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3年2月17日大年初八,星期日,阴。</p><p class="ql-block"> 老陈一行本来已经准备离开南宁扬美古镇打道回府,却发现在停车场旁绿树掩映的扬美希望小学里还有个古迹--南宁魁星楼,于是就进去一探究竟。</p> 镇宅化煞之貔貅。<br> <p class="ql-block"> 魁星楼,为广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魁星楼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高三层,主楼高15.3米。整座楼呈方形,上小下大,雄伟壮观,外形像帝王玉玺,故人称“帝印”。</p> <p class="ql-block"> 扬美古镇地灵人杰,自古人才辈出。明清时,举人、进士、禀生、太学士迭出;近代则有辛亥革命先贤梁植堂、梁烈亚,为后人所景仰。过去豪贾巨商云集,今天艺人富商旅居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叹服的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扬美出现的众多科举人才。据统计,小小的扬美镇在明清两代就出了6个进士、4个举人、30多个贡生,即使在文化发达的中原这也是少见的。其中有一位举人连续两年考中广西第一名,在科举考试中,省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所以人们就把扬美村口的石桥称为状元桥。</p> 古老的石碑。 <p class="ql-block"> 充满历史沧桑感之铁钟。</p> 灰塑梅石图。 魁星楼前有柱联:一楼瑞霭来天地,千秋文光射斗牛。 建于乾隆元年“魁星楼”匾,门前有楹联:天宝物华臻胜境,地灵人杰慰先贤。 崇祯九年的县太爷告示。<br> 魁星楼一楼为文昌殿。 供奉文昌帝君木雕神像及其牌位,人物刻划栩栩如生。 <p class="ql-block"> 天道勤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p><p class="ql-block">民主革命活动家梁烈亚简介。</p><p class="ql-block"> 梁烈亚(1892-1982),南宁江西乡扬美圩人。其父梁植堂是广西会党首领之一,与王和顺有八拜之交,1907年2月,十五岁的梁烈亚随其父到越南,由黄兴、王和顺介绍加入同盟会。同年11月,梁烈亚父子参加镇南关起义,梁烈亚负责情报和宣传工作,梁植堂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久逝世。</p><p class="ql-block"> 1909年,梁烈亚考入南宁府中学,1911年毕业,即赴南京湘桂北伐联军参议。1915年,梁烈亚任南京讨伐袁世凯总司令部参议,其间先后任《中华民报》、《申报》、《大公报》等报记者。1919年任孙中山机要员,1919年冬,在孙中山支持下,他和广西旅沪人士马君武、汪千仞等人在上海组"改造广西同志会",矢志驱逐陆荣廷。梁烈亚任该会理事、常务委员会主任,政治组长(副组长是韦拔群)。由于该会影响很大,陆荣廷恨之入骨,便派特务在广州行刺梁烈亚,梁烈亚右眼重伤,几至失明。在医院治疗期间,韦拔群日夜看护直至梁烈亚伤愈出院。</p><p class="ql-block"> 之后,梁烈亚随"改造广西同志会"的同志回梧州,与王豫等人创办了《新广西日报》,梁烈亚任社长,同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梁烈亚前往广州,同马君武、梁家彦一起被孙中山在大总统府接见,孙中山任命马君武为广西省长,要梁烈亚做邕宁县知事(县长),7月,梁烈亚和马君武、胡汉民等由广州乘船回南宁,8月10日,马君武就任广西省长,梁烈亚被任命省参议员兼邕宁县知事,10月下旬,孙中山偕随员胡汉民等由粤抵邕筹备督师北伐,当时,南宁各界推选梁烈亚为"欢迎孙大总统北伐莅幽筹备会"主任,梁烈亚鼎力支持孙中山北伐,积极为北伐筹措钱粮、解集兵员,梁烈亚任邕宁县知事近一年,为南宁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如清查监狱、释放受冤犯人:整顿市容、打击劣绅:没收旧桂系陆荣廷、谭浩明、李静诚等人的财产等等。</p><p class="ql-block"> 1922年3-4月间,陈炯明恐广东地盘被他人攫取,遂将他带领的在广西的部队撤回广东,陆荣廷残部借机卷土重来,梁烈亚只好出走,辗转到达广州,当时,陈炯明已公开叛变。1922年下半年,孙中山任命梁烈亚为西路讨贼第三支队司令兼该军广州行营主任,参与讨伐陈炯明,1924年,梁烈亚任广西国民党旅粤办事处主任,参与国共合作。