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 江南第一古镇

晴天霹雳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景区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上世纪初,南浔巨富们采集中西方文化之精华,建造了一座座集“大气、洋气、财气”于一体的豪门名宅、私家园林,留下了南浔古镇这道中西合璧、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奇葩。凭借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南浔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世博金奖故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诸多美誉。</p> <p class="ql-block">景区门外有个很大的广场,游客可以在这里留影,旅游团也可以在这里集合、讲事。</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墙门。</p> <p class="ql-block">景区检票口是个仿古建筑,门面不是很大。</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景区共分三大区块。第一区块是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旅游景点富集区,主要景点有:张石铭旧宅(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南浔丝业会馆、求恕里、南浔史馆(南浔商会旧址)等。在这一区块中,庭院深深的名人旧宅、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巷和风景如画的市河,构成了一幅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张氏旧宅建筑群,又名懿德堂、张石铭旧宅,是景区的主要景点。故居主人张均衡(1871-1927),字石铭,是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整个建筑由240多个房间组成,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号称江南第一巨宅。尤其是众多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从法国进口的地砖、玻璃雕等,处处呈现中西合壁的特点,从地砖、壁炉、玻璃刻花到克林斯铁柱头等,都体现了欧洲十八世纪巴洛克建筑风格,不愧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张氏旧宅的精美石雕。</p> <p class="ql-block">个性十足的墙门。</p> <p class="ql-block">2001年,张石铭旧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那天有个旗袍秀表演队正巧经过张石铭旧宅的门口,十分抢眼。</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张石铭旧宅北面的贻德文化广场,是举办临时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好像正在筹备什么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通利桥畔,是游客比较密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通利桥是咸丰八年(1858)由原来的三孔改为现在八字石阶单孔石梁桥,桥立柱高度和桥面梁长度接近,桥洞就呈别致的方形。</p> <p class="ql-block">刘氏梯号位于通利桥的北面,是景区的主要景点,俗称“红房子”,是亲沐西风的刘镛第三子刘梯青所建,正厅名为崇德堂,故又称刘氏梯号 。这座几乎以欧洲建筑为范本的两屋建筑,能在百年前出现在这个江南小镇上,是十分罕见的,同时也展示了这座千年古镇的时尚追求和开明开放。</p> <p class="ql-block">刘氏梯号的外墙挂了许多红灯笼,还有壁画。</p> <p class="ql-block">近看墙壁的画,立体感很强,也很耀眼。</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岸上的建筑是景区的主要景点辑里湖丝馆,为进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950平方米。该馆共分五个展厅,是一个集历史记实、人文体验、科普教育、产品展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p> <p class="ql-block">南浔自两宋时期便以盛产优质生丝闻名,明清时期成为典型的江南丝绸市镇,出产的辑里丝成为皇家织造的指定原料。</p> <p class="ql-block">广惠宫位于南东街92号,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 (公元1065-1068年),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临街的就是灵官殿,里面供奉的是500灵官之首,玉皇大帝的御前大将王灵官。</p> <p class="ql-block">穿过灵官殿,院子里中间是天坛,再后面就是黄大仙殿。</p> <p class="ql-block">黄大仙(约328-386年),本名黄初平,晋代人,号赤松子,传说是葛洪弟子,40年不食人间烟火,每天以松子茯苓充饥,最终得到成仙。广惠宫既供奉黄大仙,也供奉菩萨,是为数不多的佛道结合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广惠桥位于广惠宫前,又称张王庙桥。桥前有一对石狮子,形貌之立体、细枝末节处之精雕细琢、以及狮口中那可转动的大圆石珠子,都显示着制造匠人之用心良苦。</p> <p class="ql-block">广惠桥横跨南市河,是单孔石拱桥,桥长18米,宽3.32米,拱高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是南浔三大古石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站在广惠桥上向西看,临老街的是一堵“紫气东来”四字的照壁,应该与古桥和对岸的广惠宫有关。</p> <p class="ql-block">广惠桥旁的绿荫下有凉亭,供游客歇息。</p> <p class="ql-block">其实景区游步道旁有不少游客休息点,亭子里或长廊下有很多靠椅。</p> <p class="ql-block">河道边有很多饭馆或茶室,游客可以坐下来享受美食美景。</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坐在岸上还是坐在船上,映入眼帘的都是江南美景。</p> <p class="ql-block">船儿在平静的水面上缓缓前行,耳边听到的是船桨作用下的水声。这也许就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船从我身边驶过,船上有三只鸬鹚。</p> <p class="ql-block">船儿划到一个比较宽阔的水域,三只鸬鹚纷纷跳入水中,看样子他们是专程来这里捕鱼的。</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第二区块是由小莲庄、嘉业藏书楼、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位于南浔镇西南万古桥西,为晚清南浔俗称“四象”之首富刘镛所筑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占地27亩,因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是南浔古镇最著名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内绿木深深,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并有御赐牌坊、匾额和碑廊、家庙、净香诗窟等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内园以荷花池为中心,山叠石而垒,亭依水而立,且风格各异,各处建筑分别成景,江南园林特色突出。2001年7月,小莲庄被列为我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荷花池往南走不远,便来到了刘氏家庙。这里是小莲庄的核心建筑群,刘氏家族祭祀祖先的场所,据悉建造这座家庙历时10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的西侧是嘉业藏书楼。藏书楼建造于1920至1924年,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孙子。1949年江南解放时,周总理指示陈毅派部队保护藏书楼。2001年7月嘉业藏书楼被列入我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嘉业藏书楼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藏书最丰时有宋元明清各种古籍16万册,60万卷。藏书楼为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口字型回廊式厅堂建筑,所有木窗都镂空雕刻着篆字“嘉业堂藏书楼”字样,楼外是大片花园、池塘、假山。</p> <p class="ql-block">在藏书楼东北侧有个景点叫民国风情湾。游客在这里可以小憩片刻,看看原汁原味复原的老南浔风情,如黄包车、美女海报、民国老邮筒,还有拉洋片、套圈、烟卷摊、擦皮鞋摊、磨刀摊、算命摊等,亲身体验江南古镇的市井风俗,品尝南浔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民国风情湾旁边是江南水乡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正巧那里在举行的水上民俗表演。</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第三区块是以张静江故居、百间楼和东大街为主的东北区块。其中百间楼是最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百间楼位于南浔古镇东百间楼河两岸。百间楼河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p> <p class="ql-block">百间楼是至今江南保存最完好的沿河民居建筑群之一。百间楼的特色是依河立楼,顺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p> <p class="ql-block">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p> <p class="ql-block">百间楼为明代万历(1573-1620)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p> <p class="ql-block">百间楼河道两岸的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楼式长街。各楼之间均有形式各异的封火山墙,河埠石阶,木柱廊檐,连同映在河水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上人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古镇的码头,游客可以从这里坐游船到小莲庄。</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古镇最繁华的地方,以前当地著名的丝织品都是通过这个码头运输到上海,远销国内外。</p> <p class="ql-block">在南浔,可以看到江南水乡常见的石拱桥。这座桥是通津桥,为南浔三大古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条东大街是个步行街,沿街都是商铺、酒吧和客栈。</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徐迟等著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拥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处市级文保点、21处历史建筑,不愧是个有历史、有文化、有美景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美景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桥、百年民居,豪门巨宅、经典园林,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庭院深深的名人旧宅、如诗如画的小桥流水和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巷,无一不让游客感受到当年南浔古镇的繁华和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p> <p class="ql-block">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还犹豫什么,赶快来江南第一古镇看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