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原安阳县西部)区概况

难得糊涂

<p class="ql-block">河南省殷都区的概况</p><p class="ql-block">看花沟</p><p class="ql-block">1.殷都区的基本情况。殷都区河南省安阳市下辖区,位于安阳市区西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是魏武王曹操高陵的发现地,是安阳市的工业区、文化旅游区、金融区、商贸物流区。现辖10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即水冶镇人民政府、许家沟乡人民政府、都里镇人民政府、清风街道办事处、李珍街道办事处、水冶街道办事处、纱厂路街道办事处、北蒙街道办事处、电厂路街道办事处、铁西路街道办事处、相台街道办事处、梅园庄街道办事处、西郊乡人民政府、磊口乡人民政府、安丰乡人民政府、洪河屯乡人民政府、伦掌镇人民政府、铜冶镇人民政府、曲沟镇人民政府,合计300个行政村、50个社区,总面积6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1.5万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殷都区的城市荣誉。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殷都区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2021年8月,殷都区上榜2021中国智慧教育百佳县市,位列第87,位列河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53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第638位。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出炉,殷都区上榜。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殷都区榜上有名。2019年8月,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出炉,殷都区榜上有名。2011年5月,中国科协命名殷都区这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殷都区的历史由来。原属安阳县。1959年划入安阳市。1962年属安阳市西郊区。1969年成立安阳市西郊公社。1972年设立安阳市铁西区。2003年撤销铁西区,设立安阳市殷都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殷都区的经济实力。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5.3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7.8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81亿元,同比增长7.1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全年完成16.8亿元,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累计完成197.8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年累计完成1033.5亿元,同比下降2.8%。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累计同比下降13.7%。其中:工业投资全年累计同比下降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累计完成79.1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全年累计完成8.9亿元,同比下降9.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殷都区的工业基础。拥有安钢集团、大唐安阳电厂、沙钢永兴、顺成焦化、利源焦化、鑫磊焦化、中联水泥等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形成了精品钢及深加工、焦化及精细化工、水泥建材、冶金辅料、机械铸造等主导产业。文旅资源丰富,拥有殷墟、曹操高陵、马氏庄园、修定寺唐塔、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矿产资源富庶,拥有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等9大类矿产,储量较大,易开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瓦日铁路和安林高速、西北绕城高速、G107国道、G341国道穿境而过,洹河贯穿东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南北。产业支撑有力,拥有一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市级新型化工园区(铜冶片区)、合金新材料园区(曲沟片区),园区内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功能完善,能满足各类企业创业发展需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殷都区的项目建设。2022年,利源、顺成、鑫磊三大焦化新焦炉及配套项目全面完成。利源全球首套2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无水乙醇、顺成全球首个10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工厂项目成功投产。利源与东方电气集团、顺成与吉利集团合作氢能项目正在有序推进。39个省市重点项目稳步实施,四期33个“三个一批”项目滚动推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4个。安钢、利源、顺成、鑫磊“5G+”智慧工厂项目初见成效。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0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殷都区的旅游产业。2022年,殷墟遗址博物馆主体封顶。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一期建成开放。殷墟入口区和宫庙区环境整治工程(二期)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殷墟遗址王陵区、宫庙区保护展示工程(一期)设计方案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工作。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协调区、小屯村搬迁等一系列重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惊艳亮相。水冶古城开街运营。11座独具特色的甲骨文书屋全面建成开放。磊口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安丰英烈村红色教育基地暨乡村建设、都里生态旅游等文旅项目有序推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殷都区的城市建设。2022年,文源二期等4个棚改项目按节点有序推进。66个老旧小区、6条配套道路及11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全部完工。铁三路、清风街、钢三路等6个示范街区焕颜升级。建成公园游园绿地9处,改造公厕37座。清风街(钢三路至梅东路)、梅园路(梅东路至太行路)两条断头路实现贯通。龙山路、万金路等西部片区4条道路建设有序推进。龙昇城市广场、新都汇等4个保交楼项目扎实开展。安姚路与邺城大道互通立交节点工程竣工通车。老107、S301提升及安姚路路域环境整治基本完成。殷墟至高陵旅游专线、新S301跨南水北调大桥各项前期工作有序进行。15个交通类灾后重建项目全部竣工。