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ata-track="2">一、中共情报机构历史沿革</h3></br><p data-track="4">1927年5月,中共中央军事部下属增设特务工作处,负责中央的安全保卫工作。下设情报股、保卫股、特务股、匪运股。11月,特务工作处改组为中央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央特科),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了解和掌握敌人的动向,营救被捕同志和惩办叛徒特务。中央特科内设总务科/一科(历任科长洪扬生、欧阳钦)、情报科/二科(历任科长陈赓、潘汉年、王世英)、保卫科/三科(历任科长顾顺章、谭余保、赵容、邝惠安、王世英)、通讯科/四科(历任科长李强、张沈川)。</h3></br><p data-track="89">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成立了国家政治保卫局,延续了中央特科的职能。它的内设机构有:侦察部(部长由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兼任,后由张然和、钱兆凤和汪金祥接任),执行部(部长李克农,后由李一氓接任),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吴烈、政委海景洲),秘书处/后称总务处(处长欧阳毅)。</h3></br><p data-track="6">1932年初,国家政治保卫局增设了红军工作部(部长李克农),白区工作部(部长张国俭)。</h3></br><p data-track="7">1933年1月,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迁离上海进入中央苏区。中央特科人员并入国家政治保卫局。此时,中国工农红军中都成立了政治保卫局和保卫分局: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李克农),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罗瑞卿)、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张纯清)、红五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欧阳毅)、红八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卜盛光),红九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许建国);红二方面军政治保卫分局(局长吴德峰);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分局(局长先后由周纯全、曾传六担任)。</h3></br><h3> <p data-track="8">1935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国家政治保卫局改称西北政治保卫局。王首道、周兴先后担任局长。</h3></br><p data-track="9">1937年10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西北政治保卫局改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周兴担任处长。此前,原国家政治保卫局所属政治保卫大队已经成为中央军委警卫营。后来演变成为中央警卫团。这是后话暂且不表。</h3></br><p data-track="10">1937年12月,中央保卫委员会和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先后成立。</h3></br><p data-track="11">1938年8月,中央保卫委员会和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合并,组成中央社会部,对内称“中央情报部”,对外仍是用“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部长康生,副部长李克农、孔原、潘汉年。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隶属中央社会部。</h3></br><p data-track="12">1949年10月,中央社会部撤销。其保卫职能部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归入了公安部(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一局);情报职能部分分别组建政务院情报总署和中央军委联络部,原中央社会部秘书长邹大鹏任情报总署署长兼中央军委联络部部长。</h3></br><p data-track="13">1952年8月,情报总署撤销。其职责并入中央军委联络部,邹大鹏继续担任中央军委联络部部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负责统一管理情报工作。</h3></br><p data-track="13">1955年4月,中央军委联络部整体改组为中共中央调查部,由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兼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邹大鹏任常务副部长。负责向驻外使领馆派出特工人员,专门负责所在国的情报搜集工作。当时的中央调查部八局,负责情报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对外称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也就是现在国家安全部八局的前身。</h3></br><p data-track="14">1969年6月,由于中央调查部在“文革”中卷入派系斗争,打乱了阵营,严重影响了工作,使得中央调查部一度被取消,并入总参二部(情报部)。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改任总参谋部第二部(情报部)政委。</h3></br><p data-track="15">1973年8月,中央调查部又逐渐恢复了原有建制。罗青长任部长。</h3></br><p data-track="16">1983年7月,由中共中央调查部整体、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中央统战部部分单位、国防科工委部分单位合并组建国家安全部。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凌云担任首任部长。</h3></br><p data-track="17">机构演变大概:中央特科-政治保卫局-中央社会部-政务院情报总署—军委联络部—中央调查部(军委总情报部)-总参情报部—中央调查部—国家安全部。</h3></br><p data-track="18">二、中共情报保卫机构历任负责人</h3></br><p data-track="19">中共中央特科时期</h3></br><p data-track="90">周恩来 1927.11~1931.04</h3></br><p data-track="91">陈 云 1931.04~1933.01</h3></br><p data-track="92">武和景 1933.01~1935.09</h3></br><h3> <h3>国家政治保卫局时期<br></br></h3></br><p data-track="94">邓 发 1931.11~1935.11</h3></br><p data-track="95">西北政治保卫局时期</h3></br><p data-track="24">王首道 1935.11~1936.02</h3></br><p data-track="98">周 兴 1936.02~1937.10</h3></br><p data-track="25">中共中央社会部时期</h3></br><p data-track="26">康 生 1938.08~1945.04</h3></br><p data-track="99">李克农 1945.04~1949.10</h3></br><p data-track="100">政务院情报总署时期</h3></br><p data-track="28">邹大鹏 1949.10~1952.08</h3></br><p data-track="29">中央军委联络部时期</h3></br><p data-track="30">邹大鹏 1952.08~1955.04</h3></br><p data-track="31">中共中央调查部时期</h3></br><p data-track="32">李克农 1955.04~1962.02</h3></br><p data-track="101">孔 原 1962.02~1969.06</h3></br><p data-track="102">隶属总参谋部情报部时期</h3></br><p data-track="34">孔 原 1969.06~1973.08</h3></br><p data-track="35">恢复中共中央调查部时期</h3></br><p data-track="36">罗青长 1973.08~1983.07</h3></br><p data-track="37"><br></br>国家安全部时期</h3></br><p data-track="38">凌 云 1983.07~1985.05</h3></br><p data-track="38">贾春旺等略……</h3></br><h3> <p data-track="39">三、国家安全部简介</h3></br><p data-track="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国政府的反间谍机关和政治保卫机关。