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至、万物始!甲辰年清明三晋游!(一)

条子3

<p class="ql-block">趁着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高速免费我们临时动议去山西部分景点游玩。第一天我们驱车 620KM 耗时 7 个小时来到山西省会太原,找到宾馆住下后稍事休息即前往汾河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汾河景区建于1998年10月,2000年9月首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总投资4.3亿元。</p> <p class="ql-block">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梨园余音”、“五环生辉”广场,分别反映了悠久的三晋历史文脉、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和活力四溢的体育健身场景。</p> <p class="ql-block">沿汾河东岸,“汾河晚渡”、“雁丘”、“沙滩碧水”、“超越时空”、“生命之源”、“日台”、“七亭”、“渡口”、“画舫”、“乐坛”等景点,可领略到现代文明与大自然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日落,黄昏!</p> <p class="ql-block">在人口密集的市区中心,形成如此规模的绿色走廊,对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80多种风格各异的8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p> <p class="ql-block">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三晋大地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去晋祠参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p> <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晋祠胜境!</p> <p class="ql-block">晋祠里的书院!</p> <p class="ql-block">贴切王氏!</p> <p class="ql-block">本家大门!</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晋祠一角!</p> <p class="ql-block">&nbsp;悬瓮山,在太原市晋祠西,嘉靖《太原县志》称:“山腹有巨石如瓮形,因以为名。宋仁宗时地震山坼,巨石摧毁,今无复瓮形矣。”我们年事已高没有登山!</p> <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二十余公里来到太谷古城。太谷古城被人为破坏严重,眼下还幸存有三处主要景点。这是太谷鼓楼。</p> <p class="ql-block">无边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南寺街10号,占地面积4485.7平方米,创建于晋泰始八年(272年)</p> <p class="ql-block">1956年,无边寺被太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太谷县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无边寺白塔为楼阁式佛塔,塔体由青砖砌筑而成。塔下基座及塔身平面均为正八边形,塔高七层,43.7米。自一层至七层各层高度逐渐缩小,外观呈八棱锥体。各层皆出塔檐,极顶设刹。</p> <p class="ql-block">无边寺白塔初建之时,并非白色。不知过了多少年,经过风吹雨淋日晒,塔身的颜色变得越来越难看。这期间,一位妇人便主动捐出银两,找来工匠,发动乡亲们出资对整座塔进行维修。妇人的名字无人知晓,人们只知道这名妇人是太谷城内富人王正光的婆姨。白塔修好后,妇人捐出大批糯米,请匠人们和着胶水,刷在塔上。白塔历经风雨,白色依然不减,据说与塔身外面用糯米糊状物涂刷有关。</p> <p class="ql-block">无边寺里撞撞平安钟,祈求安康。</p> <p class="ql-block">孔祥熙故居:坐落在太谷城内无边寺的西侧太谷师范学校院内,是太谷城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具有清代中期建筑风格的一座宅院,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孔家大院宅院原系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建于清乾隆到咸丰年间,1930年为孔祥熙购得。</p> <p class="ql-block">宅院坐南朝北,东西91米,南北69米,总面积6325平方米。现存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花园及部分残损的东花园。它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各院间用明廊、抱厦或过厅相隔。主体建筑均使用斗拱飞椽,造形美观大方。木构部分雕梁画栋,沥粉堆金,宛似七彩虹霓。</p> <p class="ql-block">太谷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各院之间有垂花门、宝瓶门和八角或月牙门相通,隔墙则用多种造型的窗户予以装饰。宅院造形各异,风格多样,整体典雅纯正,细部玲珑剔透,宽猛相济,浓淡相宜,显得十分和谐。</p> <p class="ql-block">孔祥熙宅园是一座集建筑、历史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作为太谷地区的代表性古建筑之一,它见证了晋商的繁荣与衰落,也见证了清朝时期的社会变迁。</p> <p class="ql-block">书房院西便是西花园,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院中凿地为池,池中石基上架一木构方形小亭,名“小陶然”。</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二十多年前曾来过一次,故地重游,变化很大。</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前通道非常宽阔!</p> <p class="ql-block">马耳朵锃亮!</p> <p class="ql-block">自老谋子 1991 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始,大红灯笼🏮便成为乔家大院的标志性建筑饰物。</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p> <p class="ql-block">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显示了中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的存在见证者着晋商曾经的辉煌,在晋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乔家。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尤其是在第四代掌门人乔致庸的苦心经营下,乔家达到了顶峰时期。</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的习惯,当财富达到一定实力后,就一定会在“房地产”上、自己的住宅上提高层次,来彰显个人地位。</p> <p class="ql-block">作为商业奇才的乔致庸,对“房地产”自然是不能放过。当乔家的生意遍布全国,乔致庸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黄金白银之后,他就开始兴建乔家祖宅。</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的砖雕工艺题材极为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警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建造的辉煌大气,院落设计精妙绝伦,风格独特。</p> <p class="ql-block">当时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一定要沾沾喜气哟!</p> <p class="ql-block">重温历史,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偏屋里!</p> <p class="ql-block">北方传统婚房---灶连炕!</p> <p class="ql-block">乔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戏耍!</p> <p class="ql-block">大红灯笼----真喜庆!