海,造良田五十多万亩。这是多么勇敢的精神啊!</p> <p class="ql-block">读懂杭州 | 杭州萧山围垦工程</p><p class="ql-block">杭州党史馆和方志馆 2023-12-01 14:35 浙江 听全文</p><p class="ql-block">点击蓝字</p><p class="ql-block">关注我们</p><p class="ql-block">钱塘江,自古就有罗刹江之称。它滋养着千万浙江儿女的同时,也给沿江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尤其是那“千里波涛滚滚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的举世闻名钱江大潮,以每平方米7吨多的强大冲击力,吞噬两岸的生灵和家园。</p><p class="ql-block">而杭州萧山区正地处这个河口段的强涌潮区。桀骜不驯的强涌潮使河口段的萧山区江道变得异常诡秘、暗流奔腾泥沙淤积的灾难区。坍江毁堤,摧毁田屋,卷走人畜。</p><p class="ql-block">为了制服滔滔钱江潮,新中国成立后,省、市人民政府就开始着手进行治理。同时,按照省水利部门的“治江与围涂相结合”的战略,萧山沿江人民群众也在各自的地段自发地进行小规模的围垦。20世纪50年代初期,萧山南沙沿江乡村对南沙大堤外新涨滩涂自发小规模围垦。</p><p class="ql-block">萧山围垦场景</p><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萧山原党山、长沙、夹灶3个公社在群众自发小规模围垦的基础上,成立了“益农围垦海涂指挥部”,正式拉开了萧山人民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大规模治江围垦建设序幕。</p><p class="ql-block">在举世闻名的涌潮区围垦,艰难和风险非同一般。根据钱塘江潮汛特点,围涂一般选择在潮汛小的冬季进行,并且必须在1月两汛之中“大潮头,小潮尾”的七八天时间内突击完成。故每次围涂时,总有数万、十几万民工涌向工地。他们在沙滩上搭起数以千计的简易工棚,冒严寒,顶北风,赤脚踏冰,挑土筑堤。为了使新筑的土堤不被潮水冲垮,必须抛投大量的石块,为此先后开辟石场120多处。所采石块用拖轮、拖拉机等突击运输,以致几十个山头被削平。“吃的石米饭,睡的白沙滩,夏天大蚊虫,冬天西北风,披星又戴月,满身是泥沙。”萧山围县条件艰苦,还要经受台风和钱塘江涌潮的考验,从而培育了萧山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自1970年起,人民政府组织向垦区移民。1978年建立起6个乡、43个行政村(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建制有所变化),还先后建立起第一农垦场、第二农垦场、红山农场、红垦农场、钱江农场等9个农场,一些乡镇企业设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农业车间,此外还有3个军垦农场,1个省属农场。</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后期,萧山制订“谁出力,谁投资,谁得益”的土地分配政策,开始把各自经营、四处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使4区43个乡镇共15.4万民工按期开赴工地围垦施工,集中力量进行外十工段至工段东直线大堤外的5.2万亩围垦。1986年有15万大军参战,当时分4路进行,3300多艘农船,1200多辆汽车、手扶拖拉机和9万多辆自行车及部分长途跋涉的围垦战士于11月23日同时到达工地,同时开工。1986年冬季,萧山成立“新围江涂总指挥部”。</p><p class="ql-block">90年代后,萧山围垦工作采用新科技新工艺,实施以泥浆泵代替人工筑提开河的机械化施工,实现了围垦由肩挑背扛的人海战役向机械施工的转变。仅1965年至1995年,600公顷以上的围垦就进行了17期,大小围涂累计筑堤235.45公里。</p><p class="ql-block">1994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萧山在垦区设立了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发区。1995年7月,国家计委又批准设立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并确定其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样板和全国重点星火技术密集区。</p><p class="ql-block">至2000年底,萧山围垦面积达52.62万亩,是萧山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之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2005年动工实施的萧围东线时,利用科技围垦方法,实施了工程定量、延时、提效、调控、瘦身、船抛“六促施工法”,围垦工程水陆立体交叉施工、昼夜不息全天施工、高坝与低坝配套施工、窄坝与宽坝同步施工的措施,降低了工程深江围垦的风险,节约了投资,加快了进度,确保了安全。