7条干线公路及29条农村公路修复养护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殷都区的农业状况。202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7.42万亩,总产量22.82万吨。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2021年度1.1万亩、2022年度5.62万亩全部完成。申报创建以果蔬为主导产业的市级产业园1个,建设面积8000余亩。众兴“鼎都香”小米、“升旺”香菇成功申报市级农产品品牌。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48户782.4万元。实施投资4796万元的各类扶贫项目42个。脱贫人口及三类监测对象3983人实现就业。脱贫人口较2021年人均增收1599元。4260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全面完成。77个村439条背街小巷硬化工程全面完工。新建、改建乡镇垃圾中转站14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殷都区的著名景点-殷墟景区。是商代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公元前1300年,商代的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的“奄”迁到“殷”,在此建立都城,历8代12王,共255年。殷墟是一个王国的缩影: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过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作为文化遗产,时代越久,历史价值越高。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1961年3月,殷墟以排名第一、首批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殷都区的著名景点-曹操高陵。位于殷都区安丰乡西高穴村南。2009年曹操高陵被发现并得到考古确认;2010年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擅长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2.殷都区的著名景点-马氏庄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庄园主人马丕瑶生前为清朝头品顶戴广东巡抚,他一生克己守礼,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多次受到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恩赐,去世后被诰授"光禄大夫"、"威武将军"。马丕瑶膝下有四男三女,亦多远见卓识。长子马吉森,清廷翰林院侍诏,开办安阳六河沟煤矿(现属邯郸),首创安阳广益纱厂(今安阳豫北棉纺织厂前身),成立安阳矿业总公司,开创河南地方民族工业之先河。故居建筑面积有二万多平方米,既有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风格,又有山西晋商大院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建筑蓝砖蓝瓦,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官僚府第,被誉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殷都区的著名景点-修定寺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 年)。修定寺塔初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唐代重修,现存塔身浮雕砖皆唐代制作,故后世又称之为唐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磊口乡清凉山,现寺废塔存。南侧门楣上镌刻三世佛,又名“三生宝塔”。修定寺塔是一座单层方型浮雕砖舍利塔。塔由塔顶、塔身和基座3部分组成,通高20米,塔身高9.30米,塔身宽度8.3米。塔是空心结构,三面实壁,南面开有拱券门。塔基为北齐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平面为正方形。下为束腰须弥座,上为单层叠涩檐。塔顶上置椭圆宝瓶,下为仰莲承托,塔习室用长方形小砖砌成。全塔遍嵌模制琉璃花砖,形状有菱形、矩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4.殷都区的著名景点-跃进渠。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安阳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为改变西部山区缺水状况而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渠首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古城村漳河右岸,经河南省林州市、河北省涉县进入河南省安阳县,分为总干渠、东干渠、南干渠三条干渠,全长147公里。1978年,跃进渠工程设计与施工荣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跃进渠引水,库塘蓄水,不只灌溉了农田,而且有效补充了地下水。对整个安阳地区来说,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说,跃进渠是造福当代、惠子孙的伟大工程。2008年,6月16日跃进渠总干渠被列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5.殷都区的著名古镇-北蒙街道。因区域内古地名命名。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决定迁都,曾认为∶北蒙(即今安阳现在的殷墟附近)居天下之中,左有孟门雄关,右有漳、滏之险,前有大河阻拦,后有太行屏障,正是兴邦立国、号令天下的理想之地。后迁都于此之后,果然“百姓安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据此,该街道正式定名为北蒙街道办事处,既含有复兴之义,又体现了此办事处所处的历史地理位置。1945年归中山乡。1980年属安阳市郊区北郊公社。1983年,属安阳市郊区北郊乡。2003年区划调整,设北蒙街道,归殷都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6.殷都区的著名景点-都里漳河湾风景区。创建于2009年10月份位于革命老区都里乡,地处太行山区,漳河水畔,距市区65公里,北临河北,西接林州,这里曾经是刘邓大军的屯兵之地。景区项目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预计总投旁1.2亿元,占地5000余亩,水域面积120万平方,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3600万余元,设项目有:江南风情竹楼别墅6套180平方,餐厅长廊16间240平方,大西北窑洞12间,索道0.5公里,登山台阶16000阶,硬化道路8公里,目前可以使用的项目有:冲锋舟、江南竹排、水上帐篷、橡皮艇、电动观光船、空中溜索、江南画舫木船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7.殷都区的著名景点-万佛沟景区。位于市区西南25公里的宝山之麓,依山遍刻石窟,是全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计有石窟247个,通称万佛沟。因与洛阳龙门有相似之处,亦称小龙门。其中以大留圣窟与大住圣窟为最。大留圣窟位于岚峰山东侧,由高僧道凭法师于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刻造。石窟高3.5米,宽3.3米,内有汉白玉石佛三尊。大住圣窟居于宝山南侧,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开凿。