</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从始建到建成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因此乔家大院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喜结连理!</p> <p class="ql-block">来山西,乔家大院是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时隔近三十年再次来到平遥。</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后经历代不断的改建、扩建、增建而形成现存规模。</p> <p class="ql-block">城河尚在,但已干涸。</p> <p class="ql-block">城墙内侧,黄土裸露,太过苍凉!</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位于平遥古城内南大街,贯通南大街南北,始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平遥县志》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修,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曾有补葺。</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二层三重檐楼阁过街楼建筑,高18.5米,面宽、进深各三间,三重檐歇山顶,孔雀蓝、黄、绿三色琉璃瓦覆顶,并饰琉璃脊饰、宝刹。</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为市井装点性建筑物,位处平遥城中心,是古城内唯一的楼阁式高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醋坊也这么喜庆!</p> <p class="ql-block">人与猫!</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向来以南大街为主轴线,以街心的市楼为至高点,城隍、衙署择高处而立,一东一西,对称分布,表达了封建统治者“人神共治”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古来离别惟有酒,此别情酸酒如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身着古装的游客们。</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衙,位于古城中心,占地面积26000余平方米,始建于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重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建国后有毁有修,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由中轴线和东西侧的建筑组成,东西宽131米,南北长203米,占地2.66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有大门、仪门、六部房、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大仙楼;东侧有土地祠、酂侯庙、粮厅、花厅等;西侧有牢狱、督捕厅、十王庙等。</p> <p class="ql-block">建筑对称,主从有序,左文右武,前朝后寝。</p> <p class="ql-block">整座县衙机构宏大,等级森严,既遵循了轴线对称的传统格局,又符合前朝后寝的礼制特征,是封建王朝最基层统治机构的完整再现,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封建县衙,更是地方建筑特色的综合载体。</p> <p class="ql-block">令人称奇的是封建衙门牢狱竟使用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镖局从狭意的角度来讲就是为一些商家、个人提供安全保障的专门机构,到了清朝中叶,随着金融业的兴起(票号的产生),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这就形成了镖局走镖的两大镖系;银镖和票镖;到了清朝末期,随着标号的逐渐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对象就转化为一些有钱的客人押送一些衣、物、手饰和人身安全,这就形成了粮镖、物镖、人身镖三大镖系,这也就是镖局走的六大镖系,即: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六种镖。 山西人在外经商的特别多,这就给山西人创办镖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镖局最讲规矩!</p> <p class="ql-block">山西人创办镖局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最早和最多的。</p> <p class="ql-block">平遥是现代银行发源地。说平遥就不能不说“晋商”和“票号”,因为这里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遥西大街“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日升昌”票号。</p> <p class="ql-block">三年之后,在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号在中国商业史和金融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研究中国票号史、金融史提供了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古韵十足!</p> <p class="ql-block">平遥文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中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并保持原貌至今。它是中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也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同时,它也是整个平遥古城中最大的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p> <p class="ql-block">注意:两边彩旗上的“魁”字均少一点!</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文庙中的“魁”字之所以少一点,有几种解释:</p><p class="ql-block">1. 谦虚自谦:有说法认为“魁”字少一点是为了表达谦虚的态度,意味着“和光同尘,敛鳞藏翼”,即 2. 低调行事。这种做法寓意着自谦,表示自己距离第一还差一点。</p><p class="ql-block">3. 去掉鬼气:另一种说法是“魁”字少一笔是为了去掉鬼气,鼓励人们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做人。</p><p class="ql-block">4. 顺应自然:“星”字中的“生”少一撇,暗喻人不要棱角分明,要顺应自然。</p> <p class="ql-block">独占鳌头!</p> <p class="ql-block">山西老陈醋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山西老陈醋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同时具有香、绵、不沉淀的特点,储存时间越长越香酸可口,且过夏不霉、过冬不冻,是山西醋中独具一格、质地优良的佳品。</p> <p class="ql-block">山西老陈醋中含游离氨基酸多达18种,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另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可促进胃液分泌,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血脂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p> <p class="ql-block">相视而笑!</p> <p class="ql-block">山西老陈醋的制作工艺精湛,需要经历“蒸、酵、熏、淋、陈”五个步骤和82道工序,方能酿成有着“酸、香、甜、绵、鲜”独特滋味的山西老陈醋。近年来,山西老陈醋在秉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推出了更多口味和功效的醋产品,如口服醋、党参黄芪醋、苦荞杜仲叶醋等,让醋从单纯的调味品向营养健康食品以及保健食品演化。</p> <p class="ql-block">和娘家醋、酒坊的演技派销售员合影!</p><p class="ql-block">醋香酒醉江湖人,娘家笑迎天下客。</p> <p class="ql-block">🐲年🐲飞!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