至2007年12月,萧围东线1.78万亩土地围垦成功。难以忘却的是,在历次围垦中,有50余条鲜活的生命奉献给了围垦事业。</p><p class="ql-block">广袤的围垦大地为萧山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萧山国际机场、钱江大桥、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成,使萧山区经济快速提升。围垦的土地已成为投资者的宝地、创业者的乐园。围垦工业欣欣向荣,形成了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工业区、临江工业区、钱江世纪城、国家级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围垦农业蒸蒸日上,至2007年,垦区粮食生产总量达到26.89万吨,棉花产量598吨,蔬菜种植面积31,655公顷,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7,995公顷,水果总产量12,5943吨,猪、牛、羊、兔、禽等肉类总产量92,812吨,水产品总产量46,505吨,成为萧山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p><p class="ql-block">2008年,杭州萧山区实现生产总值842.86亿元,财政总收入也实现了超百亿,达到111.58亿元。萧山区曾多次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市)”“全国明星县 (市)”“全国十大财神县 (市)”“浙江省品牌强县 (市、区)”“大陆极具投资地第一名”“中国园林绿化产业基地”等称号,自2002年起连续7年在全国县 (市、区) 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第7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均保持浙江省各县(市)、区首位。</p><p class="ql-block">来 源:《点燃记忆 杭州六十年》</p><p class="ql-block">编 辑:金家谊</p><p class="ql-block">审 核:鲁 萍(一)请看第二篇</p> <p class="ql-block">钱江大潮冲击力太大,塌方严重。</p> <p class="ql-block">围垦现场</p> <p class="ql-block">数万围垦大军在滩涂作业</p> <p class="ql-block">大堤坝决口时抢险堵决口</p> <p class="ql-block">围垦工地群众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挖土建坝</p> <p class="ql-block">劈山采石</p> <p class="ql-block">挖土建坝</p> <h1>传承萧山围垦精神(二)</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特别鸣谢:萧山区农业局水利工程师陈光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color:rgb(62, 62, 62);">(接上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62, 62, 62);">1966年初夏,一个惊喜的消息开始在滩涂上传开,说是水利员徐荣居然在大堤外种活了棉花!这可是场大事体,“我们本来是守,现在我们可以攻了!”徐荣兴奋地告诉同僚李水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62, 62, 62);">事情要从1954年南沙大堤再度坍江开始说起,徐荣,这位后来被益农当地老百姓亲切地唤作“伯伯”的老人,当时不及而立,作为水利员来到前线负责治江工作。在他眼前,目之所及,皆是四处奔走逃难的农民。他与同僚深感痛心,在与省水利厅紧急报告后,争取到了4万元下拨资金与几位下派工程师,共同商议对策。最终决定用土筑堤,堤外抛石的方法,得以保住大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保堤只是第一步,1955年4月,徐荣参与了在北海塘与南沙大堤相交处建造水闸的全过程,水闸由绍兴水利局出图设计,萧山水利局工程师陈光裕负责施工。老百姓听闻喜大普奔,口口相传,“这里要建一弄闸了!”此时说的“一弄”,是指一口单间的水闸。有了这一弄闸,挖了排水沟,内地的水就能排入钱塘江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年后,闸建成,徐荣提议取名为“<b>益农闸</b>”,既谐音于老百姓口语里熟悉的一弄闸,又寓意在益于农作。“益农”这个地名,也由此而来。此后,他用一些石块在堤外筑起小石坝,围了一块小小的“试验田”。