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却难以忘怀

毛估估1948

<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但却难以忘怀,那些艰苦的日月,尽管已过去五十多年了,当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我们所经历的困难,是现今年青一代从没经历和不可想象的。岁月的风霜将我们锤炼,使我们日益成长,从一名不经世事的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p><p class="ql-block">我们是1969年5月13号来到黑龙江前进农场的,刚进二扶公路50公里前进农场地界,二扶公路就给我们下了个马威,那翻浆的公路,如同搓板一样上下起伏,解放牌卡车冒着黑烟,苦苦的挣扎在泥浆翻滚的公路上,卡车一路上冲过了一个又一个大坑,有时车轮陷入泥坑里,要车拉人推,反复折腾,司机更是苦不堪言,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很沮丧,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当初动员时说得花好桃好的情况完全是zi虚乌有的。我们真正感到了今后前途的艰险,心中满是彷徨和沮丧,刚踏进社会的人们陷入了迷茫之中,有人甚至哭出声来。</p><p class="ql-block">东北的五月天,阳光明媚,野外各种不知名的鲜花盛开,正是春天大好时光,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好景不长,进入六月份,各种困难接踵而至,</p> <p class="ql-block">那满天飞舞的蚊虫,让我们应接不暇,艮古荒原上从未吸过人血的蚊虫,不要命的扑面而来,一旦被吸上,绝不会松口,让人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吃晚饭是一大考验,那时我们是以班为单位集体打饭回宿舍吃饭的,主食是馒头,辅菜是汤,那打饭的哥们可遭罪了,打馒头的还可以挎上盆,腾出手来拍打蚊虫。端汤的可就麻烦了,他端着汤因怕晃出来,只好二手端着,任凭蚊虫叮咬,等到了宿舍门口,人们会一起上去,有人接过盆子,更有多人忙不迭的帮他拍打蚊虫,不一会儿脸上、手上全是鲜血淋淋,那个惨像,至今想来都有点毛骨悚然。</p><p class="ql-block">汤端进宿舍还得将漂在上面的死蚊虫撇走,油灯下也不知道吃进了多少死蚊虫,权当增补蛋白质了。</p><p class="ql-block">白天干活要带上蚊帽,那蚊帽到还可抵御蚊虫的叮咬。</p> <p class="ql-block">但对小咬却无能为力了,只要有一点缝隙它就能钻进来,肆无忌惮的叮咬,不一会儿就让你满脸起包,又红又肿其痒无比,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觉得混身难受,仿佛又回到了那终身难忘的景遇之中。</p> <p class="ql-block">还有那瞎蠓,其实它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牛虻,最厉害的是它头部的长针,连厚厚的牛皮都能刺透,刺在人身上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比扎针还要厉害,它是真正的吸血鬼。蚊虫、小咬、瞎蠓的轮番进攻,让我们真正尝到了开垦北大荒的艰难与困苦。</p> <p class="ql-block">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七月份是北大荒的雨季,连绵的大雨使我们的驻地变成了汪洋。我们农场地处三江平原的最低洼处,人们喜称为锅底,由于69年是建点第一年,大部分田地都没开发出来,草皮下面的白浆土,更本就不透水,雨下个不停,水不断的向洼地流淌,那时我们已住进了刚搭起的板房,我们的板铺离地约有80公分左右,水很快就漫了上来,最高时离铺面只有不到10公分,大家聚在铺上不知如何是好。大水滋生了大量的蚊虫,向我们发起了一轮一轮的进攻,让我们应接不暇。</p> <p class="ql-block">晚上躺进蚊帐一边要担心水是否会涨上来,一边还要防御蚊虫的侵袭,第二天起床,那蚊帐之间(那时用的是长方形的蚊帐)被挤压死的蚊虫可抓起一大把,此情此景让人想起来都会感到头皮发麻。</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老同学史*拉肚子,晚上将我叫起来,让我在下风头点上茅草,帮他熏烟驱蚊虫,我点完火用扇子使劲扇烟,他还是躲不过蚊虫的叮咬,屁股上叮了许多大包。</p><p class="ql-block">都说创业艰难,69年是我们进点的第一年,所遇到的困难和艰苦说也说不完。我们有困惑,有彷徨也有眼泪,但我们挺过来了。那些艰难困苦锤炼了我们,使我们越来越坚强。经历过这样的磨难,世上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往事如烟,难以忘怀却又回味无穷。</p>