1926年以后任北伐军总政治部政治监察、安徽省电政管理局局长、山东省电政管理局局长等职,1936年定居上海。以后,曾利用广西旅沪同乡会理事长的身份掩护和帮助过许多地下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解放后在上海控江中学工作。1982年在上海病逝,享年九十岁。</p> 上方是财神爷、贵人公积德神位,下方为帝君夫人、贵人、将子之神位。 需要交2元/人的香火钱才能上到二楼。 青瓦。 从二楼的小窗户往外看屋顶的建筑艺术,别有一番景致。镬耳墙。 瓦钉。都是岭南建筑的典型风格。 三楼立有魁星木雕神像。 魁星右手执笔,左手拿书,左脚提起似踢斗,右脚踏在鰲头上,一副“独占鰲头”之神情。 御印章荣风水地,魁星笔点状元才。<div> 二楼原先供奉文昌帝君之位,现辟为古镇史迹展区,这些原配的桌子、凳子已有百年历史。魁星楼不仅是一处珍贵的文物古迹,也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纪念地。1907年10月,辛亥革命前夕,广西会党首领黄兴、黄和顺、黄明堂先在梁植堂家开会,后又转移到魁星楼继续开会,部署桂南各地推翻清朝的革命武装斗争事宜,其后又在这里进行秘密活动。</div><div> 南宁市政府已于1996年将这里列为文物保护单位。</div> 魁星楼顶棚,上有建楼时间及时辰。 <p class="ql-block">古镇史迹概述。</p><p class="ql-block"> 当您双脚踏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扬美古镇,您就好像走进了古色古得、韵味无穷的画卷,您就好像翻开了一部厚厚的史书,您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又会得到丰厚的历史知识。</p><p class="ql-block"> 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在交通尚未发达的岁月,她独占水路之优势,迅猛地发展。明朝已标新立异,到了清朝,更呈欣欣向荣繁华的景象。自1922年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扬美一直为南宁市的直属镇。时下,古镇许多方面都随着时代的脚步发展,可居民屋宅还是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那青砖蓝瓦砖木结构古屋,那刻龙雕花檐屋脊,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栩栩如生,令人遐想。明代民居,青砖块大光滑,屋脊、桂带、花带的装饰,或浮雕,或画面,有花鸟的,有人物的,形象逼真;清代民房,虽花砖木结构,但却比明代的精致秀丽得多,屋檐形状各异,有弯弓、双层隔热型,还有用青砖角叠成各种花纹型的,屋脊、屋檐等部门都有浮雕,图案花样繁多。</p><p class="ql-block"> 扬美古镇,风景优美,三面环江,山清水秀,绿树葱茏,青石板铺砌的街巷码头,朴实厚重,光洁如洗,有着北方建筑文化的底蕴。扬美古镇,人杰地灵,崇文尚德,仰美扬美,民风古朴。举人、解元、进士、禀生、太学生等人才叠出;明清古宅、清代古街、魁星楼、古闸、孔庙、禁碑,尽展古镇崇文尚德,仰美扬美的品德;元宵节的抢花炮、三月初三的伐龙船、四月初八的菩萨出游、五月初一的老人节、七月初七的七巧节、新婚庆典的升花仪式以及日不关门夜不闭户的古朴民风,您会仿佛穿过历史岁月的隧道得到淳朴古风的陶冶。扬美古镇,豆豉、梅菜、沙糕等工艺独特,芳香四溢,不少的古镇人,曾专营此业发了大财,"五叠堂"古屋就是很好的印证。古镇的香包,质朴无华,既是装饰品,又是避邪驱虫的工艺品。扬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才辈出,这里出过举人杜元春、解元梁德坚、辛亥革命活动家梁列亚(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p><p class="ql-block"> 扬美古镇,就是这样的新时代中保持着古朴的意味;扬美古镇,就是这样在古朴的韵味中踏着时代的节拍前进。</p> 梁烈亚故居、五叠堂、清代一条街、黄氏庄园。 金马街门楼、举人旧屋、临江街门楼、明代民居。 扬美人才荟萃。 黑板上写满了扬美籍人才的名字。 各行各业都有。 确实是人才辈出。 古镇史迹。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p><p class="ql-block"> 黄明堂(1866-1938),同盟会员、民国将领。广西钦州大寺镇三益村委会米利村人。