潮进潮退,沙头涨高,这一亩多的土地渐渐成熟,他就在这块地上开始种高粱、豆类等作物,最后竟然真的种活了棉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益农村当时围垦的试验田现在已经种上了其他农作物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如今回溯,这小小的一亩田,便是萧山大规模围垦的起点</b>,而徐荣参与建造的益农闸,一路挖到瓜沥白洋川,也成为后来围垦运石船只通行的重要河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回到1966年,徐荣将棉花情况报告给了后来围垦中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夹灶公社党委书记赵五八。赵五八,在众人的追忆里,这位老书记“瘦小精干,戴着草帽赤着脚,皮肤黝黑,还总是一只裤脚高,一只裤脚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当时公社人多地少,吃不饱,劳动力也没有出路,还要轮流出工,棉花的喜讯让赵书记看到了希望。此前一年,南阳、赭山两个公社已经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联合围垦。但上头的情况是“三不”,项目不获批准、财政不出钱、领导不参与。县里犹豫不决,可时机不容错过,赵书记决心不要国家一分钱,以群众的力量,向潮水夺地,向海涂要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之日,在益农闸旁的一间石屋里,赵书记联合党山公社、长沙公社的书记、社员们,商量围垦之事。这次碰面,堪比萧山围垦史上的“红船会议”。会后,几人在另一个滩涂又做了约10米见方的小围垦试验,确认滩涂淤涨程度已经达到围涂标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年10月,三个公社联席会议,共同成立益农围垦指挥部,赵五八为总指挥,同时决定,从各生产队公积金里抽取围垦必需的材料费用,每亩地2元,谁出工,谁得地,公平公正,所有劳力不付报酬,一律以生产队记工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1月19日,第一次围垦正式出工。工地的标杆,还是指挥部特意去借来的五支毛竹——当时这周围愣是一根竹木都找不到。按照潮汛,筑堤任务需在24日完成,五天时间里,三个公社的25000人,围起了9000亩土地,筑起了6250米的大堤,<b>成为萧山大规模围垦的首次胜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谁曾想,首围成功的五个月后,1967年,那场莫名其妙的大冲击,连同怒吼的钱江春潮一起,一夜之间,冲开了血汗所筑的大堤,300多米的缺口,抢险迫在眉睫,而总指挥赵五八,却被关押起来隔离审查了。派来现场的区里的水利员,临阵上马,根本难以处理和指挥这样的抢险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就在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如天降猛男,总指挥赵五八从关押的牛棚里逃了出来!骑着他那辆老爷自行车,火急火燎地奔赴现场。他一到,人心才定。随即了解情况下达命令,抽调各公社精兵强将,赶赴江边,堵上缺口,经过十几天紧张抢救,总算保住了这9000亩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萧山的农民是有觉悟的,他们不为形势所左右,所以围垦这种大型工程从未停止过。”</b>做了一辈子萧山围垦的水利工程师陈光裕曾在回忆里如此赞赏。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时局动荡,形势莫测,围垦却年复一年,踏踏实实地成了一项势在必得的不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吃的咸苦饭,睡的白沙滩,夏天蚊虫咬,冬天喝北风,月点灯、风扫地,披星戴月,满身是泥沙。”这是一句沙地围垦人的顺口溜。那时的萧山,岸上走的人、路上跑的车、河里开的船,都往一个方向,一路向北,朝江边去。最多的是走路人,行进的队伍何其长,前不着首,后不见尾,队伍里的人装备相似,挑着一根扁担,前头挂土箕、铁耙,后头放着饭篮、茶杯、碗、干菜、霉豆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冬天,是围垦最有利的时间。</b>与夏季钱塘江两三米的潮头高度相比,冬季仅四五十公分,已经相当温和。且避开农忙,水量平稳,滩涂外露的面积大得多。但是淤泥深厚,稍不留心就会泥足深陷。所以即便天寒地冻,也只能脱光鞋袜。靠挑两只土箕,一脚一脚,一担一担,远远近近都是“嘿哟嘿呦”的号子声。一队人刚倒完泥,挑着空担下堤埂,另一队人则正挑着泥喊着号子上堤埂。围垦大堤最高有十多米,站在堤脚下往上看,有时都会头皮发麻。镜头一拉远,从高处俯瞰,方圆几里,几百支队伍,把江岸切割成整齐规划的段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你想想,沿塘一夜之间搭起一万多间草棚舍,那速度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速度’。”