1983年7月由原中共中央调查部整体、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以及中央统战部部分单位、国防科工委部分单位合并而成。国家安全部的牌子和公安部挂在一起,都在北京市东长安街14号,但办公地点还是在中央调查部大院。所以国家安全部对外都称中直机关大院。在北京海淀区颐和园附近,北京中医研究院南门向西100米。</h3></br><p data-track="103">国家安全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国务院职能部门。可以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国家安全部是中国政府唯一对外公开承认的情报机关,也是中国情报及治安系统中,政府参与层面最广的一个单位。国家安全部虽然也参与国内安全事务,却是中国政府最大和最活跃的外交、情报机构。由于国家安全部的特殊性,其与国防部一样不设网站,不公开副部长名单。</h3></br><p data-track="42">国安的警服和所有警察的衣服上是差不多的,区别在于胸徽和臂章。胸徽的字样是“国安”,臂章是只有警察两个字,下面没有字。国安的警号安排和法院/检察院警察的警号安排是一样的。警号的前两个数字是行政区域代码,这个和身份证前两个号码是一致的。例如11就是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的,43是湖南省国家安全厅的。</h3></br><p data-track="43">四、国家安全部机构设置</h3></br><p data-track="44">1、组成机构:</h3></br><p data-track="45">第一局(机要局):主管密码通讯及相关管理。</h3></br><p data-track="104">第二局(国际情报局):主管国际战略情报搜集。</h3></br><p data-track="105">第三局(政经情报局):主管各国政经科技情报搜集。</h3></br><p data-track="106">第四局(台港澳局):主管台港澳地区情报工作。</h3></br><p data-track="107">第五局(情报分析通报局):主管情报分析通报、搜集情报指导。</h3></br><p data-track="108">第六局(业务指导局):主管对所辖各省级厅局的业务指导。?</h3></br><p data-track="109">第七局(反间谍情报局):主管反间谍情报搜集。</h3></br><p data-track="110">第八局(反间谍侦察局):主管外国间谍的跟监、侦查、逮捕等。</h3></br><p data-track="111">第九局(对内保防侦察局):主管涉外单位防谍,监控境内反动组织及外国机构。</h3></br><p data-track="112">第十局(对外保防侦察局):主管驻外机构人员及留学生监控,侦查境外反动组织活动。</h3></br><p data-track="113">第十一局(情报资料中心局):主管文书情报资料的搜集和管理。</h3></br><p data-track="114">第十二局(社会调查局):主管民意调查及一般性社会调查。</h3></br><p data-track="115">第十三局(技侦科技局):主管侦技科技器材的管理、研发。</h3></br><p data-track="116">第十四局(技术侦察局):主管邮件检查与电信侦控。</h3></br><p data-track="117">第十五局(综合情报分析局):主管综合情报的分析、研判。</h3></br><p data-track="118">第十六局(影像情报局):主管各国政、经、军等影像情报,包括卫星情报判读。</h3></br><p data-track="119">第十七局(企业局):主管该部所属企业、公司等事业单位(2000年撤消)。</h3></br><p data-track="120">第十八局(反恐局):反恐行动的主管单位。</h3></br><p data-track="46">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h3></br><p data-track="47">3、直属机构:办公厅、法制办公室、政治部影视中心、干部部、部纪委、拘留所、党校、普法办公室、教育培训部、监察审计局、综合计划局、行政管理局、西苑管理处、老干部局、训练局(是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院以及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等三个“学术机构”所组成,而且每一年均参与北京地区普通大学的招生活动,一般外界并不了解这是属于中国国家安全部的直属学术机构。这些学术机构并定期发行“现代国际关系”杂志。)</h3></br><p data-track="48">4、直属学校: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苏州江南社会学院。</h3></br><p data-track="49">5、直属研究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h3></br><p data-track="50">6、外围机构:新华社、中国新闻通讯社、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随团人员身份搜集情报、中国国际旅行社、国际投资公司、中华贸易公司、深圳振华宾馆、振华公司。</h3></br><p data-track="51">7、直属企业(2000年以前):北京燕山大酒店、远东集团、中国振华进出口公司、福州鑫达贸易有限公司、厦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西双版纳商贸公司、香港华润集团、超却贸易公司、新光进出口公司、天龙公司、赋维投资公司、邦贸总公司。</h3></br><h3> <p data-track="121">三、历史沿革</h3></br><p data-track="122">1927年5月,中共中央军事部下属增设特务工作处,负责中央的安全保卫工作。下设情报股、保卫股、特务股、匪运股。11月,特务工作处改组为中央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央特科),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了解和掌握敌人的动向,营救被捕同志和惩办叛徒特务。中央特科内设总务科/一科(历任科长洪扬生、欧阳钦)、情报科/二科(历任科长陈赓、潘汉年、王世英)、保卫科/三科(历任科长顾顺章、谭余保、赵容、邝惠安、王世英)、通讯科/四科(历任科长李强、张沈川)。</h3></br><p data-track="123">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成立了国家政治保卫局,延续了中央特科的职能。它的内设机构有:侦察部(部长由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兼任,后由张然和、钱兆凤和汪金祥接任),执行部(部长李克农,后由李一氓接任),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吴烈、政委海景洲),秘书处/后称总务处(处长欧阳毅)。</h3></br><p data-track="55">1932年初,国家政治保卫局增设了红军工作部(部长李克农),白区工作部(部长张国俭)。</h3></br><p data-track="56">1933年1月,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迁离上海进入中央苏区。中央特科人员并入国家政治保卫局。