壮族,清代壮族农民起义首领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黄明堂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忠实助手,曾先后组织领导镇南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黄明堂毕生追随孙中山在孙中山逝世后,誓不附蒋,辞职寓居广州。</p><p class="ql-block"> 梁烈亚(1892-1982),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人。曾用名默然、山英、通天、老烈。1907年11月,梁烈亚参加了孙中山在镇南关领导的起义。1911年中学毕业后,就一直投身革命事业。</p> <p class="ql-block">镇南关起义前后活动简况。</p><p class="ql-block"> 1907年10月,黄兴、王和顺、黄明堂、梁植堂、梁烈亚曾在扬美魁星楼开会,筹划在镇南关起义,及在桂南各地开展旨在推翻满清王朝的武装斗争等事宜。镇南关起义失败后,当年王和顺偕同黄明堂、关仁甫、梁蓝泉携带款项到左江下游的扬美圩(在三江口上游,扼左、右江三角水陆交通要道)梁植堂家,召集进袭南宁沿线上的各路同志,商议镇南关起义后的军</p><p class="ql-block">政大计:</p><p class="ql-block"> (1)分水陆两路进军,水路由龙津县(现龙州县)下达太平府至三江口(即左、右江合流的江道),陆路由凭祥、宁明、上思至宣化县的迁龙司、大塘、会合十万大山、钦州各地的民军袭取南宁。中途各地区由梁植堂、黄简初(罗阳司官)、韦云卿等召集民军响应。</p><p class="ql-block"> (2)取得南宁后,即建中华民军军政府,以孙中山、黄兴为正副大元帅,宣告中外,并行使军用券。</p><p class="ql-block"> (3)在南宁、武鸣、上林、贵阳、太平、果化、平马、隆安、钦州、廉州等地上广招民兵入伍,扩大武装力量。</p><p class="ql-block"> (4)由南宁分兵袭取桂林、梧州、入湖南、江西、广东与各省革命军会合,推翻清廷成立民国。制定计划后,当即电召在香港的田桐、谭人凤、何克夫、谭剑英、黎仲英等到河内,为占领南宁这关键一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黄兴(1874-1916),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p><p class="ql-block"> 王和顺(1868或1871-1934),清末会党首领、民初将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壮族。字德馨,号寿山,化名张德馨(德卿、德兴),广西邕宁县东门乡二塘那造村(现属南宁市)人,清末广西四大游勇首领之一,辛亥名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曾参加刘永福领导的抗法战争中法停战后,退役回乡,后目睹清廷腐败,投身会党,蓄意反清,秘密组织革命队,泄密被捕,后越狱。</p> <p class="ql-block">同盟会扬美籍会员活动简况。</p><p class="ql-block"> 一、同盟会扬美籍会员:</p><p class="ql-block"> 梁植堂、梁烈亚、梁武、黄简初、杨善臣、梁安邦、杜奴呈、杜少庭、杜英南、班香甫。</p><p class="ql-block"> 二、会员碰头开会地址:</p><p class="ql-block"> 1、扬美魁星楼;</p><p class="ql-block"> 2、南宁恒益铺;</p><p class="ql-block"> 3、南宁悦兴老板处。</p><p class="ql-block"> 三、镇南关起义筹备会:</p><p class="ql-block"> 1907年10月,黄兴、王和顺、黄明堂、梁植堂、梁烈亚曾在扬美魁星楼开会,筹划在桂南各地开展推翻满清之武装斗争等事宜。</p><p class="ql-block"> 四、同盟会扬美籍会员辛亥革命后任职概况:</p><p class="ql-block"> 1、梁烈亚任职情况见《辛亥革命活动家梁烈亚》;</p><p class="ql-block"> 2、梁武任龙茗县知事,黄简初任罗阳县知事,杨善臣任龙茗县府秘书,梁安邦任龙茗县府财粮主管,杜奴呈任罗阳府秘书。</p><p class="ql-block"> 五、其他</p><p class="ql-block"> 1、梁植堂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治逝世;</p><p class="ql-block"> 2、班香甫被陆荣廷派人追杀,牺牲于安南;</p><p class="ql-block"> 3、杜英南被陆荣廷派人暗杀于永康。