陈光裕打了个比方。“<b>最苦的是大堤合龙</b>。合的龙口,就是堤坝最后的缺口。草包灌石沙,一包包扔到水里,有些人得站在水里,天冷呀,在水里泡一会儿,人就冻得瑟瑟发抖,牙齿都格格响,浑身皮肉乌紫。换人时,爬上来喝口烧酒,火里烤烤。二是练泥,也叫踏泥,在挑泥前,先由一部分人组成突击队,头天夜里到滩涂淤泥里踩,泥水没到半腰里,把泥踩结实,把水分挤走,第二天挑起来干一些,否则根本没法把淤泥挖起装在土箕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设计、改善水利设施,到抢险工作,但凡出现突发状况,都需要陈光裕这样的水利工程师们第一时间赶赴。从1952年开始的四十余年里,陈光裕几乎伴随了每一次萧山围垦的历程。直到2005年最后一次围垦,已经退休的他,仍以顾问身份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有一年台风刮得堤坝告急,他与同事们刚到现场,洪水就突然决堤,冲出200米的大缺口。几人立即爬上附近一间草舍,但水很快漫上来,眼看就要没顶,危急时刻,大家抱住旁边的几株毛竹,在洪水里生生挺住,坚持了整整一夜,等到第二天水退才脱险。如果没有这几株毛竹,恐怕几人已经遇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陈光裕的围垦手记里,清清楚楚记录了每一次工程的时间、参与人员、围垦面积等。这个耗费一生记录的第一手资料,被无偿赠予萧山档案馆,成为萧山围垦史记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旦出现险情,抢险要抛大量石头堵截潮水,保住大堤。石头多从南边山区开采,最多时,山宕<span style="color:rgb(138, 136, 136);">(采石场)</span>有超过120处。<b>青龙山低下了“龙头”、鱼青山刮光了“鱼鳞”,雷山直接挖到地下30多米成了“雷湖”,</b>据说未来要造成深坑酒店。还有长山、红山、大和山、党山等等,连绍兴的坟头石都没有放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90年代时,地表山体已全部被采尽的雷山,因石质优良,地下石料仍在被开采。 图自《萧山围垦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山宕的活儿,是拼命的活儿。采石工被叫做“石宕师傅”,领班为“把宕师傅”。最关键的工作是打炮,把宕师傅找好炮眼,两人合作持钢钎重锤凿出预定深度的小洞,然后用少量炸药逐步扩洞,直到正式装炸药,炸开采石。如若躲避不及时,就有可能受伤。也因此,在那个年代,山宕里的工人,断胳膊断腿都时有发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把宕师傅葛文龙讲过一只故事:1987年9月,一次爆破作业中,他和副手金荣正在半山腰为扩炮后的炮洞装炸药,突然发现石头已经松动,他知道不对,一把推开金师傅,叫他逃命。金师傅当机立断抓住悬挂在空中的把宕索,攀上山顶,然后迅速甩下。千钧一发之际,葛师傅几乎是以杂技演员的身姿速度,扑向把宕索,拼了命地飞扑上山顶。身下的山石轰隆一声,已经坍塌下来,四周一片尘土飞扬。“大难不死啊,这条命真是捡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也有一些人没能获得葛师傅的好运,<b>在《萧山围垦志》记载的1966-1988年间围垦工程中殉职的52人里,就有40人是在采石工作中遇难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除了这些技术活,其他敲石子、运石子的活,都由临近村落的普通村民们承担,同样记工分。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也是全员出动,男男女女都在山场拿着敲榔头敲碎大石,石头地难走,要一直穿着雨鞋,敲碎的石子还会飞溅到身上、脸上,衣服破洞、皮肤上拉出小口子,都是寻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船到船埠头了,山宕就会吹海螺,听到信号,村民无论在干什么,都会立刻起身,肩挑怀抱,把石头搬运到船埠头装船。也是这样的举城工程,让萧山原本泾渭分明的两种人,里贩人和沙地人,拧成一股绳,真正走到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此文章采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2024.04.2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运石船队</p> <p class="ql-block">论萧山围垦</p><p class="ql-block">萧山围垦指挥部农开办 2014-12-04 14:55 浙江 听全文</p><p class="ql-block">萧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着许多中国之最,萧山围垦就是其中之一,是中国围垦面积最大的县市,在全球号称荷兰后第二,共围土地50多万亩。