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朗诵中“入戏”的几种方式

弓之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作 者: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朗 诵: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部分图片源于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情景朗诵何以要“入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相互渗透,特别是过去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朗诵艺术,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具有大众化表演艺术的阶段,不仅喜爱朗诵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在不同层级的综艺表演类型的演出中,朗诵类的节目也往往占据了15~20%的份额。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则是,一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在台上那么一站,一只手拿着话筒,另一只手则捧着个文件夹,然后字正腔圆照本宣科地朗读一下。过程简单,千篇一律,视听效果显然很难引起共鸣。因此,如何才能让朗诵节目出彩?就成为了这台节目的策划、编创、以及演出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导演如何解读作品的内容并对朗诵者进行引导?朗诵者登台表演时,又能否恰如其分地“入戏”,往往成为这个朗诵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入戏”是表演艺术领域里,对演员进入角色的一项基本要求。意思是指演员应在表演时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将自我与角色合二为一。强调的是,在表演过程中,演员的心理表现和外在表露,并非是演员自己, 而就是所演的那个角色。所以本色演员,如表演与自己性格相似的角色,大体能够很快“入戏”。而明星演员,通常能够“千人千面”般地应对不同性格和特殊要求的角色。朗诵类节目的表演也应该是这样,不同的文字内容,表达的应该是不同的心境。即使是相同的文字内容,由于内涵理解不一样,入戏后的角色心境也会不一样,那么朗诵表演出来的舞台效果显然也会大不相同。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来的揣摩和实践,觉得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的合理导引,较有利于舞台上的表演者“入戏”,让观众和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朗诵作品的独特魅力。</span></p> 把握关键内涵去“入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一例外,每一部朗诵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但对这内涵的理解,则可能“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每年中秋时节各地的晚会上,与这首词相关的歌舞、朗诵、书法、绘画等艺术展示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以朗诵为例,一般都是激越高亢的,但那样的朗诵,真的与作者的原意相吻合吗?我看未必。那么,就这首词的朗诵而言,究竟怎样入戏才最符合诗文本身的意境呢?我们不妨先从作者诗文梳理入手,寻找合理入戏的路径,即首先是重点把握其中的独特内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笔者在赏析原作时发现,这首词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即使原词一字不变,但只要诵读者情境感悟不一,这首词的抒发意境竟然完全不同,因此原词以往的解析虽似已成共识,却未必能全景式体现该词的深邃含义。我认为,此作标题选自诗词的第一句,而且是发问句,显然这便可成为朗诵者入戏的首选切入点。词之作者究竟想问什么?又为什么而这般发问?作品字里行间对这些发问又能给出哪些答案?等等。顺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探寻,就大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首词是很常见的酒欢之后的触景抒怀,通宵达旦豪饮而乐极生悲,借思念其弟不知在何处而浮想联翩。感叹世态炎凉,向苍天发问:人们希冀的“明月”究竟几时有?如果真有那它又在何处?在高处吗?可“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的心境拔凉拔凉,即使嫦娥婀娜倩影姿色动人,那也不似“在人间”啊。这些表述一经梳理,分明就是怨世愤俗的悲呛之呼!那么作者为何会在中秋之夜发出这样的哀叹?不妨再进行一下深度联想:作者文才天下仰慕,若有一位心仪恋人亦当属常理,然却因各种顾虑和忌讳而不得结缘,且又不能明说,那就只能借“思弟”之表象原由,而实抒但愿“千里共婵娟”之真情。这番思考,虽为联想,更有逻辑支撑,因为思弟之情,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其想象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绝顶浪漫!为此,一些诵读大咖豪情奔放的朗诵,或是表演艺术家的醉态抒怀的入戏形式,或许就有失偏颇。为此我便以自己的上述新解来另辟蹊径,根据苏轼原词意境入戏,吟诵出了一段另具有别样韵味的《明月几时有》:</span></p> 借助拟音配乐去“入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朗诵的一般艺术力表现而论,配乐诗朗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是毋庸置疑的。关键在于所配音乐的选择是否得当。如果能将现场观众更为真切地带入朗诵作品的情境,配乐效果以拟音为主,对某些作品而言或许是一种“入戏”的捷径。比如下面这段录音,就是四十多年前我读大四时,为了表演情境朗诵《红岩诗抄》,先由几位同学相互配合,用磁带录音机在男生集体宿舍的盥洗室中搞出一段拟音。因为我这个朗诵者要登台表演,必须得先入戏,这时也就瞎蒙着充当起了录音导演,找了一根铁链子在水泥地上拖。又让一位同学拿了一根皮带,蘸着水往水池边上抽,还要求他边抽边嚷:“你给我说!……”同时让另一位同学则准备了几盆水,选择恰当的时机往地上猛泼。而我则边录音,边根据情境需要,在特定场合下发出一阵大声的嘲笑……最终这个配乐诗朗诵,在全校庆祝建党六十周年晚会上获得了一等奖。</span></p> 揣摩创作情境去“入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种朗诵表演入戏的方式也值得爱好者一试,那就是特定的人物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创作构思的现场情境再现。例如朗诵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仿佛作者正在初春的雪地里漫步,忽见有梅花绽放,联想作诗情缘油然而生,于是缓缓边走边观,即景揣摩沉吟,一篇精美词作便在这样的情境交融之中浑然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总之,只要朗诵者表演入戏的切入点把握得当,文学作品的本源意境便较容易得到合理展现,朗诵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必然会得到相应升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