窟高2.6米,宽3.4米,内刻迦毗罗神王、那罗延神王及释迦牟尼佛等。以两大石窟为中心,从东到西遍布摩崖浅窟塔龛,凿于东魏至唐宋,历600余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殷都区的历史遗迹-永安寨遗址。位于安阳殷都区南士旺村西约1公里的一块高台地上,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近5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永安寨遗址中,有较大的灰坑、袋状窑穴、数目众多的半地穴式房屋基址等遗迹后人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块、石器等遗物。从采集的遗物观察,此遗址的上限为龙山期,下限可以延至西周及战国时期。永安寨遗址在2004年11月19日被公布为安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06年6月8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殷都区的历史遗迹-司母戊大方鼎保护埋藏处。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武官村吴家前街,始建于1939~1947年,2006年6月8日,司母戊大方鼎保护埋藏处入选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吴家大院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之间,洹水北岸的历史名村武官村前街。大院始建于明清时期,为中国传统的砖瓦木制建筑结构,共三进九门相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东西宽30米,南北长约100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国宝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于3000多年前,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历史文物,制造工艺精湛,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冠。现收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视为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殷都区的地方特产-都里大红袍花椒。大红袍花椒籽粒饱满,皮厚籽小,质地硬脆,色泽红润,挥发油含量高,麻香浓烈。都里镇位于太行山东麓低山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都里镇植被茂盛,属黄土质褐土壤土,耕性良好,属于富硒区域,河流水质为弱碱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烈,十分符合花椒生长的积温要求,利于花椒色泽、油腺、气味的发育积累。都里大红袍花椒农产品地域保护范围覆盖都里镇境内,涉及李珍村、好井村、古井村、南马辛庄村、北马辛庄村、都里村、东水村、南阳城村、东岭西村等共15个行政村,年产量稳定在360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1.殷都区的美食小吃-安阳皮渣。其色微碧,呈半透明状,触之柔软而有弹性,闻之浓香扑鼻,口感爽滑、筋道。深受大家的喜爱。安阳地处中原盛产红薯。将红薯做成淀粉,用淀粉制成粉条、粉皮。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卖粉条、粉皮的业主,粉条卖多了,自然要有些碎粉条,于是就把它便宜卖给了一酒楼。当时有一聪明厨子接到这些碎粉条后,灵机一动,将粉条放入开水锅中煮软,捞出后加入葱末、姜末、蒜末、盐、虾米皮,再加入红薯淀粉,搅拌均匀,盛入碗中,再放入蒸笼里蒸熟,制成了皮渣。流传至今,成为安阳的风味小吃,也成为安阳的“三大宝”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2.殷都区的著名古镇-曲沟镇。位于殷都区西10公里处,面积37.7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5.8万人口,其中镇政府驻地人口1万人。传古时附近有条沟,春秋晚期,诸侯经常在这里大动干戈,故取村名“干戈沟”。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干戈沟,摇头说道:“渴死不饮盗泉水,绕道不走干戈沟。”当地民众也觉得其名不雅,请孔子为本村取名,孔子说,曲阜人杰地灵,就取“曲阜”的“曲”字,改“干戈沟”为“曲沟”。自此之后,这沟附近的几个村庄统称“曲沟”。1995年6月,撤乡设镇,建立曲沟镇,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3.殷都区的著名古镇-水冶镇。位于河南省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全镇总面积33.3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下辖20个行政协委员村和6个居委会。公元552年,北魏高隆之在此监造冶铁炉,引水鼓风炼铁,此地故名水冶。镇域内安李铁路、安林公路横贯东西,大岗公路贯穿南北。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水冶,清季区名珠溪镇。”清末,设为安阳县第六区,区公所在水冶。1975年3月11日,恢复原名水冶镇,一直沿用至今。雪花洞庙位于水冶镇。清光绪二十二年春,发现“雪花洞”,宣统三年竣工。现存3座院落,坐北朝南,并排而建。主要建筑有奶奶庙、龙王庙、北玺庙、鹤仙庙、玉皇庙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4.殷都区的历史名人-李清臣。清臣字邦直,魏(河南安阳)人。韩琦侄婿。生于明道元年(1032)。举皇祐五年(1053)进士,熙宁三年(1070),为秘书郎。召试,授集贤校理。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迁尚书左丞。罢为资政殿学士,复拜中书侍郎,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徽宗立,入为门下侍郎,出知大府。崇宁元年(1102)卒,年七十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5.殷都区的历史名人-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股,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比干是殷帝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即纣王)的叔父,官少师(丞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6.殷都区的历史名人-妇好。名好,“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她为“后母辛”(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姚辛)。她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作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她主持过祭祀与朗读祭文,也曾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她为“殷国大治”立下赫赫战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p><p class="ql-block">免责声明:以上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私信删除。</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2024年1月25日晚于安徽埇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