萧山围垦是萧山人民战胜钱塘江涌潮的结晶。萧山北海塘以北,南沙大堤以南、以西的老沙地也是萧山人民围垦的结果。而现代围垦则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五六十年来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是小打小闹阶段,也可称无秩的阶段。时间从建国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这一时期主要是钱塘江沿岸的浦沿、长河、西兴、宁围等乡村的群众,见钱塘江边淤涨起小片滩涂,就以村(大队)为单位,自发织组起来进行围涂,面积少的只有几十亩,如浦沿镇新生村于1962围的沙浪沈前圩,只有35.11亩;长河镇长一村于1950~1951年筑堤围的也只有40多亩。面积最大的是于1963~1970年络续所围的1800亩。这一时期围的面积总计近9000亩,共围临江堤长22000公尺。</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是大规模围垦阶段,时间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萧山老百姓所讲的围垦就是指这一阶段围垦。共有4个区块,从西向东依次为顺坝围垦、九号坝围垦、美女山至十二埭闸围垦和益农围垦,面积最小为1200亩,最大为9.7万亩,共出动30多期,围地47.7万亩。这是萧山围垦史最为壮观的围垦。</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是机械化围垦阶段,也可称收官阶段。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萧山农村劳力大批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劳力工价日益昂贵。萧山适时摒弃那种用行政手段分任务、靠劳动密集搞围涂的办法,讲究科学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以泥浆泵代替人工筑堤开河的机械化施工。主体工程采取公开招标承包的办法,比较大的有1993年的1.3万亩围垦、1994年底至1995年的1.9万和2007年12月的1.78万亩围垦。机械化施工围涂的成功,增强了全市干部群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围垦的信心。</p><p class="ql-block">萧山围垦意义深远。它不仅造就了大批土地,缓解了萧山建设用地的矛盾,拓展了萧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萧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钱塘江流道排灌和通航能力,改善了萧绍平原100多万亩农田的排涝条件。意义更大的是,造就了具有“围垦精神”的一代萧山人。</p><p class="ql-block">首先,“围垦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萧山围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围垦,而是在钱塘江强涌潮地带的条件下进行的,它一般在冬季进行,在大潮尾和小潮头之间的一个星期时间内突击完成开河筑堤任务,工作十分繁重,时间十分紧迫;钱塘江畔冬季气温比内地要2~3℃,风力要强1~2级,条件十分艰苦。但萧山人民不畏艰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自带工具和生活用品,有的步行百余公里,在天寒地冻、朔风凛冽的滩涂上搭草棚,睡泥地;吃的是霉干菜、霉豆腐、萝卜干和用咸水制成的咸米饭;喝的是咸得发苦的咸水茶,而且日挑土在3~5立方米之间。当时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的石米饭,睡的白沙滩,夏天大蚊虫,冬天西北风,披星又戴月,满身是泥沙。”广大的市(县)、区、乡镇干部,亲临前线指挥,与广大民工同甘共苦,起模范带头作用。1969年3月的二万七千亩围垦的第二期工程就是一个缩影。当时气温在摄氏零下5度以下,冰天雪地,加上8级西北大风,举步艰难。开工伊始,干部、党员就身先士卒,赤脚破冰带头挑土、灌石渣草包、堵流化沟,小腿和脚趾头冻得红肿发紫,全身颤抖亦不退缩,群众见了也紧紧跟上,一起奋战七八天,终于胜利完成60万立方米的挑土任务。</p><p class="ql-block">围垦所需经费,萧山大多是在自力更生的情况下解决的,如益农一围的经费由当时参加围涂的夹灶、党山、长沙3个公社,按内地田亩每亩3元和每亩负担宕渣1立方米筹集解决。钱塘江的强涌潮,举世罕见,每立方米有7吨多的冲击力,破坏性极大,萧山围垦亦因此遭受过多次失败。1974年十工段至十二工段外的3万亩围涂就是其中的一次,由于受“批林批孔”运动干扰,所围滩涂地面高程偏低,大堤断面偏小,加之围后未及时加固,6月22日该围垦的东南角决口。6月28日组织民工抢险,意欲保住北面2万亩,但未成功。