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云南边陲一一沧源之行

株洲市健身广场舞协会(阿乐)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从云南沧源阿佤族自治县返家的第二天,我的心情仍然没有平静下来,那有序的接待,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那独特的旅游景点,无一不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大有不吐不快之感。4月10日一16日,我们兄弟姐妹6人报名参加了“健康中国梦,起舞中国人”平台组织的在云南沧源举办的广场舞大赛。我们跟随株洲市的阿乐团长一行126人来到了云南省的沧源阿佤自治县。一、活动组织井然有序。整个活动规模大,有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老宝贝(年龄在50岁以上)共1200多人。但组织安排热情、周到、细致,一切都是那么地井然有序,让大家有宾至如归之感,真是令人佩服不已。首先是出行安排一环套一环,一点都不乱。我们从昆明飞机场出来后,就有大巴车接送到火车站,稍作停留后,组委会将所有人员进行分组,给每个成员发了一块“参赛证”的牌子挂在胸前,活动期间的坐车,就餐,住宿,参加活动大多只认这个标志。每个组为45人,配备一个导游,由导游行使指挥权。往返都是同乘一个卧铺车箱,卧铺床位号返回时均不改变。尔后所有活动我们这45人都是一个独立的集体。导游又将我们分为7个家庭,这样减小了管理的难度。11号早晨,我们来到了临沧市(地级市),出发时,沧源县早已派来了迎宾队,他载歌载舞将我们迎送到了停车场,我们这一组乘坐的是第13号大巴车。上午八点多,警车作为先导车,后面30多辆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前行,好气派,好威风!从临沧到沧源500公里的路程,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数名交警执勤,一路无障碍通行,真是安排得有条不紊,别具用心!接下来是就餐安排。一千多人基本集中在一个点就餐,每辆车分为5席,9人一席,就餐前就安排好了席次,按照车辆到达的先后对席号就餐,仍然是一点也不乱。每餐11个莱,荤素,凉热搭配,大家都吃得满意。至于大型活动集中的时候,则是沧源县政府的招待餐,富有民族特色的佤王宴和简单的快餐,真好,每个人都不用为就餐耽心。住宿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哪有这么大的宾馆能接纳这l000多人的住宿?不用耽心,组委会早已作好了安排。每到一个地方,导游就收到了所住宾馆的信息,原来是以车号为单位入住不同的宾馆,住宿条件以干净、整洁、方便、服务热情周到为标准,使参加活动的所有成员都无可非议,这已经是最好的认可了。参观景点也是十分棘手的事情,这么多人同去一个景点,那不得把人挤死。组委会考虑在先了。先将30多台车分成若干个组,我们要去旅游的数个景点采用各车组错峰出游,一点也没有拥挤拥堵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二、活动场面激动人心。本次活动令人心然怦动,激动不已的有那么几个场面:其一:是11日,沧源县政府的招待晚宴一一佤王宴。晚宴在佤王广场举行,极富民族特色。几十条百多米长的长桌呈线条状排开,席面既简单又丰盛,更富特色,桌上面铺满了新鲜干净的芭蕉叶,将所有的菜品和主食全铺放在芭蕉叶上面,主菜有鸡、排骨、鱼、油炸土豆、鲜玉米籽、花椰菜、西兰花等,主食有红薯、白米饭、玉米饭、鸡米粥等等,每人面前都配备了碗筷,更有两只塑料手套,这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是阿佤族的手抓宴,这是阿佤族接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宴席上还配备了啤酒,矿泉水,我们既感到新鲜好奇,更是吃得津津有味,一饱口福。更难得的沧源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出席了宴会,他们热情地站起来向大家挥手示意并敬酒,这表明了沧源县的领导对我们这次活动的举办是多么的重视和热情。我们都沉浸在惊喜、热烈和欢快的气氛之中,互相敬酒,拍照留念,摄像做抖音与亲人朋友分享,大家尽情地享受着这别具一番风景的晚宴。其二:是12号晚上的广场舞比赛。本次广场舞大赛共有60支队伍参赛,演出从下午5:00至晚上10:00点多,只中场休息了一个小时就地吃快餐。整场演出气势恢宏,舞台大气,灯光,音乐,背景根据各自节目的特点变化,充分彰显出各自的演出特色。节目的服装,道具更是异彩纷呈,靓丽非凡。一个个节目都精致无比,给人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感,我们一连看了将近五个钟头的演出,丝毫没有疲劳感,越看越来神,越看越有味,时而鼓掌叫好,时而拍拍照,时而与邻座交流评价几句,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这轻松美好的时光,享受着老年人不一样的精神大餐。