此时,中国工农红军中都成立了政治保卫局和保卫分局: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李克农),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罗瑞卿)、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张纯清)、红五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欧阳毅)、红八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卜盛光),红九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局长许建国);红二方面军政治保卫分局(局长吴德峰);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分局(局长先后由周纯全、曾传六担任)。</h3></br><p data-track="124">1935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国家政治保卫局改称西北政治保卫局。王首道、周兴先后担任局长。</h3></br><h3> <h3>1937年10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西北政治保卫局改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周兴担任处长。此前,原国家政治保卫局所属政治保卫大队已经成为中央军委警卫营。后来演变成为中央警卫团。这是后话暂且不表。<br></br></h3></br><p data-track="59">1937年12月,中央保卫委员会和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先后成立。</h3></br><p data-track="60">1938年8月,中央保卫委员会和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合并,组成中央社会部,对内称“中央情报部”,对外仍是用“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部长康生,副部长李克农、孔原、潘汉年。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隶属中央社会部。</h3></br><p data-track="61">1949年10月,中央社会部撤销。其保卫职能部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归入了公安部(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一局);情报职能部分分别组建政务院情报总署和中央军委联络部,原中央社会部秘书长邹大鹏任情报总署署长兼中央军委联络部部长。</h3></br><p data-track="62">1952年8月,情报总署撤销。其职责并入中央军委联络部,邹大鹏继续担任中央军委联络部部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负责统一管理情报工作。</h3></br><p data-track="125">1955年4月,中央军委联络部整体改组为中共中央调查部,由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兼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邹大鹏任常务副部长。负责向驻外使领馆派出特工人员,专门负责所在国的情报搜集工作。当时的中央调查部八局,负责情报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对外称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也就是现在国家安全部八局的前身。</h3></br><p data-track="63">1969年6月,由于中央调查部在“文革”中卷入派系斗争,打乱了阵营,严重影响了工作,使得中央调查部一度被取消,并入总参二部(情报部)。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改任总参谋部第二部(情报部)政委。</h3></br><p data-track="64">1973年8月,中央调查部又逐渐恢复了原有建制。罗青长任部长。</h3></br><p data-track="65">1983年7月,由中共中央调查部整体、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中央统战部部分单位、国防科工委部分单位合并组建国家安全部。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凌云担任首任部长。</h3></br><p data-track="66">机构演变大概:中央特科-政治保卫局-中央社会部-政务院情报总署—军委联络部—中央调查部(军委总情报部)-总参情报部—中央调查部—国家安全部。</h3></br><h3> <p class="ql-block">四、中共情报保卫机构历任负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特科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 1927.11~1931.0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 云 1931.04~1933.0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和景 1933.01~1935.0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政治保卫局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邓 发 1931.11~1935.1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北政治保卫局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首道 1935.11~1936.0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 兴 1936.02~1937.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社会部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 生 1938.08~1945.0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克农 1945.04~1949.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务院情报总署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邹大鹏 1949.10~1952.0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联络部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邹大鹏 1952.08~1955.0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调查部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克农 1955.04~1962.0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 原 1962.02~1969.0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隶属总参谋部情报部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 原 1969.06~1973.0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恢复中共中央调查部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青长 1973.08~1983.0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安全部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凌 云 1983.07~1985.0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贾春旺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