8月受十三号台风和天文大潮同时袭击,这块滩涂荡然无存。在围垦中还有过牺牲,有52位同志为围垦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些失败和牺牲面前,萧山人民没有灰心,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韧不拔,继续前进。正是由于萧山人民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精神,才使伟业终成。</p><p class="ql-block">其次,“围垦精神”是一种崇尚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围滩服从治江规划,非盲目围涂。钱塘江的河口江道宽广,又伴有强劲的涌潮,山潮水流比值太小,加上流路各异,导致主槽摆动无常。历史上经过千百年的不懈努力,虽建成了规模宏大的钱塘江海塘,对抗御洪潮,保障杭嘉湖和萧绍宁两平原的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种防守措施未能从根本上根治洪潮之患。新中国成立后,省水利部门在对此段江道进行修复、巩固的同时,着手治理江道,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力图使这段江道缩狭、刷深,主槽稳定。萧山在大规模围涂一开始,就把人民群众的热情引导入正确的轨道,始终摆正一个位置,即围垦服从治江,围垦促进治江,绝不自行乱围,使围垦朝着科学的方向迈进。后来的围垦更加慎重、规范,事前请专家、学者进行可行性研究,报请省、杭州市水利部门批准,然后按方案实施。由于在省水利部门的规划线内进行围垦,使围垦大大促进治江,如九号坝东围垦围成后,钱塘江主槽迅速趋向东北,使40年代前期塌坍的白虎山至蜀山段南沙大堤堤外滩涂重新淤涨;1968年进行的三万六千亩围垦围成后,犹如一座无比巨大的“丁坝”,使其东面迅速淤涨起大片滩涂。诚如省水利厅原厅长钟世杰在《萧山围垦志》的序中所说“围涂治江,萧山围垦堪称典范”。</p><p class="ql-block">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变革,适时调整围涂的经济政策,以保持群众围涂的积极性,同时,推行机械化施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社合一”的体制已不复存在,依靠过去那种“出劳力、记工分”的办法已不可行。如何把各自经营、四处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集中力量搞好外十工段至十二工段东直线大堤外的5.2万亩围垦?萧山从实际出发,在向干部、群众广泛深人宣传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强调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必须顾全大局,带头参加围垦的同时,因地制宜,制定了全县农村的“劳动积累”制度,坚持“谁出力,谁投资,谁得益”的土地分配政策。因此,使4区43个乡镇共15.4万民工按期开赴工地施工,实现了预期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围涂中敢于摸索出了一套围涂技术。如改堤外取土筑堤改为堤内取土,使之堤成河通,又把这些河道和内河相连,以及时抢运石渣护堤;遵循潮汛规律,利用大潮尾小潮头的一周时间,将堤筑至冬季大潮位以上,并抛石护坡,然后逐渐筑高,在大潮季节来到前将堤顶筑至设计高程,并进行抛石,筑丁堤、盘头等一系列工程;还在围涂实践中创造了“丁坝护大堤、沉井盘头护丁坝”和“灌水密实土堤堤身"等一套称之为“连环保”的护堤方法,其中的《钱塘江堤水下防护工程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萧山在治江围垦的整个实践中,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中,都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崇尚科学,求实创新是萧山围垦成功的基本要素。</p><p class="ql-block">最后,“围垦精神”是一种万众一心、协调团结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萧山在进入大规模围垦以后,有过30多期数十块的围涂经历。从围涂的数量上讲,少者1200亩、2300亩,多者9.714万亩,号称10万亩,出动民工少则数万,多则达15.4万人。如此“大兵团”作战,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来统一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故每期大规模围涂均建有临时性的总指挥部,由市(县)、区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协调有关乡镇和水利、电力、交通、商业、供销、物资、公安、宣传、卫生等部门,搞好宣传发动、物资准备、组织施工和检查验收。