这次大赛,我们株洲市在阿乐的领导下,参加活动人多众广,参赛队伍不少,获奖颇丰,分别拿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真可谓收获满满。其三:13号上午的万人同跳一支舞活动,将广场舞大赛闭幕式暨沧源阿佤族自治县的“老宝贝”活动起动仪式推向了高潮。那天正好是双休日,沧源县全县城的所有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和参加比赛活动的全体成员齐集沧源大广场。那时,偌大的广场还显得有点小气,热闹宽敞的车行大道停止了通行,成为了广场舞的舞台。四周观众人山人海,广场成为了欢乐的海洋。随着指挥员发出的号令,全场数十名领舞者带领着一万多名舞友,和着《阿佤人民幸福歌》的节拍舞动了起来,经过两个轮回的衔接舞动,全场一万多人都能十分默契地跳着同一支舞,那悠扬悦耳的乐曲在沧源的天空回荡;那整齐划一,精妙绝伦的舞蹈令人置身于仙境,那气势,那画面,那心境真的使人无与伦比。此时此刻,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阿佤人民从唱《阿佤人民唱新歌》到《阿佤人民幸福歌》的心里历程,阿佤人民和我们都是多么地快乐和幸福啊!三、旅游景点极富特色。整个沧源山峦重叠,山连着山,老百姓依山而居,基本以村落为聚居地。车行之处,满目山峦除了树木之外,梯土层层叠叠,一部分已覆盖上了薄膜,显然是庄稼下种了,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白色的光芒;一部分已长出了甘蔗、玉米;还有的梯土已经清理干净翻耕完毕准备下种了,劳作的农人正在山间辛勤的工作。从山下至山顶,无一处被抛荒的角落,车行一路,让我们感受到了阿佤人民的勤劳与淳朴。我们在沧源参观了多处景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这么几处。一是一寨观两国的永和新村,这是与缅甸交界的国门所在地,我们登上了一座很高的山头,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缅甸的山头与村落,还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海关和边防军人。永和新村从山下到山上全是居民新居,一座座平房造型精致,呈一个式样错落有致地座落着,静谧而温馨,公路盘旋而上,到达每家每户。山上有供游人观景拍照和休息的地方,非常舒适。二是班洪抗英纪念馆。我们跟着讲解员参观,从中了解到了原来阿佤族在十九世纪末期,英帝国将缅甸和阿佤地区沦为了他们的殖民地,阿佤人民离开祖国半个多世纪,阿佤人民受尽了凌辱与苦难。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国家外交部与中央领导人不懈努力,终于在上个世亿的六零回归到了祖国,阿佤人民从此才开始过上了唱新歌的生活。在纪念馆里,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阿佤人民顽强抗英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争取民族的自由与独立,为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与英帝国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的事迹,我们深受教育,也进一步体会到了进入沧源后看到的巨幅标语,“世界佤乡,秘境沧源”所包含的深远意义。三是游览世界原始部落的翁丁村。我们刚一进村的所见就感觉到时光已穿越到了久远的时代。一排排独立的小房子是一个个的粮仓,远离原始居住村落。这是因为每家每户的房子都是竹木结构的吊脚楼,家里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火灾,况且居民房屋家家户户虽然独立,但又紧密相连,火灾发生的连座几率很大,只有保住了粮食,人才能保住性命,所以阿佤族人世世代代都把粮仓建在了离家很远的地方。原始部落有很大一片,散落在一个很大的山头上。每家每户都有独立的房子,房子的底层是用木头支起来架空的,全部建材都是木头和竹子,房顶是茅草盖的。每家每户基本上只有一间房子,从楼梯上上去,所有家人的生活起居全在这里面,可见当时阿佤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简陋和清贫。现在阿佤族人民已经在外面新建了居民区,这里留下了原始部落的古村落,虽然显得有些陈旧,但是保持着原貌,由阿佤族人民自行维护和保养。这些原始村落在无声地向前来游览的人们诉说着他们的历史,阿佤人民正敞开胸怀走出阿佤,走向世界。此外我们还游览了葫芦王地,天坑等景点,也都各具特色。衷心感谢“健康中国梦,起舞中国人”平台但织的这次活动,你们的策划、选址、组织以及效果都是杠杠的无可挑剔,我们很幸运地参加了这次终生难忘的活动,值了! </p><p class="ql-block"> 株洲市阿乐团队4号家庭:黄亚平 黄亚红 黄亚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4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