</p> <p class="ql-block">南宁魁星楼。</p><p class="ql-block"> 南宁魁星楼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重建,已有300多年历史,该楼坐落在扬美古镇东北面。解放后,先后于1996年和2011年进行较大规模修缮。</p><p class="ql-block"> 该楼为重檐歇山顶阁楼结构、青砖、蓝瓦、红檐、整座楼呈方形,颇像帝王之玉玺,故人称"帝印"。檐顶黄色琉璃瓦,金顶铜铸,飞檐翎角,雕花刻兽。檐口及屋脊、高墙均饰以古色古香、精美细腻的图案。壁画,上有镶龙正脊,背脊嵌有火焰金球、鱼尾飞龙,古朴传神。魁星楼高15.3米,面阔三间约10米,进深四间约10米,置有走廊,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分上下两层及阁楼,楼内四根立柱衔接二楼,贯通三层阁楼。</p><p class="ql-block"> 一楼供奉文昌帝君之神像。文昌又称文曲星,被道教奉为科举士子的守护神。该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很高,《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天祸福,下主十八层地狱轮回"。</p><p class="ql-block"> 二楼是国民党元老黄兴,王和顺及黄明堂等人部署镇南关起义及桂南各地推翻清朝的革命武装斗争的会址。</p><p class="ql-block"> 三楼设有道教和民间所传的掌管文人命运的神--魁星。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道教尊其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汉代《孝经纬.授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顾炎武《母知录.魁》:"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也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故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像"魁"字中的"斗"字,一手执笔,相传它用笔点中者即是中举之人,有"独占鳌头"之说。"广西清代第一解元"的扬美人梁德显手书在神像顶部横梁题书"文明"二字,并留有"文阁登临望紫霞"诗句。"阁望紫霞"被誉为扬美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古镇有楼,魁星为最。辛亥革命前夕,广西会党首领、孙中山先生的密切追随者、国民党元老之一黄兴、王和顺及黄明堂等以游览观光作掩护,避开官府耳目,在魁星楼开会部署镇南关起义及桂南各地推翻清朝的革命武装斗争。</p><p class="ql-block"> 魁星楼又成为今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该楼1996年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是一座集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一身的道观建筑。</p> <p class="ql-block"> 清代民居、古埠码头、慕义门、古码头。</p> <p class="ql-block"> 革命义士梁烈亚、解元梁德显、举人杜元春。</p><p class="ql-block"> 扬美古镇文物分布图。</p> 扬美古镇文物点列表。 狰狞面目迎风雨。 正大身影立地天。 御印章荣风水地。 魁星笔点状元才。 魁星楼重修记。 在魁星神像顶部横梁处有"广西清代第一解元"扬美人梁德显所题写的"文明"二字。 下午三点半我们又来到了老口渡口,对面过来的渡轮刚好靠岸。<br> 这时候回去方向的车子不多,这拨走了之后下次我们就可以上船了。 这里若是能造座大桥,人们过江就没这么费事了。邕江边的皮筏艇。<br> 去扬美的车子下午依然络绎不绝,排队长度大大超过上午。 江边烟雨。 渡轮准备靠岸了。 抓紧时间给弟弟留张纪念照。 回望对岸,扬美那边此刻没多少车要过江。 大约下午四点下船。尽享美景美食,很愉快的扬美古镇之行。<br> 回程途中路过广西水文水资源局南宁水文站。 上北大桥。广州粥之王。 广西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