为巩固围涂成果,还在垦区设立了3个常设指挥机构,负责对所辖垦区大堤的经常性养护和组织抢险。1986年的5.2万亩围垦有15万大军参战,当时分4路进行,由于路窄、桥小,影响前进速度,3300多艘农船,1200多辆汽车、手扶拖拉机和9万多辆自行车及部分长途跋涉的围垦战士于11月23日同时到达工地,同时开工。要是没有一种万众一心的精神绝对是不行的。围涂工程是一个整体,任何一处如不能按时达到规定要求的堤顶高程和密实程度,则大潮来临,潮漫堤顶或被冲毁,从而造成全面崩溃,前功尽弃。民工们发扬了团结战斗的精神,容易的帮困难的,先完成的帮后完成的。几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的民工队伍犹如一个家庭,亲密无间,并肩作战。这种万众一心、团结协调的精神是萧山围垦成功的组织和思想保证。</p><p class="ql-block">萧山围垦意义非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它的意义在如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首先,为萧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释放了巨大空间,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萧山历史悠久,但人口一直发展较快。据史记载,萧山在清乾隆初人口约为20余万,但至民国28年(1939),不到200年时间,人口已达50多万,至10余年后的全县首次人口普查,已逾60万,再过10年,即1964年7月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已达82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萧山人口已超100万,达106万,是浙江省二个超100万人口的大县之一(另一个是平阳县)。1996年划出浦沿、长河、西兴3镇共9.5万人,还有112万人。一方面是人口的急剧增多,另一方面是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人多地少,使萧山人惜地如金,一旦滩涂淤涨到可围的高度,他们便乘机出击,“向汪洋要空间、变沧海为桑田”,围垦成了萧山人民的优良传统:唐代就筑起北海塘;明代围有“沙涂田”和建起了保护耕地的水闸;清代钱塘江出北大门后,他们就在这广袤古河道上挖沟、筑堤、垦殖;建国后,沿江人民开始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围涂;20世纪60年代中期终于揭开了大规模有计划围涂的序幕。萧山人民把治江和造地结合起来,采取“围一块,保一块,巩固一块”的办法,进行了30余期的大规模围涂,共围起了50余万亩的土地,筑起了长达235公里的围垦大堤。</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围垦就没有萧山的今天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发展,就不可能在和余杭、富阳争夺飞机场中,把机场建到萧山来,也没有大江东城和临江工业园区。</p><p class="ql-block">其次,萧山围垦有利于钱塘江的缩狭与刷深,有利于治江。萧山在大规模围涂一开始,就把人民群众的热情引导入正确的轨道,始终摆正一个位置,即围垦服从治江,围垦促进治江,绝不盲目乱围,在省水利部门的规划线内进行围垦,使围垦大大促进治江,通过围垦和其他措施治江,钱塘江河口江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钱塘江一桥至海宁十堡段60余公里河道(此段江道的南岸均属萧山)得以稳定,航道得以刷深,大大缩短了险工地段,提高了两岸防御洪潮的能力,改善了引水、提水和排水条件,为充分开发利用我省第一条大河的淡水资源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仅管在这一问题上,在水利界特别是省水利界存在争论。但实践已证明萧山围垦有利于治江,萧山围垦决不是生态破坏。</p><p class="ql-block">最后,围垦所积淀的“围垦精神”,是今后萧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围垦精神”是萧山精神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体现,是围垦的产物。是萧山当代文化的精髓,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过去萧山9次获得财神县的荣誉,多次获得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名的桂冠靠的是“围垦精神”,如今由抢潮头鱼、围垦精神、四千精神演绎而来的萧山精神正在萧山人民中间进一步发扬广大。它是萧山今后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作者:陈志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